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姬天帝女":瑶姬是天帝的女儿,
# 瑶姬天帝女:“瑶姬”四句:《文选》宋玉《高唐赋》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曰:“赤帝女曰姚,姬(《太平御览》卷三九九引作“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于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遇,自称是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置观于巫山之,南,号为朝云。
"精彩化朝云":光彩化为清晨的云霞。
"宛转入宵梦":殷勤宛转进入我的春宵美梦,
"无心向楚君":并无心愿与楚君周旋。
"锦衾抱秋月":床上锦衾拥抱秋月的光辉,
"绮席空兰芬":华美的席位空留兰花的芬芳。
"茫昧竟谁测":是谁在那里茫昧推测,
"虚传宋玉文":徒然流传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
# 宋玉文:指《高唐赋》《神女赋》。
"洛浦有宓妃":洛水江湄有女神宓妃,
# 宓妃:传为伏羲之女,溺于洛水,成为洛神。
"飘飖雪争飞":身姿轻盈飘举如雪花纷飞。
# 飘飖雪争飞:曹植《洛神赋》:“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轻云拂素月":轻薄的云朵拂过皎洁的月亮,
# 轻云拂素月:《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了可见清辉":清晰可见她的清辉。
"解佩欲西去":她解下玉佩,欲到西方去,
# 解佩:《洛神赋》:“愿诚信之先达,解玉佩以要之。”佩:一作“珮”。
"含情讵相违":满怀深情怎会违背诺言。
"香尘动罗袜":芳香尘土扰动罗袜,
# 香尘动罗袜:《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绿水不沾衣":碧绿的河水却不沾湿衣襟。
"陈王徒作赋":陈王曹植白费精神来作赋,
# 陈王:即曹植,曾作《洛神赋》。
"神女岂同归":神女岂能与他同归。
"好色伤大雅":沉溺美色损害风雅,
"多为世所讥":常被世人讥讽。
"裂素持作书":撕开白绢写成书信,
# 素:白绢。
"将寄万里怀":将寄给万里之外的心上人。
"眷眷待远信":深切期盼着远方的音信,
# 信:古称信使为信。,眷眷:心向往貌。
"竟岁无人来":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送信的人来。
"征鸿务随阳":远行的鸿雁一心追随太阳,
# 征鸿务随阳:《尚书·禹贡》:“阳鸟攸居。”孔传:“随阳之鸟,鸿雁之属。”
"又不为我栖":又不肯为我栖息停留。
"委之在深箧":把信放在针线箧里,
"蠹鱼坏其题":蠹虫把封题笔迹都弄坏了。
# 题:王琦注:“古人谓书签为题,传所云隋唐藏书皆金题玉躞是也。此所云题,者,乃书札面上手笔封题之处。”
"何如投水中":不如把信投如水中,
"流落他人开":任其漂流让他人打开。
"不惜他人开":不吝惜被他人打开,
"但恐生是非":只怕会生是非。
"十五游神仙":十五岁起求仙访道,
"仙游未曾歇":寻仙之游从未停歇。
"吹笙坐松风":坐在松风中吹奏笙箫,
# 坐:一作“吟”。
"汎瑟窥海月":素瑟下窥探海上升起的明月。
# 汎:一作“泛”。
"西山玉童子":西山的玉童子,
"使我炼金骨":使我修炼成金骨之身。
"欲逐黄鹤飞":想要追随黄鹤飞翔,
"相呼向蓬阙":招呼着一起飞向蓬莱高阁。
"西国有美女":西方的国家有美女,
"结楼青云端":在青云之上建起楼阁。
"蛾眉艳晓月":蛾眉如同艳丽的晓月,
"一笑倾城欢":一笑便能让全城人欢悦。
"高节不可夺":高洁的节操不可动摇,
"炯心如凝丹":赤诚之心如凝固的丹砂。
"常恐彩色晚":常常担忧容颜老去,
"不为人所观":不被世人所赏识。
"安得配君子":如何能与君子相配,
"共乘双飞鸾":一同乘坐双飞的鸾鸟。
"嘉谷隐丰草":嘉谷被疯长的荒草遮掩,
"草深苗且稀":草深导致禾苗稀疏。
"农夫既不异":农夫对此毫无察觉,
"孤穗将安归":孤独的稻穗将归于何处。
"常恐委畴陇":常常担心嘉谷委弃在田间陇亩,
"忽与秋蓬飞":忽然间就随秋蓬飞走。
"乌得荐宗庙":怎么才可以举荐给宗庙,
"为君生光辉":为君王增添光辉。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第一组以巫山神女瑶姬为原型,化用宋玉《高唐赋》"朝云暮雨"典故,却赋予神女"无心向楚君"的被动性,消解其浪漫色彩。"锦衾抱秋月,绮席空兰芬"以清冷意象,暗示人神之恋的虚无;末句"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直言传说的荒诞,暗讽世人对虚妄声名的追捧。第二组洛水宓妃"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的仙姿,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解佩西去""神女岂同归"则揭示理想与现实的割裂。"陈王徒作赋"暗指曹植《洛神赋》的徒劳,"好色伤大雅"直指世人对美的曲解,实则隐喻自身才华不被赏识的愤懑。第三组"裂素作书""寄万里怀"以书信象征理想寄托,"眷眷待远信,竟岁无人来"写期待的落空。"征鸿随阳"讽世人趋炎附势,"蠹鱼坏其题"喻理想在时光中消磨。"投水任人开"的决绝,既含破罐破摔的悲愤,亦有"恐生是非"的清醒自嘲。第四组前半写芙蓉、桃李"艳阳春"的短暂荣光,"但恐花不实"暗讽浮艳世风;结句"凌寒松,千载守一"以松柏自况,借草木对比,彰显对恒定品格的追求。"龙火飞""零落失"的衰败景象,与松柏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主题。第五组"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直述少年志趣,"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营造逍遥意境,"炼金骨""逐黄鹤"延续李白一贯的仙道想象。但"相呼向蓬阙"的"相呼",暗藏对孤独的排解,暴露出游仙背后对现实失意的逃避。第六组"西国美女,结楼云端"以美人象征才德之士,"蛾眉艳晓月"写其才貌,"高节如凝丹"强调品格坚贞。"恐彩色晚,不为人观"既忧才华迟暮,亦忧世道昏暗;"配君子,乘双鸾"则渴望与志同道合者共践理想,将男女之情升华为精神契合的追求。第七组以"荆山客三献玉"典故,写贤才不被赏识的悲剧;"直木先伐,芬兰自焚"化用《庄子》,揭示才华遭忌的现实。"东海碧水,西山白云"转向隐逸意象,"鲁连夷齐"的援引,表明绝意仕途、坚守清操的决心。第八组"嘉谷隐丰草"类比贤才沉沦草野,"农夫既不异"直指统治者不识英才;"委畴陇""随秋蓬"写命运漂泊,与"荐宗庙,生光辉"的理想形成冲突。
上一篇:唐·李白《相和歌辞·来日大难》
下一篇:唐·李白《姑孰十咏·陵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