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uī
shì
kūn
zhī
jīn
l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fàng
dōng
lóu
xíng
xiǎo
qiū
fēng
jiāng
lái
chuī
luò
shān
shàng
yuè
zhǔ
rén
chū
měi
jiǔ
miè
zhú
yán
qīng
guāng
èr
cuī
xiàng
jīn
líng
ān
jìn
shāng
shuǐ
nòng
guī
zhào
yún
fān
juǎn
qīng
shuāng
piān
zhōu
jìng
tíng
xià
liǎng
xiān
piāo
yáng
xiá
shí
shuǐ
huā
liú
gèng
cháng
jūn
suì
yuè
西
xiào
liáng

译文

我在东楼放声高歌,为即将在拂晓出发的您送行。秋风拂过江面吹来,吹落了山上的明月。主人摆出美酒,熄灭蜡烛,让清冷的月光照进来。你们二位前往金陵,我怎能不尽情共饮一杯。船夫摇动归舟的船桨,云帆卷起微微的霜华。扁舟行至敬亭山下,候风的五两羽毛已随风飘扬。峡石激起水花,碧绿的江流显得日长。思念您啊,岁月也无法阻隔,想西向而笑,却被河梁所阻,难以相见。

逐句剖析

"放歌倚东楼":我在东楼放声高歌,

# 放:一作吴。

"行子期晓发":为即将在拂晓出发的您送行。

"秋风渡江来":秋风拂过江面吹来,

"吹落山上月":吹落了山上的明月。

"主人出美酒":主人摆出美酒,

"灭烛延清光":熄灭蜡烛,让清冷的月光照进来。

# 延:引入。

"二崔向金陵":你们二位前往金陵,

"安得不尽觞":我怎能不尽情共饮一杯。

"水客弄归棹":船夫摇动归舟的船桨,

# 水客:船夫。

"云帆卷轻霜":云帆卷起微微的霜华。

"扁舟敬亭下":扁舟行至敬亭山下,

"五两先飘扬":候风的五两羽毛已随风飘扬。

# 五两:古代测风器,又称候风羽。

"峡石入水花":峡石激起水花,

"碧流日更长":碧绿的江流显得日长。

"思君无岁月":思念您啊,岁月也无法阻隔,

"西笑阻河梁":想西向而笑,却被河梁所阻,难以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是盛唐诗人李白创作的关于送别的五言古诗。作者借秋夜送别场景,展现与崔氏兄弟的深厚情谊。以写实与想象结合的手法,从设宴饯行到遥想友人行程,描绘出秋风、明月、归棹等画面,抒发送别时的不舍与别后思念。分段可见行程与情感的交织推进,作品兼具李白豪放洒脱与细腻深情风格,借景抒情自然流畅,在送别诗中显独特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段“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开篇写诗人于东楼放歌,点明为即将拂晓出发的友人送行。“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秋风卷过江面,吹落山头明月,以秋夜特有的风、月之景,营造出清朗又略带怅惘的氛围,为送别定下情感基调,让离别的不舍在景中悄然蔓延。中段“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写主人摆出美酒,熄灭蜡烛,让清冷月光洒入,在这样的情境下,面对将赴金陵的崔氏兄弟,诗人怎能不畅饮?实写饯别宴的细节,“灭烛延清光”尽显雅致,“安得不尽觞”直抒胸臆,把送别时的热情与不舍,通过饮酒这一行为生动展现。尾段“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从实写转入虚写,想象友人作为“水客”摆弄归棹,云帆裹挟着轻霜启程,扁舟行至敬亭山下,测风的“五两”率先飘扬。“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细绘江上行程,水花溅起、碧流悠悠,似离别愁绪漫长。末句“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直言思念不受岁月限制,可“西笑”却被河梁阻隔,把别后的思念与无法相见的怅惘推向顶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下一篇:唐·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