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访贤逸":贤明的君主寻访贤能隐逸之士,
"云泉今已空":如今云泉之地已再难寻到这样的贤才。
"二卢竟不起":二卢竟然不肯应召出仕,
"万乘高其风":他们的风范让万乘之尊的君主都十分敬重。
"河上喜相得":在黄河边上欣喜地相逢,
"壶中趣每同":我们二人在壶中天地里的乐趣总是相同。
"沧州即此地":沧州就是这样的地方,
"观化游无穷":我们可以在此观天地变化,逍遥自在地游玩。
"水落海上清":海水退去,海上变得清澈,
# 清:一作青。
"鳌背睹方蓬":能在鳌背之上目睹方丈和蓬莱仙山。
"与君弄倒景":与你一起赏玩这奇幻的倒影,
"携手凌星虹":携手漫步,直凌星虹。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赠序诗。描绘了奇幻的自然景象,以及与友人携手凌星虹的浪漫场景。展现了李白豪迈的性格和对自由、仙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卢徵君兄弟高风亮节的赞美。
2. 分段赏析
“明主访贤逸,云泉今已空”:“明主”指贤明的君主,“访贤逸”表明君主寻访贤能隐逸之士。“云泉”常象征着隐居之地,“今已空”说明如今这样的贤才已很难寻觅。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二卢这样的贤才的难得和珍贵。“二卢竟不起,万乘高其风”:“二卢”即卢徵君兄弟,“不起”指他们不肯应召出仕。“万乘”代表君主,“高其风”表示君主敬重他们的风范。这两句赞美了二卢不慕名利、坚守隐逸生活的高尚品德。“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河上”点明了相逢的地点,“喜相得”表达了诗人与二卢相逢的喜悦之情。“壶中趣”指在壶中天地里的乐趣,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情趣。“每同”说明二人志趣相投。此句体现了诗人与二卢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追求。“沧州即此地,观化游无穷”:“沧州”常指隐居之地,这里表示眼前的地方就是理想的隐居之所。“观化”指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游无穷”体现了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水落海上清,鳌背睹方蓬”:“水落海上清”描绘了海水退去后,海上变得清澈的景象。“鳌背睹方蓬”运用了神话传说,鳌背上是方丈和蓬莱仙山,诗人想象能在鳌背上目睹这些仙山,营造出奇幻瑰丽的意境。“与君弄倒景,携手凌星虹”:“倒景”指奇幻的景象,“弄倒景”表示赏玩这奇幻的景色。“携手凌星虹”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携手漫步,直凌星虹的浪漫场景。这两句进一步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情谊和对自由、仙境的向往。
上一篇:唐·李白《摩多楼子》
下一篇: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