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墩至梁苑":从沙墩到梁苑,
"二十五长亭":有二百五十里路,路上有二十五个长亭。
"大舶夹双橹":乘坐的大船两边都有大橹,
"中流鹅鹳鸣":运河中流鹅鹳鸣叫。
"云天扫空碧":飞云横扫碧空,
"川岳涵馀清":山川处处清幽。
"飞凫从西来":飞翔的野鸭从西边来,
"适与佳兴并":看到如此美景,不禁满怀佳兴。
"眷言王乔舄":留恋仙人王子乔的黄鹤,
# 王乔:即王子乔,周太子,传说中的仙人。
"婉娈故人情":依依不舍的是故人的深情。
"复此亲懿会":再次与你这个至亲见面,
"而增交道荣":更增加不少交道友谊。
"沿洄且不定":运河的洄流变化不定,
"飘忽怅徂征":船儿时左时右,头晕,为这艰难的旅途感叹不停。
"暝投淮阴宿":夜晚来淮阴投宿,
"欣得漂母迎":欣然得到漂母的欢迎。
# 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有韩信“乞食漂母”事。
"斗酒烹黄鸡":她烹好黄鸡抱来一罐美酒,
"一餐感素诚":美美的一餐让我感激终生。
"予为楚壮士":我是韩信这样的楚壮士,
"不是鲁诸生":不是鲁国的儒生。
"有德必报之":有德必报,
"千金耻为轻":要给就给一万金,给一千金多没有面子。
"缅书羁孤意":缅怀老兄你啊,我把这孤寂的旅愁,
"远寄棹歌声":强欢的歌声连同这唧唧喳喳的摇撸声一起远寄给你。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描绘了天空澄澈、山川清幽以及飞凫来临时的景象,借这些美景抒发自己在行旅中的愉悦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用典:“欣得漂母迎”“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运用韩信与漂母的典故,韩信曾受漂母一饭之恩,后以千金相报。李白借此表明自己如同韩信一样重情重义,也暗示自己虽处困境但有壮志,丰富了诗歌内涵。
2. 分段赏析
前八句:“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鹳鸣。云天扫空碧,川岳涵馀清。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先点明行程的漫长,接着细致描绘行船途中的所见所闻。大舶在中流行驶,鹅鹳鸣叫,天空湛蓝如洗,山川蕴含着清新之气,飞凫从西边飞来,为旅途增添了生机与兴致,展现出一幅开阔而富有生机的行旅画面,同时引发对友人的思念。中间四句:“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用王乔乘双凫而来的典故,借指友人,表达对友人的眷恋,回忆与友人的亲切聚会,感慨友情的珍贵,突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后十句:“沿洄且不定,飘忽怅徂征。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写行程的不定与内心的惆怅,到达淮阴后受到漂母热情款待,李白以楚壮士自比,表明自己重情重义,会像韩信一样以厚报感恩,最后将自己羁旅的孤独之意通过书信随棹歌寄给友人,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情感的抒发。
上一篇:唐·李白《感兴其六》
下一篇:唐·李白《赠别郑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