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ōng
zhōng
x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hán
xuě
méi
zhōng
jìn
chūn
fēng
liǔ
shàng
guī
gōng
yīng
jiāo
zuì
yán
yàn
hái
fēi
chí
míng
xīn
huā
yàn
wǎn
lái
cǎi
zhàng
xíng
guāng
huī

译文

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逐句剖析

"寒雪梅中尽":傲雪的寒梅已尽,

"春风柳上归":春风染绿了杨柳。

"宫莺娇欲醉":宫莺唱着醉人的歌,

"檐燕语还飞":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

"迟日明歌席":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

# 迟日:春日白昼渐长,故曰迟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

"新花艳舞衣":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

"晚来移彩仗":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

# 彩仗:宫中的彩旗仪仗。

"行乐泥光辉":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 泥:一作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宫中行乐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原为十首,现存八首。这首是组诗中的第七首。诗中运用拟人、对仗等手法。“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对仗工整,“尽”“归”二字生动展现冬去春来的更迭,“寒雪”与“春风”对比,凸显季节变化。“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赋予莺燕人的情感与动作,描绘出宫中春日生机。“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以乐景衬乐情,展现宫中宴乐场景。“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点明时间与活动,表达对欢乐时光的沉醉。整首诗先描绘春景,再写宫中宴乐,层次分明。从自然景色到宫廷活动,画面感十足,展现出李白诗歌清新明快的风格,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宫中春日行乐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宫中行乐词(其七)》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组诗的其中一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春天,彼时李白在长安担任供奉翰林一职,应唐玄宗诏令而作,大致与《清平调词三首》创作时间相近。关于这组诗的创作缘由,孟棨的《本事诗》里记载了一则相关轶事。据说唐明皇见宫人们行乐,兴致突发,特意宣召李白进宫,“命其作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意图以此“在后人面前夸耀”。于是,李白便创作了这组诗。此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敦煌残卷《唐诗选》选录了这组诗的前三首,标题为《宫中三章》,署名是“皇帝侍文李白”,这便是有力的佐证。此外,《文苑英华》收录这组诗中的二首,标题则记作《醉中侍宴应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律诗,也是一首宫廷诗。描绘了宫廷中从白天到夜晚的行乐场景,营造出一种华丽、热闹且充满生机的氛围。整首诗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欢乐,表达了对宫廷行乐辉煌荣耀的赞美之情,从侧面反映出宫廷中纸醉金迷的生活状态。

2. 写作手法

拟人:“宫莺娇欲醉”中“娇欲醉”将宫莺拟人化,赋予其娇憨、沉醉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宫莺欢快啼叫的样子,使诗歌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短短十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出宫中宴乐那繁华奢靡的场景,以乐景衬乐情,将宴乐之欢推至极致。渲染:在“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这几句诗中,“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将渲染的笔触延伸到了宫中的鸟儿。“宫莺娇欲醉”,描绘出宫中黄莺娇啼婉转,仿佛沉醉在这春日的美好之中。一个“娇”字,生动地刻画出黄莺声音的悦耳动听以及姿态的娇俏可爱,而“欲醉”更是将黄莺沉醉于春光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欢快。

3. 分段赏析

首联点明时节的变换,描绘出冬去春来的画面。诗人通过“寒雪”与“春风”的鲜明对比,“尽”和“归”两个动词的精妙运用,将季节更替的过程生动展现。对仗工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宫中春景及行乐场景的描绘。颔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宫莺“娇欲醉”的情态和檐燕“语”的能力,生动地展现出宫中春日的生机盎然。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欢快灵动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欢乐氛围,对仗精巧,与首联共同营造出宫中春景的美好。颈联从自然景色过渡到宫中的宴乐场景。“迟日”点明春日,“明”和“艳”两个形容词分别突出了阳光对歌席的照亮和新花与舞衣相互辉映的艳丽,以乐景衬乐情,通过描写歌席和舞衣,侧面展现出宫中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对仗工整,为尾联的行乐主题做铺垫。尾联“晚来”点明时间,“移彩仗”描绘出宫廷活动的场景,展现出皇家的威严与排场。“泥光辉”则生动地表现出人们沉醉于行乐之中,享受美好时光的状态,收束全诗,直接点明“行乐”的主题,使整首诗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明”、“艳”等见盛唐字法实乃作意,为复浑然。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此首亦清时艳。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 “泥”,去声。

近代许印芳《瀛奎律髓汇评》

# 世俗夸太白赐床调羹为荣,力士脱靴为勇。愚观唐宗渠渠于白,岂真乐道下贤者哉!其意急得艳词媟语,以悦女人耳。白之论撰,亦不过玉楼、金殿、鸳鸯、翡翠等语,社稷苍中何赖?就使滑稽傲世,然东方生不忘纳谏,况黄屋既为之屈乎?说者以谋谟潜密,历考全集,爱国忧民之心如子美语,一何鲜也!力士闺闼腐庸,惟恐不当人主意,挟主势驱之,何所不可,脱靴乃其职也。自退之为“蚍蜉撼大木”之喻,遂使后学吞声。余窃谓如论其文采豪逸,真一代伟人,如论其心述事业,可施廊庙,李、杜齐名,真忝窃也。

宋黄彻《䂬溪诗话》

# (玄宗)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子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邀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跱龙拏。律度对属,无不精绝。

唐孟棨《本事诗》

# 太白《清平调》三绝,一时高兴耳。其诗殊未至也。……此虽流丽而未免浅薄,然较三绝句差胜。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宫中行乐词》八章,语极绮丽,有江、庾遗音;不为高、李所取者,为其祖春花而忘秋实也。然其托兴超凡,意出言表,迥非江、庾所及。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

# 太白《宫中行乐词》,艳时浮,轻而少骨。掇江、庾之绮丽,离鲍、谢之沉雄,选李者信不当采。然题曰《行乐》,要是龟年所唱。假令王、孟作之,尚能清真耶?越人治病,随俗而变;艺苑评诗,随题时变可也。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周珽曰:苑囿声乐,足称巨丽,君上岂可独享其乐?末句托讽昭然。一篇得此结,振起几多声调!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太白《清平》三绝与《宫中行乐词》,钟、谭讥其浅薄。然大醉之后,援笔成篇,如此婉丽,岂非才人!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

# 原本齐、梁,缘情绮靡中不忘讽意,寄兴独远。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萧士赟云:太白诗用意深远,非洞悟《三百篇》之旨趣,未易窥其藩篱。《清平调词》、《宫中行乐词》,其中数首全得《国风》讽谏之体。如曰“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是讽其玉楼金殿不为延贤之地,徒使女子小人居之也。“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是讽其不好德而好色,不听雅乐而听郑声也。“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以飞燕比贵妃,妃与飞燕事迹相类,欲使明皇以古为鉴,知飞燕之为汉祸水,而不惑溺于贵妃也。“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是讽其与民同乐也。“今朝风日好,宜向未央游”,是讽其辍游宴之乐,而临政视事于未央也。是时明皇有声色之惑,多不视朝,故因及之也。言在于此,意在于彼,正得谲谏之体。太白才得近君,当吋人所难言者,即寓讽谏之意于诗内,使明皇因诗有悟,其社稷苍生庶有瘳乎!岂曰小补之哉!琦按:萧氏此说甚凿,使解诗者必执此见于胸中而句度字权之,则古今之诗无一而非讥时诽政之作,而忠厚和平之旨,盖于是失矣。尤而效之,几何不为谗邪之嚆矢哉!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

# 黄彻《巩溪诗话》谓李、杜齐名,而太白集中爱君忧国如子美者绝少。然《蜀道难》《远别离》,忠爱之忱,溢于楮墨;《战城南》《独漉篇》《梁父吟》等作,亦寓忧时之意。第其天才纵轶,出入变幻,令人莫可端倪。且凡不能显言者,每隐言之,是其忠爱之心,不能已也。至《宫中行乐词》,一曰“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一曰“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一曰“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既规讽之,又深警之。徒以玉楼、金殿、翡翠为艳词,则失之矣。

清喻文鏊《考田诗话》

# 太白七言近体不多见,五言如《宫中行乐》等篇犹有陈隋习气,然用律严矣。音节稍稍振顿。

清郭兆麒《梅崖诗话》

# 太白《宫中行乐词》诸作,绝似阴铿。

清陈仅《竹林答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下一篇: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