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huáng
西
xún
nán
jīng
shí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shuí
dào
jūn
wáng
xíng
nán
liù
lóng
西
xìng
wàn
rén
huān
zhuǎn
jǐn
jiāng
chéng
wèi
shuǐ
tiān
huí
lěi
zuò
cháng
ān

译文

谁说君王行路难呢,皇帝的车驾西幸使得万众欢腾。好像是地将锦江转成了渭水,天将玉垒变回到了长安。

逐句剖析

"谁道君王行路难":谁说君王行路难呢,

"六龙西幸万人欢":皇帝的车驾西幸使得万众欢腾。

# 六龙:皇帝之车驾龙,马之美称。

"地转锦江成渭水":好像是地将锦江转成了渭水,

"天回玉垒作长安":天将玉垒变回到了长安。

# 玉垒:山名。《杜诗详注》卷十三引《杜臆》,“玉垒山在灌县(今四川都江堰)西,唐贞观间设关于其下,乃吐蕃往来之冲”。,天回:地名。扬雄《蜀记》以杜宇自天而降,号曰“天隳”。及玄宗幸蜀返跸之后,土人呼曰“天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四)》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唐玄宗西巡的盛大情景。诗的前两句,先以反问起笔,不认同帝王出行会很艰难这种常见想法,随后描绘了皇帝出行时场面的浩大;后两句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进一步烘托出那场面的盛大与华丽。这首诗围绕帝王出行这一主题,通过鲜活的描写和想象,呈现出盛世的繁荣景象和国家的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收复长安后的至德二载(757年)年末。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安禄山军队攻破潼关,唐玄宗向西逃往蜀地,史称西巡。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就是肃宗,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757年)十月,肃宗回到长安,派人迎接玄宗。十二月丁未日,玄宗返回长安;戊午日,朝廷将蜀都(成都)定为南京,凤翔定为西京,原西京(长安)定为中京。这时李白在寻阳被判处长流夜郎的刑罚,他强忍悲痛写下了这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帝王将相的诗。描绘了唐玄宗西巡的盛大情景,表现了对帝王威仪的感叹,以及对当时社会繁荣气象的肯定与赞叹。

2. 写作手法

反问:首句“谁道君王行路难”以反问打破常理,否定逃亡的狼狈,强调君王西巡的威仪,为“万人欢”铺垫,强化场景合理性。夸张:“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用夸张,将成都的锦江、玉垒与长安的渭水、都城等同,打破地理界限,暗指因君王到来,成都仿佛成了长安,寄托对正统与安定的心理慰藉。

3. 分段赏析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开篇以反问“谁道君王行路难”破题,推翻“行路难”的固有认知,暗含对玄宗西巡的特殊解读;“六龙”(古代天子车驾的代称)点明巡游者身份,“万人欢”则描绘出西巡时的热闹场景。表面看是称颂行程顺遂、得民心,实则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西幸”本为仓皇逃难,此处的“欢”更像一种刻意的淡化,暗含对乱世中皇权体面的复杂映射。“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以夸张想象描写山水:将蜀地的锦江比作长安的渭水,把玉垒山视作长安的屏障。渭水、长安本是唐王朝的核心象征,此处借地理意象的替换,暗指蜀地在玄宗西巡期间暂代都城的特殊地位。“地转”“天回”的动态描述,既显李白诗作的雄奇浪漫,又藏山河易位的深沉感慨,乱世中都城虽变,却仍需借旧意象维系王朝象征,于豪迈中透出对时局动荡的隐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善变化题意(“谁道君王”句下)。蒋仲舒曰:只拈好处,有体,回护题意。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末句结出两意,有感,有喜。

明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 太白“地转锦江成谓水,天回玉垒作长安”、子美“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乃是铺张明皇幸蜀微意,似宋人”直把杭州作汴州”语意。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 明皇幸蜀,行路之难极矣。今反曰“谁道”,似不信人说者,盖欲留馀地于第二句也。三、四非一句转,一句合者,乃紧顶第二句而以一气为转合者。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 苏长公“横翠蛾嵋”一联,前人比于杜陵《峡中览物》之句。然太白作《上皇西巡南京歌》云:“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则更大不可及矣。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 十首皆于萧条奔寄中作壮丽语,是为得体;举秦蜀形势不忘故都,是为用意。

宋严羽《沧浪诗话》

# 《上皇西巡歌》云:“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台。”又云:“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末云:“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口月照乾坤。”时上皇播迁于蜀,非欲留蜀者。今盛称锦江、玉垒无异渭水、长安,又谓“双悬日月照乾坤”,若为少帝讳不力请回銮者,此所以上皇有“乞我剑南一道”之叹欤!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寄远其五》

下一篇:唐·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