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有弃妇":自古便有被弃的妇人,
# 来有:顾况集作“人虽”。
"弃妇有归处":弃妇尚可寻得归处。
"今日妾辞君":今日我来向夫君辞别,
"辞君遣何去":辞别后又该去向何处。
# 遣:顾集作“欲”。
"本家零落尽":娘家亲人早已零落殆尽,
"恸哭来时路":痛哭回望来时的路。
"忆昔未嫁君":回想当年未嫁与夫君,
"闻君却周旋":听闻你曾风度翩翩。
# 周旋:行礼时进退揖让之举。,却:顾集作“甚”。
"绮罗锦绣段":赠我绮罗锦绣绸缎,
"有赠黄金千":更有黄金千两相付。
"十五许嫁君":十五岁时与你定下婚约,
"二十移所天":二十岁嫁你身托丈夫。
# 所天:妇人未嫁以父母为天,既嫁以丈夫为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自从成婚不久后,
# 结发:谓成婚。,自从:此二字误衍。
"离君缅山川":便与你远隔万水千山。
# 缅:远。
"家家尽欢喜":家家户户皆得欢颜,
"孤妾长自怜":唯有我独自长吁自怜。
"幽闺多怨思":深闺之中满是幽怨思绪,
"盛色无十年":青春美色难驻十年。
"相思若循环":相思之情如循环往复,
# 相思若循环:傅玄《怨歌行》:“情思如循环,优来不能遏。”
"枕席生流泉":枕席上常流伤心泉。
# 枕席生流泉:以上顾集作“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四句。
"流泉咽不扫":泉声呜咽无心清扫,
# 扫:顾集作“燥”。
"独梦关山道":独梦魂牵绕关山道边。
# 独梦:顾集作“万里”。
"及此见君归":待得今日见你归来,
# 此:顾集作“至”。
"君归妾已老":你归来时我已容颜老衰。
"物情恶衰贱":人情皆厌弃衰落贫贱,
# 恶衰贱:顾集作“弃衰歇”。
"新宠方妍好":新宠正娇艳美好堪爱。
"掩泪出故房":掩面垂泪走出旧房,
# 掩:顾集作“拭”。
"伤心剧秋草":伤心更胜秋草衰败。
"自妾为君妻":自从我做你妻子那日,
"君东妾在西":你往东来我常独守西边。
"罗帏到晓恨":罗帐里空恨直到破晓,
"玉貌一生啼":美貌一生皆在泪中消遣。
"自从离别久":自从与你长久离别,
"不觉尘埃厚":不觉间尘埃积得厚重。
"尝嫌玳瑁孤":曾嫌玳瑁簪孤单无伴,
# 玳瑁:动物名,似龟,甲片可作装饰品。
"犹羡鸳鸯偶":仍羡慕鸳鸯成双栖逢。
# 犹羡鸳鸯偶:顾集无以上十二句。
"岁华逐霜霰":年华随霜雪渐渐消逝,
# 岁华:岁时,时间。
"贱妾何能久":贱妾又怎能久在君旁。
# 贱妾何能久:此句顾集作“妾以憔悴捐”。
"寒沼落芙蓉":寒潭里芙蓉已然凋落,
"秋风散杨柳":秋风中杨柳枝叶散扬。
"以比憔悴颜":就像我这憔悴的容颜,
"空持旧物还":空持旧物归还君前。
# 空持:顾集作“羞将”。
"余生欲何寄":余下生命将何处寄托,
# 何:顾集作“有”。
"谁肯相牵攀":谁又肯将我牵挂相牵。
# 牵攀:顾集作“留连”。
"君恩既断绝":君恩既然已这般断绝,
"相见何年月":相见又能待何年何月。
"悔倾连理杯":悔恨饮尽那连理酒杯,
"虚作同心结":空自缔结这同心绳结。
# 虚作同心结:江总《杂曲三首》:“未眠解著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连理杯,谓夫妻相爱共饮。
"女萝附青松":女萝依附青松而生,
"贵欲相依投":本望能相依相偎到终。
"浮萍失绿水":浮萍失去绿水依托,
"教作若为流":叫它该如何漂流西东。
# 若为:如何。
"不叹君弃妾":不叹夫君将我抛弃,
"自叹妾缘业":只叹自己命薄缘浅。
# 缘:因缘定分。业:佛教名词,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佛教称,前世之业,将招致今生相应的果报。以上十句顾集作“空床对虚偏,不觉尘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四句。
"忆昔初嫁君":忆当年初嫁与你时,
# 忆昔初嫁君:“忆昔”四句:《焦仲卿妻》:“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忆昔,顾集作“记得”。
"小姑才倚床":小姑还小只倚着床沿。
# 才:顾集作“始”。
"今日妾辞君":今日我来向夫君辞别,
# 妾辞君:顾集作“君弃妾”。
"小姑如妾长":小姑已长得如我一般。
"回头语小姑":回头我对小姑相语,
"莫嫁如兄夫":莫要嫁个如兄的夫婿。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弃妇题材的诗。诗歌以第一人称描绘了因年老色衰被丈夫抛弃的妇女形象,通过细节刻画体现弃妇的哀怨孤苦,表达了对抛弃妻子之人的谴责。
2. 分段赏析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四句开篇点明自古以来便存在弃妇现象,且以往弃妇尚有归处。而如今自己被休,却无处可去,以今昔对比,直截了当地展现出弃妇悲惨又无助的处境,奠定全诗哀怨基调,引出下文对自身遭遇的叙述。“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四句,先道出自己本家已零落殆尽,离开时只能对着来时路痛哭,进一步渲染凄凉氛围。接着回忆未嫁之时,听闻男子殷勤周旋追求自己的情景,与如今被弃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命运的无常与残酷。“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四句,继续回忆过往,男子曾以绮罗锦绣、千两黄金相赠,情意满满,自己十五岁便许配给他,二十岁正式嫁为人妇,这些回忆展现出曾经的美好与期待,为后文被弃的痛苦做铺垫,更显今昔落差之大。“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四句,讲述婚后不久,夫妻便因种种原因分隔两地,山川阻隔。看到别家夫妻和睦欢乐,而自己却只能独自悲怜,通过这种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弃妇独守空闺时孤独寂寞又哀怨的心境。“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相思若循还,枕席生流泉”四句,写出弃妇在深闺中满怀怨思,感叹青春容颜难以长久。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循环往复,以致泪水浸湿枕席,如同流泉一般,运用夸张手法,细腻地表现出她相思之深、哀怨之重。“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四句,承接上文,说泪水如流泉不止,无心打扫,只能在梦中独自踏上寻夫的关山之路。等终于盼到丈夫归来,自己却已年老色衰,将弃妇漫长的等待与青春消逝的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掩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四句,点明被弃原因是人性厌恶衰老贫贱,丈夫有了年轻貌美的新欢。弃妇只能掩泪离开曾经的房间,内心的伤心比秋草更为悲戚,直白地控诉了丈夫的薄情,凸显弃妇被抛弃时的绝望。“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罗帏到晓恨,玉貌一生啼”四句,再次强调婚后夫妻长期分离的状态,自己独守罗帐,从夜晚到天明满心怨恨,美好的容颜在无尽的啼哭中渐渐憔悴,进一步强化了弃妇在婚姻中的不幸与痛苦。“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四句,描述因离别太久,屋内尘埃积厚也无心打扫,以玳瑁的孤单来比喻自己,又羡慕鸳鸯成双成对,通过生活细节与生动比喻,将弃妇孤独寂寞、渴望陪伴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四句,以岁月如霜霰般流逝,芙蓉在寒沼中凋落、杨柳在秋风中飘散,来比喻自己年华老去、容颜不再,感慨自己在这无情的岁月与薄情的婚姻中难以长久,充满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叹。“以比憔悴颜,空持旧物还。馀生欲何寄,谁肯相牵攀”四句,说自己如今容颜憔悴,只能空手带着旧物离开,不知余生该寄托何处,又有谁愿意收留自己,一连串的疑问,将弃妇被弃后对未来迷茫、无助的状态真实地呈现出来。“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悔倾连理杯,虚作同心结”四句,直言丈夫恩情已断,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后悔当初与丈夫共饮连理杯、结下同心结,表达出对这段婚姻的悔恨与失望,深刻地反映出弃妇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女萝附青松,贵欲相依投。浮萍失绿水,教作若为流”四句,以女萝依附青松期望相互依靠,而浮萍失去绿水不知该流向何方,比喻女子渴望在婚姻中得到依靠,却最终被抛弃的无奈处境,形象地写出弃妇命运的漂泊无依。“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四句,说自己不只是感叹被丈夫抛弃,更悲叹自己的命运。回忆当初嫁入夫家时,小姑还是个需要倚床而立的孩童,通过时间跨度,暗示自己在这段婚姻中度过漫长岁月,却落得被弃下场。“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四句,如今自己被休离开,小姑已长得和自己一般高,临别时劝告小姑不要嫁给像她哥哥那样的男人,既是对小姑的善意提醒,也是对丈夫薄情行为的无声控诉,同时折射出男权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悲哀与无奈。
下一篇:唐·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