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春树号新丰":华阳的春树被称为“新丰”,
# 新丰:汉县名。,华阳:蜀国的国号,此指成都。
"行入新都若旧宫":走进新都(成都)就像回到旧时的宫殿。
"柳色未饶秦地绿":柳树的绿色不输给秦地的绿意,
"花光不减上阳红":花的绚烂不比上阳宫的红花逊色。
# 上阳:唐宫名,高宗所建,在洛阳。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生动展现了成都的迷人风光,突出表现了成都春色的独特魅力,用绚丽的笔触勾勒出成都的繁华景象,对这座城市的自然美景作了传神写照。
2. 写作手法
对比:“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这里运用了巧妙的对比手法,将成都嫩柳的青翠与关中平原的绿意相比,把锦城花海的绚烂与洛阳上阳宫的繁花对照,不仅凸显了成都春日景致的独特韵味,更暗示着这里的春光比起中原传统名胜也毫不逊色,甚至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3. 分段赏析
首句“华阳春树号新丰”以地名起兴,通过“春树”意象展现盎然生机。“新丰”既实指长安附近地名,又暗含“新逢盛世”的双关意味。次句“行入新都若旧宫”运用今昔对比手法,“若旧宫”三字巧妙传达出唐玄宗入蜀时对长安旧宫的深切怀念,体现李白善于捕捉帝王心理的细腻笔触。后两句工整对仗,通过植物意象展现蜀地春色。“柳色未饶秦地绿”以比较手法突出蜀柳之茂,一个“饶”字尽显柳色不让秦地的自信;“花光不减上阳红”中“上阳”借指洛阳上阳宫,“不减”二字形成递进式赞美,将蜀地花光与东都名花相提并论。诗人选取“柳色”“花光”这对典型春景,以“绿”“红”互补色构成视觉冲击,这种色彩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更实现了由华阳到秦地、从新都到洛阳的意境延伸。
# 《上皇西巡歌》云:“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台。”又云:“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末云:“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口月照乾坤。”时上皇播迁于蜀,非欲留蜀者。今盛称锦江、玉垒无异渭水、长安,又谓“双悬日月照乾坤”,若为少帝讳不力请回銮者,此所以上皇有“乞我剑南一道”之叹欤!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 十首皆于萧条奔寄中作壮丽语,是为得体;举秦蜀形势不忘故都,是为用意。
宋严羽《沧浪诗话》
下一篇:唐·李白《咏石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