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shí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guān
ráo
fēng
shā
xiāo
suǒ
jìng
zhōng
luò
qiū
cǎo
huáng
dēng
gāo
wàng
róng
huāng
chéng
kōng
biān
bái
héng
qiān
shuāng
cuó
é
zhēn
mǎng
jiè
wèn
shuí
líng
nüè
tiān
jiāo
wēi
shèng
huáng
láo
shī
shì
yáng
biàn
shā
sāo
zhōng
sān
shí
liù
wàn
rén
āi
āi
lèi
qiě
bēi
jiù
xíng
ān
yíng
nóng
jiàn
zhēng
shù
ér
zhī
guān
shān
jīn
zài
biān
rén
chái

译文

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登高远望,以防胡人的进犯。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邑无遗堵。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我圣皇赫然大怒,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征发士卒哭嚎一片,骚扰不安。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哭声动天,泪如雨降。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还有谁在家种田?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

逐句剖析

"胡关饶风沙":胡地向来以多风沙著称,

# 胡关饶风沙:“胡关”二句:谓边关之地多风沙,历来萧条凄凉。胡关:近胡地之关,如雁门、玉门,阳关之类。此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饶:多。

"萧索竟终古":自古以来都是荒芜之地。

# 终古:久远。终:尽。,萧索:凄凉。

"木落秋草黄":在霜凋木叶秋草已黄的时候,

"登高望戎虏":登高远望,以防胡人的进犯。

# 戎虏:敌方军队。

"荒城空大漠":只见大漠里边城空荒残破,

"边邑无遗堵":邑无遗堵。

# 遗堵:经过战争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

"白骨横千霜":皑皑的白骨堆集如山,

# 白骨横千霜:“白骨”二句:言白骨堆积如山,遮蔽了草木。横:充溢。千霜:即千年。

"嵯峨蔽榛莽":被丛生的荆棘掩遮着。

# 榛莽:草木荆棘丛生。,嵯峨:本指山峰高峻,这里形容白骨堆积如山。

"借问谁凌虐":借问这是谁如此暴虐无道,

# 借问:向人询问。

"天骄毒威武":原来是胡人下此毒手。

# 天骄:指胡人。汉朝称匈奴为“天之骄子”,简称天骄。见《汉书·匈奴传》。

"赫怒我圣皇":我圣皇赫然大怒,

# 圣皇:指唐玄宗。,赫怒:发怒。这里为使动用法,即激怒。

"劳师事鼙鼓":决定派大军前去征讨。

# 鼙鼓:古代军中所用的军鼓,此借指战争。,劳师:动用军队。师:军队。

"阳和变杀气":顿时间阳和变为杀气,

# 阳和:阴阳中和。此指太平景象。

"发卒骚中土":征发士卒哭嚎一片,骚扰不安。

"三十六万人":三十六万士卒,被征入伍,

"哀哀泪如雨":哭声动天,泪如雨降。

"且悲就行役":大量的劳力都去行军打仗,

# 行役:此指行军打仗。

"安得营农圃":还有谁在家种田?

# 安得营农圃:言怎么能够从事农业生产呢。农:农事。圃:瓜果菜地。

"不见征戍儿":君不见征戍的战士的悲惨处境,

# 征戍:远行屯守边疆。

"岂知关山苦":岂能知守卫关山的艰苦。

# 岂知关山苦:一本此下有四句:争锋徒死节。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将军获圭组。

"李牧今不在":可惜当今没有像李牧这样的守边良将,

# 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长期驻守代郡、雁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匈奴小入,佯败不胜。单于得知,率大兵来攻,李牧为奇阵,张左右军包抄,大破匈奴十多万骑兵,单于逃走,后十多年不敢侵扰赵边城。后秦用反间计,言李牧欲反,赵王迁使赵葱、颜聚代李牧。牧不受命,被秘密逮捕杀害。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虏赵王迁,遂灭赵。

"边人饲豺虎":使得边塞的军民都为豺虎般的胡兵所斩杀蹂躏。

# 豺虎:指胡兵。,边人:边地的人民和驻守的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风·胡关饶风沙》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著的《古风五十九首》组诗。诗中,李白以如椽巨笔勾勒出边境之地满目荒凉的景象。风沙弥漫的胡关,尽显其萧索与荒芜。在这景象背后,李白强烈控诉了北方游牧民族对边疆肆无忌惮的侵扰,他们的行径给边疆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不仅如此,李白还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唐玄宗。彼时,唐玄宗决策轻率,贸然发动战争,这不仅未能有效抵御外敌,反而让中原地区的百姓也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承受着战争带来的沉重灾难。李白通过此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当权者昏庸无能的满腔愤慨,他们的短视与无能致使国家动荡、百姓遭殃。与此同时,诗中也饱含着诗人对有勇有谋的名将镇守边关的深切渴望,期望能有良将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平息战乱,还百姓以安宁。整首诗言辞悲壮,情感激愤难平,读来令人动容。在结构布局上,李白匠心独运,采用步步为营的手法,层层递进,使得诗歌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将自己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表达得丝丝入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古风·胡关饶风沙》是李白《古风》组诗五十九首中的第十四首,创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后期。当时,唐朝与吐蕃之间战争不断,尤其是天宝六载(747年)曾大规模进攻吐蕃,形势严峻。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政治腐败,吐蕃上层统治集团不断发动侵扰战争,给边地人民带来巨大苦难,此诗便是针对这样的现实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绘了胡地边关风沙弥漫、萧索荒凉的景象,以及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如城池荒废、白骨横陈。诗人通过描写“征戍儿”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边地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无能和战争的批判。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胡关饶风沙,萧瑟竟终古”,宛如电影的特写镜头,为读者呈现出飞沙无垠、卷地扑面的震撼画面。一个“饶”字,精准地描绘出边塞关山风沙弥漫的显著特点,而“萧瑟竟终古”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萧瑟的氛围,强调边地从古至今都被这种氛围笼罩,让读者切实感受到边地的荒远与环境的艰苦,自然引发对边民在和平及战乱时期不同境遇的联想。“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既点明了秋季这一特定季节,又暗示草黄马肥之时正是虏骑来犯的危险时刻,故而需要登高瞭望,时刻戒备。在此处,诗人并未直接刻画戍边将士,而是通过对胡关风沙、萧瑟氛围以及秋草木落的描写来渲染紧张的战争气氛,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别具深意。​“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从战争造成的后果入手,勾勒出荒城大漠中庐舍沦为废墟的悲凉景象,展现出战争对边地城镇的严重破坏。“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则着重描绘了战场的凄惨场景,累累白骨历经千年,在榛莽中若隐若现,与荒城大漠相互映衬,共同交织成一幅白骨黄沙、榛莽苍茫、色彩强烈的悲惨画面。“千霜”与前文的“终古”相呼应,有力地揭示了战乱频繁给“征戍儿”带来的巨大痛苦,深刻地批判了不义战争的罪恶本质。​“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以设问的方式开篇,明确指出在胡关之地倚恃武力侵凌肆虐的正是所谓的“天骄”。“圣皇忿威武,勃然启甲兵。”表明圣皇因“天骄”的侵犯而震怒,起兵迎敌,但战争的爆发却使“阳和变杀气”,原本祥和宁静的生活与气氛被破坏,“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广大人民陷入战争的劫难之中。最后“不见征戍儿,岂知关山苦!”这一深沉的感叹,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体现了诗人忧国悯民的博大情怀以及反对不义战争的崇高思想。​最后两句“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诗人以“李牧今不在”作结,李牧作为战国时赵国大破匈奴、威震边塞的名将,与当下朝廷无法任用良将保卫边疆形成鲜明对比。“边人饲豺虎”形象地描绘出边民在凶残敌人的侵害下,如同被投喂给豺虎一般任人宰割的悲惨处境。此句在全诗前面具体描写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惨痛经验中提炼而来,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以及诗人对现实的深邃观察与认识,表达了对朝廷不能任用贤能将才的不满与对边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3. 作品点评

此诗语言简洁有力,情感真挚深沉。诗人以边关的荒凉景象和百姓的悲惨遭遇为切入点,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者的无能,表达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艺术上,通过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体现了李白诗歌关心现实、忧国忧民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萧云:此篇当为哥舒翰败石堡而作,其旨微而显欤!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此亦约略言开、天数十年间用兵吐蕃之概,叹中外之骚敝耳。指石堡一役言,则非也。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天宝中,上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言:坚守难攻。董延光自请攻之,不克。复命哥舒翰攻而拔之,获吐蕃四百人,而唐兵死亡略尽。其后,世为仇敌矣。诗为开边垂戒。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此诗极言边塞之惨,中同直人时事,字字沉痛,与与杜甫《前出塞》参看,别本多四句,语尽而露。诗词意已足,不当更益。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述用兵开边之事,讥明皇黩武,则天宝初年事也。

清赵翼《瓯北诗话》

# 叙来凄惨,使人肝胆凛烈。严沧浪口:此首可与老杜《塞上》诸篇伯仲。

清王琦《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其五》

下一篇:唐·李白《感遇四首 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