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倚东楼":我在东楼放声高歌,
# 放:一作吴。
"行子期晓发":为即将在拂晓出发的您送行。
"秋风渡江来":秋风拂过江面吹来,
"吹落山上月":吹落了山上的明月。
"主人出美酒":主人摆出美酒,
"灭烛延清光":熄灭蜡烛,让清冷的月光照进来。
# 延:引入。
"二崔向金陵":你们二位前往金陵,
"安得不尽觞":我怎能不尽情共饮一杯。
"水客弄归棹":船夫摇动归舟的船桨,
# 水客:船夫。
"云帆卷轻霜":云帆卷起微微的霜华。
"扁舟敬亭下":扁舟行至敬亭山下,
"五两先飘扬":候风的五两羽毛已随风飘扬。
# 五两:古代测风器,又称候风羽。
"峡石入水花":峡石激起水花,
"碧流日更长":碧绿的江流显得日长。
"思君无岁月":思念您啊,岁月也无法阻隔,
"西笑阻河梁":想西向而笑,却被河梁所阻,难以相见。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段“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开篇写诗人于东楼放歌,点明为即将拂晓出发的友人送行。“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秋风卷过江面,吹落山头明月,以秋夜特有的风、月之景,营造出清朗又略带怅惘的氛围,为送别定下情感基调,让离别的不舍在景中悄然蔓延。中段“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写主人摆出美酒,熄灭蜡烛,让清冷月光洒入,在这样的情境下,面对将赴金陵的崔氏兄弟,诗人怎能不畅饮?实写饯别宴的细节,“灭烛延清光”尽显雅致,“安得不尽觞”直抒胸臆,把送别时的热情与不舍,通过饮酒这一行为生动展现。尾段“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从实写转入虚写,想象友人作为“水客”摆弄归棹,云帆裹挟着轻霜启程,扁舟行至敬亭山下,测风的“五两”率先飘扬。“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细绘江上行程,水花溅起、碧流悠悠,似离别愁绪漫长。末句“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直言思念不受岁月限制,可“西笑”却被河梁阻隔,把别后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怅惘推向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