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ǎn
shí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yuǎn
shān
yáng
huā
míng
jiāng
nuǎn
chóu
chú
wèi
wǎng
lèi
xiàng
nán
yún
mǎn
chūn
fēng
qíng
chuī
mèng
hún
duàn
jiàn
yǎn
zhōng
rén
tiān
cháng
yīn
xìn
duǎn

译文

怀念那遥远的巫山之南,想必渌江已变暖,百花正争艳。我心意踌躇,不能前往,向着那南去的白云,泪流涟涟。无情的春风,又将我思归的魂梦吹散。恍惚中不见了心上的人儿,天长地阔,音信苦短。

逐句剖析

"远忆巫山阳":怀念那遥远的巫山之南,

# 阳:山的南面。

"花明渌江暖":想必渌江已变暖,百花正争艳。

# 渌江:又名渌水。渌江河,属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千拉岭南麓,西流经过醴陵市,渌口区,在渌口镇汇入湘江。

"踌躇未得往":我心意踌躇,不能前往,

# 踌躇:犹豫不决。

"泪向南云满":向着那南去的白云,泪流涟涟。

# 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晋陆机《思亲赋》:“指南云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

"春风复无情":无情的春风,

"吹我梦魂断":又将我思归的魂梦吹散。

"不见眼中人":恍惚中不见了心上的人儿,

"天长音信短":天长地阔,音信苦短。

# 短: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远十二首(其五)》是一首写春日思亲的五言古诗。诗的前两句用巫山、渌江等明丽景象作背景,营造出温馨却又遥远的氛围;三四句直写诗人因无法前往爱人身边,内心纠结难安、泪水沾衣的痛苦;五六句进一步以春风无情吹断梦魂的细节,更突出了内心的煎熬与无助;七八句则点明两人分隔两地、连书信都难以传递的现实困境。全诗通过春日美景引出深切思念,用乐景反衬哀情,将分隔两地的牵挂与无奈写得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寄远十二首》这一组诗并非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创作而成。安旗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中提出,这组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前后,当时李白旅居洛阳、南阳等地,诗中内容多为寄给妻子或代妻子书写。李白此时的妻子是许氏,居住在安陆,而所讨论的这首诗是《寄远十二首》中的第五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思亲怀人诗。介绍了诗中以巫山、渌江等美好景象营造出温馨而遥远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因无法前往爱人身边而内心踌躇、泪满衣襟的痛苦,体现了春风无情吹断梦魂进一步强化的内心痛苦与绝望,表达了两人分隔两地、音信难通的现实困境以及春日思念远方亲人而梦魂断绝、音信短缺的倍极相思之感。

2. 写作手法

起兴:“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诗人没有直奔思念主题,而是先描绘巫山之阳花明柳绿、渌江水暖的美好春景。巫山在文化意象里常与浪漫、相聚相连,渌江的暖意更添生机。这如画之景就像一根无形的线,轻轻牵出诗人内心对远方亲人的眷恋,为全诗铺就了思念的底色,让情感抒发自然流畅,如同春日溪流,缓缓流淌。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明媚春光是乐景,可诗人却“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在这本应家人团聚的美好时节,他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前往亲人身边,只能对着南方云朵暗自垂泪。乐景与哀情的鲜明对比,让诗人的孤独和痛苦愈发浓烈,就像在绚烂的阳光下投下了一片沉重的阴影。铺陈:从前两句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到三四句因无法相见的痛苦流泪,再到五六句梦魂断绝的绝望,最后到七八句对音信难通的哀愁,将相思之情从眷恋发展到痛苦、绝望和无奈,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波澜。

3. 分段赏析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首句以“巫山阳”(巫山南面)为思念起点,暗含妻子所在之地。次句描绘巫山南麓渌江(湘江支流)春光明媚、江水温暖、百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以乐景起笔,反衬自身孤寂。巫山在楚地文化中常与男女情思关联(如宋玉《高唐赋》),此处既点明思念对象,又以“花明渌暖”的明媚反衬诗人无法归去的怅惘。​​“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诗人因故无法启程,徘徊踌躇,唯有泪水浸湿衣襟,望向南方飘来的云朵。“踌躇”直写行动上的迟疑与心理上的煎熬,“南云”化用陆机“指南云以寄款”的典故,象征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泪水的“满”字强化了情感的浓烈,显露时间和空间阻隔下的无力感。​“​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春风本为自然现象,诗人却责其“无情”,因其吹散了与远方妻子在梦中相会。此句以拟人手法将春风视为阻隔情意的对立面,暗含对命运的无奈。“梦魂断”呼应前文的“泪满”,从现实转向虚幻,凸显思念的虚实交织。​“​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结尾直抒胸臆——既无法相见,又因路途遥远音信稀少,徒增思念之苦。“眼中人”以具体意象代指妻子,情感直白而真挚;“天长”与“音信短”形成对比,强调距离对情感的消磨,深化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与古为化,不以摹拟为工,而寄托自远。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忧愁幽思,笔端缭绕。情致不尽。后来高青丘辈全学这样格调者欤!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寄远其三》

下一篇: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