文章解析

shí
èr
shǒu
s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cháng
shéng
nán
gòng
bēi
xīn
huáng
jīn
gāo
běi
dǒu
mǎi
yáng
chūn
shí
huǒ
liú
guāng
hái
shì
zhōng
rén
shì
mèng
hòu
lái
shuí
shēn
pín
jiǔ
huì
lín
xiān
rén
shū
huǎng
wèi
ruò
zuì
zhōng
zhēn

译文

长长的绳子难以系住太阳,从古到今人们都为此感到悲伤。黄金堆积得高如北斗星,也不惜用它买下春天。击石所迸发的火花没有留下光亮,就如同世间的人(生命短暂)。过去发生的事已经如同梦一样,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提着酒壶不要推辞贫穷,拿出酒来与四邻相聚。仙人之事特别虚幻恍惚,不如醉中的感觉真实。

逐句剖析

"长绳难系日":长长的绳子难以系住太阳,

# 长绳难系日: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自古共悲辛":从古到今人们都为此感到悲伤。

"黄金高北斗":黄金堆积得高如北斗星,

# 黄金高北斗:王琦注:“《旧唐书·尉迟敬德传》: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又唐人诗:‘身后堆金柱北斗。’疑当时俚语有此。

"不惜买阳春":也不惜用它买下春天。

"石火无留光":击石所迸发的火花没有留下光亮,

# 石火:敲石发火,喻人生短暂。《文选》潘岳《河阳县作》:“人生天地间,百岁孰能要?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李善注:“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

"还如世中人":就如同世间的人(生命短暂)。

"即事已如梦":过去发生的事已经如同梦一样,

"后来我谁身":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

"提壶莫辞贫":提着酒壶不要推辞贫穷,

"取酒会四邻":拿出酒来与四邻相聚。

"仙人殊恍惚":仙人之事特别虚幻恍惚,

"未若醉中真":不如醉中的感觉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古十二首(其三)》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时光易逝为切入点,感慨长绳难以系住太阳,即便黄金堆积如北斗,也买不来春天时光。人生如石火般短暂,过往之事如梦,未来身份也迷茫。因此,诗人呼吁不要推辞贫困,应取酒与四邻共饮,认为仙人之事虚幻,不如醉中感受真实,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与对当下及时行乐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诗并非一时一地创作而成。据《新唐书·天文志》记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五更时分,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且伴有碎光迸空。《拟古十二首》其六里有“彗星扬精光”之句,由此可推断,组诗其六等篇章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一月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诗人开篇就感慨时光的流逝,自古以来人们都为长绳难以系住太阳而悲伤。“长绳难系日”直接点明时光不可挽留,“自古共悲辛”强调这种悲伤的普遍性。“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运用夸张的手法,即便黄金堆积得像北斗星那样高,也不惜用它来买下春天,进一步突出对时光的极度渴望与珍惜,体现出时光的宝贵与不可复得。中间四句:“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诗人以“石火无留光”比喻人生短暂,就像击石所迸发的火花一样瞬间消逝,如同世间之人生命短暂。“即事已如梦”,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像梦一样虚幻不实,“后来我谁身”则对未来发出迷茫的追问,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表达出对人生的虚无感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四句:“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面对时光短暂和人生的虚无,诗人提出“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不要因为贫穷而推辞,要拿出酒来与四邻相聚共饮,及时行乐。“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将仙人的虚幻恍惚与醉中的真实相对比,认为仙人之事缥缈不可信,不如在醉中能感受到真实的自我和生活,表达出一种在现实无奈中寻求解脱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梅禹金曰:是达生语,钱奴可怜。

明张含、杨慎《李杜诗选》

# “即事如好梦,后来我谁身”,与子美“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俱是见道之言,非流俗而知。

明李沂《唐诗援》

# 后来我谁身,铸为奇句,巧不累理。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严云:常情必谓世人如石火,令反以石火为如世人,更可思。严沧浪曰:“即事”二句,道人之识,达人之言。末句云:“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白至此始悟,翻下一级,转入醉乡。

现代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 前辈谓太白《拟古》文词清丽,从鲍、谢来,非《十九首》风格,良然。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 汉代五言,里辞多质直,然如《十九首》之类,各具机杼,变化不测。非尽尤作用者也。陆机、江淹《拟古》,善矣,论者谓如搏猛虎、捉生龙,急与之较而力不暇,诚为气格悉敌。白之诸作,体虽仿古,意仍自运,其才无所不有,故辞意出入魏晋,而大致直媲西京,正不必拘拘句比字拟以求之。又,其辞多有寄托,当以意会,更不必处处牵合,如旧注所云也。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杂曲歌辞 出自蓟北门行》

下一篇:唐·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