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裔双白鸥":白鸥双双飞翔,随风摇曳翅膀,
# 摇裔双白鸥:《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至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数)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摇裔,即摇曳,摇荡义。
"鸣飞沧江流":盘旋鸣叫在碧流江上。
"宜与海人狎":虽然难于与云中白鹤为伍,
# 宜与海人狎:“宜与”二句:谓海鸥愿与无心机的海客相狎戏,不愿与凌云高飞的鹤为伍。
"岂伊云鹤俦":但与鱼人相娱乐又有何不可?
# 伊:语气词,无义。
"寄形宿沙月":寄宿在明月澄碧的沙滩,
# 形:一作影。
"沿芳戏春洲":嬉戏在春天百花绚烂的河岸。
"吾亦洗心者":我心早已澄净,没有一丝挂碍,
# 洗心:洗去邪恶之心。
"忘机从尔游":更没有一点机心,只好我们相亲相伴!
# 忘机:忘却计较和巧诈之心。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拟人:“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赋予白鸥以人的情感和选择,说白鸥适宜与海上之人亲昵,而不与云鹤为伴侣,使白鸥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仿佛具有独立的思想和情感。托物言志:诗人借白鸥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白鸥自由自在地飞翔、栖息,与自然和谐相处,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淡泊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白鸥自比,表明自己也渴望如白鸥般摆脱尘世机心,回归自然。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描绘出两只白鸥在沧江之上摇曳飞翔、鸣叫的画面,开篇营造出一种自由、灵动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白鸥习性的描述,暗示白鸥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交友选择,实则也是诗人借白鸥来表达自己对某种生活状态的认同和追求。后四句:“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进一步描绘白鸥在沙月之下栖息,在春洲之上嬉戏的悠然生活。诗人由此触景生情,表明自己也是洗尽内心杂念之人,愿意忘却世俗机巧,追随白鸥,融入这种自然、宁静的生活,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从对白鸥的描写转向对自身志向的抒发。
3. 作品点评
李白的《古风》组诗共计五十九首,《古风・摇裔双白鸥》为其中第四十二首。这首诗以独特的笔触,传达出诗人渴望洗去尘心、忘却机巧的内心诉求。借白鸥这一意象,诗人将抽象的心境具象化,使情感表达真挚且富有感染力。不同于一般诗歌直白抒情,该诗借物表意,婉转含蓄,于简洁的文字间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志趣,展现出李白诗歌独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与超凡脱俗的气质,读来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上一篇:唐·李白《效古其二》
下一篇:唐·李白《秀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