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策犁眉騧":我清晨乘着犁眉黄身马,
# 犁眉騧:黑眉黑嘴的黄马。
"举鞭力不堪":举起马鞭却只觉浑身无力。
"强扶愁疾向何处":勉强支撑着病体还能去向何方,
"角巾微服尧祠南":戴着头巾身着便服来到尧祠之南。
# 微服:家居便服;一说指平民的服装。服:一作步。,角巾:有棱角的头巾。
"长杨扫地不见日":只见柳丝垂地绿荫遮天,
"石门喷作金沙潭":石门喷迸的流水在此汇成金沙潭。
# 金沙潭:为尧祠南面一个大池潭,水由石门流出。,石门:鲁郡东门外的水门,遗址在今山东兖州;一说指兖州石门山。
"笑夸故人指绝境":我笑着向你夸赞并指向这人间绝境,
"山光水色青于蓝":此处山光水色青翠胜过蓝草。
"庙中往往来击鼓":庙中不断地有人来击鼓求福,
"尧本无心尔何苦":其实尧本无心受人祭拜,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门前长跪双石人":庙前又有双跪石人,
"有女如花日歌舞":如花的美女整日在表演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权贵们的豪华车马往来不绝,
# 银鞍绣毂:指贵族所用紊华车马。毂,泛指车。
"簸林蹶石鸣风雷":惊动着林木山石发出轰鸣。
# 簸林蹶石:谓车马嘈杂,声音震动树林与山谷。蹶:一作冰。
"远烟空翠时明灭":远望潭中,长烟与碧波交织,时明时灭,
"白鸥历乱长飞雪":白鸥群翔,如同纷纷扬扬的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红泥筑成的亭子和赤色的栏杆,
"碧流环转青锦湍":碧绿的水流环绕宛如青色锦缎般湍急。
"深沉百丈洞海底":潭水幽深达百丈好似通到海底,
"那知不有蛟龙蟠":谁知道其中没有蛟龙潜藏。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你难道没看见绿珠潭水向东流入大海,
# 绿珠潭:即洛阳昭仪寺绿珠池。池南有绿珠楼,楼为晋时石崇为爱妾绿珠所建,遗址今已不存。
"绿珠红粉沉光彩":绿珠美丽的容颜已失去光彩。
"绿珠楼下花满园":当年绿珠楼下的满园鲜花,
"今日曾无一枝在":如今却连一枝花也不存在。
"昨夜秋声阊阖来":昨夜秋风已经自西吹来,
# 阊阖:此处指阊阖风,即西风、秋风。
"洞庭木落骚人哀":洞庭湖的树木凋零引得诗人哀愁满怀。
# 洞庭木落:《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句子。
"遂将三五少年辈":当此之时,携同三五少年,
"登高远望形神开":登高远望,定会心旷神怡。
"生前一笑轻九鼎":如果曹操生前不是苦苦地争夺天下,
# 九鼎: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世成为传国之宝,国家权力的象征。
"魏武何悲铜雀台":怎么会有妻妾们空向铜雀台歌舞的悲哀呢。
# 铜雀台:三国时曹操建。遗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
"我歌白云倚窗牖":我现在倚窗长歌一曲《白云谣》,
# 窗牖:窗户。,白云:指《白云谣》。《穆天子传》记载说,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西王母曾为穆天子唱《白云谣》。
"尔闻其声但挥手":您要随着歌声挥手相应。
"长风吹月度海来":长风吹送明月从海上而来,
"遥劝仙人一杯酒":我遥遥举杯向仙人劝酒。
"酒中乐酣宵向分":酒兴正浓时已接近夜半,
"举觞酹尧尧可闻":我举起酒杯祭奠尧帝,不知尧帝能否听见。
"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为何不让皋陶手持扫帚横扫八方,
# 拥篲:拿着扫帚。,皋繇:即“皋陶”,亦作“皐陶”。传说虞舜时的执法官。
"直上青天挥浮云":直上青天去扫清那蔽日的浮云。
# 挥:一作扫。
"高阳小饮真琐琐":郦食其饮酒纵谈的行为实在微不足道,
# 高阳:高阳池。
"山公酩酊何如我":山简酩酊醉态怎能与我相比。
# 山公:山简,西晋名士。
"竹林七子去道赊":竹林七贤的聚会远不如我们,
"兰亭雄笔安足夸":《兰亭集序》所叙的雅集也无足夸耀。
# 兰亭雄笔:指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
"尧祠笑杀五湖水":金沙潭水的清澈胜过太湖,
"至今憔悴空荷花":但水边只剩下憔悴的荷花。
"尔向西秦我东越":此次相别,您归西秦,我即将奔赴东越,
"暂向瀛洲访金阙":向瀛洲搜寻仙人之迹。
"蓝田太白若可期":将来蓝田、太白若是你我相会之处,
# 太白:指陕西眉县东南之太白山。,蓝田:即今陕西蓝田山。
"为余扫洒石上月":请您先为我把石上的月光擦拭得更加光洁。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抒怀诗。诗歌描绘了诗人病起至鲁郡尧祠的所见之景,融入对历史人生的思索,借送别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表达了内心的悒郁不平,全诗意象跳跃,情感奔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等句,描绘尧祠周边长杨蔽日、飞瀑成潭的景色,看似赞美美景,实则隐含对朝政不满。如“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借祭祀场景的嘈杂,抒发对阿谀之臣的讥讽与自身被排挤的愤慨,将情感融入景色描写中。夸张:“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此句将送别的车马往来场景极度夸张,说车马疾驰扬起的声势,能震动树林、掀翻石头,如同风雷轰鸣,生动展现出送别人群的热闹与喧嚣,突出氛围之热烈。想象:“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诗人突破现实局限,想象长风带着月光越过大海,自己借此向仙人劝酒,营造出超凡脱俗、空灵奇幻的意境,尽显浪漫情思。对比:“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与昔日在长安受皇帝隆重礼遇形成鲜明对比。此时诗人“强扶愁疾”,连策马都力不能胜,身着平民服饰前往尧祠;而往昔在长安备受尊崇。今昔境遇的巨大反差,将诗人被排挤后的悒郁不平展现得淋漓尽致,凸显出命运的无常与人生的沧桑。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魏武何悲铜雀台”:巧用曹操修建铜雀台的典故。曹操晚年建铜雀台,命妻妾在其死后于台上歌舞,以保死后尊荣与宴乐。诗中李白借此典故,认为曹操对身后之事的牵挂实属多余,他以超脱的视角,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以及生前应豁达洒脱、不必执着于利害得失的人生态度。
3. 分段赏析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四句,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清晨,勉强驾驭着犁眉騧马出行,每举鞭一次都显得力不从心的情景。“强扶愁疾”四字,既道出了诗人久病初愈的身体状态,更暗示了内心深处郁积的愁绪。此时选择身着平民服饰前往尧祠,与昔日在长安受皇帝隆重礼遇形成鲜明对比,今昔境遇的巨大反差,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悒郁不平之气。“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笑誇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四句,展现了尧祠周边的优美景色。浓密的长杨遮蔽天空,使得地面不见日光;石门山上飞瀑直泻,形成金沙潭,水流奔涌。诗人向友人笑着夸赞此处是人间绝境,山光水色青翠胜过蓝草。表面上是在描绘美景,但在这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致背后,却暗藏着诗人复杂的情感。“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六句,描绘了尧祠前热闹却又嘈杂的祭祀场景。庙中频繁传来击鼓之声,祭祀者车马往来,声势浩大,林中树木被震动,石头也仿佛被踏翻,发出如雷鸣般的声响。诗人不禁感慨“尧本无心尔何苦”,这慨叹之中,既包含着对盲目祭祀行为的不解,更隐含着对皇帝身边阿谀奉承之臣的讥讽,以及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愤慨。“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六句,诗人继续描写尧祠景色。远处烟雾缭绕,山色若隐若现,白鸥纷飞如雪花般凌乱;红泥亭子搭配赤色栏杆,碧绿的水流环绕,如同青色锦缎般湍急。然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笔锋一转,联想到深不可测的潭底或许藏有蛟龙,借此暗喻朝廷中谀佞之臣蒙蔽圣听,使得贤能之人只能屈居草野,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对贤才遭弃的不平。“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沈光彩。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六句,诗人的思绪突然跨越时空,联想到洛阳的绿珠楼。昔日绿珠的绝世容颜和光彩,如今已随岁月消逝,曾经繁花似锦的绿珠楼下,如今连一枝花也不复存在。昨夜秋风从天门吹来,洞庭湖的树叶纷纷飘落,此情此景,让诗人不禁想起忧国忧民的屈原,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功业未就的悲哀。“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四句,诗人回到现实,与几位年轻人一同登高望远,心胸顿时开阔。他认为,人生在世应看淡功名利禄,即使是如曹操般雄才大略的人物,对死后之事的担忧也显得多余。在李白看来,生前的得失不必过于执着,身后的哀荣也无需挂怀,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四句,诗人沉浸在山光水色之中,仿佛飘然欲仙。他倚靠着窗牖高歌,歌声随风飘荡,友人听到后只是挥手回应。此时,长风携带着明月从海上吹来,诗人产生了向仙人劝酒的奇妙幻觉,进一步展现出其浪漫不羁的情怀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何不令皋繇拥彗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四句,尽管诗人沉醉于超脱的幻想中,但现实的无奈与愤懑仍难以释怀。饮酒至深夜,他举杯祭奠尧帝,希望尧帝能让皋繇持扫帚横扫八方,清除朝廷中的奸佞小人,还天下一个清明。这一愿望表明诗人虽遭排挤,但依然心系朝政,对唐玄宗抱有幻想,渴望贤能得用,奸佞被除。“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誇。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六句,诗人再次进入超脱的境界,他认为历史上那些被人推崇的风流人物,如高阳酒徒、山简、竹林七贤、王羲之等,都不及自己豪放洒脱。在他眼中,这些人的行为和成就都不值得夸耀,而自己的豪情壮志远在他们之上,充分展现出李白傲视万物、自信昂扬的气概。“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四句,诗歌结尾处,诗人与友人窦明府告别,并相约未来。友人将西返长安,自己则东去越地,还表示要前往仙境瀛洲探寻。最后,诗人请友人若有机会前往蓝田、太白山,为自己清扫石上的月色,以待他日相聚。这看似突兀的结尾,实则是诗人从傲视万物到向往隐居的自然转折,体现了他在现实中虽不得志,但依然保持高洁情操和远大抱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追求,而非消极避世。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里,诗人思绪穿梭于天地古今。各类意象依情感变化而组合,转换突兀,看似缺乏连贯。然而从情感逻辑审视,其脉络流畅自然。诗中无隐晦象征,无含混隐喻,情感直抒胸臆,同时意象呈现跳跃性,存在显著的时空跨度。这种意象的跳跃式组合,实则精准反映出李白想象的灵动多变与迅速转换。
# 太白《蜀道难》《远别离》《天姥吟》《尧祠歌》等,无首无尾,变幻错综,窈冥昏然,非其才力学之,立见颠踣。
明胡应麟《诗薮》
# 起灭在手,变化从心,初曷尝沾沾于矩矱,而意之所到,无不应节合拍。歌行至此,岂作神品。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全用一拓一顿之笔,如神龙夭矫九天,屈强奇攫。……“庙中往往来击鼓”,此等接落,真出人意表。“尧本无心尔何苦,”意极正当,而笔极恣横。“深沉百丈洞海底”二句,力为排奡。“昨夜秋声阊阖来”云云,忽然又起一波,令人已不可测;“我歌白云倚窗牖”云云,忽又作一顿折之笔,奇横至此为极。“高阳小饮”四句,本作一气读,偏于下二句连,再下二句另为一韵,顺带一笔,挽回“尧祠”,有千钧力量。结亦遒劲。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 亦欲泥沙俱下,而杂凑不匀,幸尚能驱驾耳。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 太白歌行……至《忆旧游》《鲁郡尧祠》之类,则太白己调耳。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