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莫似汉宫妃":论美貌谁也比不上汉宫的妃嫔,
"谦莫似黄家女":论谦逊谁也比不上黄家的女子。
"黄女持谦齿发高":黄家女子保持谦逊直到年老,
"汉妃恃丽天庭去":汉宫妃子倚仗美色却遭贬谪。
"人生容德不自保":人的容貌品德都难以自保,
"圣人安用推天道":圣人也难以参透天道玄机。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您没看见蔡泽骨骼突出、干瘦怪异的相貌,
"大言直取秦丞相":却凭雄辩当上了秦国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您也没看到田千秋才智平平,
"一朝富贵如有神":却突然富贵如有神助。
"二侯行事在方册":两位的故事载于史册,
"泣麟老人终困厄":但孔子这样的圣人最终困顿。
"夜光抱恨良叹悲":卞和怀抱宝玉徒然悲叹,
"日月逝矣吾何之":时光飞逝啊我将何去何从。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古题材的乐府诗。此诗前半部分引出人生容德难自保全的感慨;后半部分抒发对命运无常的喟叹。全诗以典故串联,用深沉的笔触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生际遇的变幻莫测以及诗人对世事天道的迷茫与思考。
2. 写作手法
对比:“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两句是对两种人物的对比起兴。“丽”“谦”二字分别点出汉宫妃与黄家女的特质,“莫似”强调二者在各自特点上的极致,为后文的叙述铺垫基础。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句,原本展现的是蔡泽虽出身平凡、外貌不扬,却能凭借自身的才智与勇气,抓住机遇,一步登天的传奇经历。本诗此句“嵌枯诡怪”描绘出蔡泽相貌的奇特,“大言直取”则展现其凭借豪言壮语获取高位的过程,体现出机遇对人生的影响。
3. 分段赏析
“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两句是对两种人物的对比起兴。“丽”“谦”二字分别点出汉宫妃与黄家女的特质,“莫似”强调二者在各自特点上的极致,为后文的叙述铺垫基础。“黄女持谦齿发高,汉妃恃丽天庭去”两句紧承前两句,具体展现两种特质带来的不同结果。“持谦”写出黄家女的处世态度,“齿发高”体现出她因谦逊而得的长寿;“恃丽”点明汉宫妃的依仗,“天庭去”暗指其因恃美而早逝,形成鲜明对比。“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两句由前文事例引发感慨。“容德不自保”概括了人生中容貌与德行难以自主保全的状况,“安用推天道”则对圣人推究天道的行为提出质疑,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迷茫。“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两句列举蔡泽的事例。“嵌枯诡怪”描绘出蔡泽相貌的奇特,“大言直取”则展现其凭借豪言壮语获取高位的过程,体现出机遇对人生的影响。“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贵如有神”两句再举田千秋的事例。“才智不出人”说明其才能平凡,“一朝富贵如有神”突出其富贵来得突然且仿佛有神灵相助,与蔡泽事例共同印证机遇的作用。“二侯行事在方册,泣麟老人终困厄”两句将前述人物与贤才对比。“方册”表明二侯事迹被记载流传,“终困厄”则写出如“泣麟老人”般的贤才最终的困顿,进一步凸显命运的无常。“夜光抱恨良叹悲,日月逝矣吾何之”两句抒发诗人的情感。“夜光”喻指贤才,“抱恨叹悲”写出贤才不被赏识的遗憾;“日月逝矣”感慨时光流逝,“吾何之”则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前路的迷茫,收束全诗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