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n
tài
wèi
qín
bīng
bǎi
wàn
chū
zhēng
dōng
nán
nuò
qǐng
yīng
cuī
shì
shí
jiǔ
yù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ín
chū
tiān
xià
bīng
yān
zhào
qīng
huáng
yǐn
jié
chì
lián
tiān
míng
tài
wèi
zhàng
máo
yuè
yún
rào
péng
chéng
sān
jūn
shòu
hào
lìng
qiān
léi
tíng
hán
jué
fēi
niǎo
guān
yōng
lián
yíng
zài
zhǎn
áo
lùn
kuài
cháng
jīng
hèn
zuǒ
chē
lüè
duō
kuì
lián
shēng
jiàn
zhào
yán
shuāng
diāo
mán
yīng
yuàn
xuě
huì
chǐ
jiāng
bào
ēn
róng
bàn
dào
xiè
bìng
huán
yīn
dōng
nán
zhēng
wèi
jiàn
mèng
xiān
xíng
tiān
duó
zhuàng
shì
xīn
cháng
bié
jīng
jīn
líng
tài
shǒu
dào
xiāng
féng
yíng
qún
gōng
xián
jiàn
zuò
luó
cháo
yīng
chū
lín
cāng
guàn
zuì
zhēng
tíng
jiù
guó
jiàn
qiū
yuè
cháng
jiāng
liú
hán
shēng
chē
xìn
huí
zhuǎn
hàn
zòng
héng
fèng
xiàng
西
hǎi
fēi
hóng
鸿
běi
míng
yīn
zhī
chū
liáo
kuò
huī
shǒu
xiè
gōng
qīng

译文

长安遣出天下的精兵,足迹践踏,燕赵为之倾覆。战马喝尽了黄河之水,遍地的赤羽把天都映明了。太尉执持领军之旄钺,漫如云海的旗帜环绕着彭城。太尉号令既出,势若雷霆的三军随之肃穆。函谷关口绝尽了天上飞鸟,武关之地驻扎了连片的军营。意欲斩除如巨鳌的叛军,那些如鲙和鲸的弱小叛军就更不在话下。怨恨我自己没有如左车那样的谋略,惭愧没有鲁连那样的才能。擦试宝剑映照看严酷的寒霜,武士们执戟而立。希望一洗会稽之耻,为国报恩而去建功。走到半途中因病辞还,无法随军远征东南。未得亚夫的器重,我虽如剧孟也无法前行。老天夺去了壮土之心,我长叹而别离金陵。在金陵遇到了崔侍御,为迎接我因急而穿倒了鞋。诸公都以酒为我饯行,四座之上集中了朝中英豪。从临沧观开始启程,又醉卧于征虏亭。身临金陵见秋夜之明月,长江水流闻之声寒。北斗之星果真回转,又望见银河纵横。孤凤飞向西海,高飞之鸿雁辞别北溟。我欲随之高出天宇,与诸公挥手相别。

逐句剖析

"秦出天下兵":长安遣出天下的精兵,

# 秦:谓长安。

"蹴踏燕赵倾":足迹践踏,燕赵为之倾覆。

# 燕赵:谓安史叛军盘踞之地。,蹴踏:踩踏。

"黄河饮马竭":战马喝尽了黄河之水,

"赤羽连天明":遍地的赤羽把天都映明了。

# 赤羽:军旅旗帜上之羽饰,此泛指旌旗。

"太尉杖旄钺":太尉执持领军之旄钺,

# 旄钺:军中仪仗,旄为饰以旄牛尾之旗,钺为方形大斧。此指大将出征时之符信。

"云旗绕彭城":漫如云海的旗帜环绕着彭城。

# 彭城:即徐州,州治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三军受号令":太尉号令既出,

"千里肃雷霆":势若雷霆的三军随之肃穆。

"函谷绝飞鸟":函谷关口绝尽了天上飞鸟,

# 函谷:渭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灵宝县南。

"武关拥连营":武关之地驻扎了连片的军营。

# 武关:在今陕西丹县东南。二句谓李光弼军队护卫京师之功。

"意在斩巨鳌":意欲斩除如巨鳌的叛军,

# 巨鳌:指代史朝义。

"何论鲙长鲸":那些如鲙和鲸的弱小叛军就更不在话下。

# 长鲸:一作鲵与鲸。

"恨无左车略":怨恨我自己没有如左车那样的谋略,

# 左车:李左车,秦末汉初人。初在赵,封广武君,汉使韩售、张耳率兵击赵,左车献计赵上断绝汉兵粮道,未被采纳,赵终为韩信所败。李左车后归韩信,韩信用其计而得燕地。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愧鲁连生":惭愧没有鲁连那样的才能。

# 鲁连生:谓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善为人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拂剑照严霜":擦试宝剑映照看严酷的寒霜,

"雕戈鬘胡缨":武士们执戟而立。

# 鬘胡缨:武士装饰。,雕戈:刻镂之戟。

"愿雪会稽耻":希望一洗会稽之耻,

# 会稽耻:春秋时吴败越,越王降于会稽。后以指亡国之耻。此或指浙地袁晁之乱。

"将期报恩荣":为国报恩而去建功。

"半道谢病还":走到半途中因病辞还,

"无因东南征":无法随军远征东南。

# 无因:一作“无由”。

"亚夫未见顾":未得亚夫的器重,

# 亚夫:周亚夫,汉代著名将领。

"剧孟阻先行":我虽如剧孟也无法前行。

# 剧孟:汉时洛阳人,以任侠名。文帝时,吴、楚反、周亚夫得剧孟而平之。见《史记·游侠列传》。

"天夺壮士心":老天夺去了壮土之心,

"长吁别吴京":我长叹而别离金陵。

# 吴京:指金陵。三国时吴以建业(即金陵)为都,故称吴京。

"金陵遇太守":在金陵遇到了崔侍御,

# 太守:此指崔侍御。

"倒屣相逢迎":为迎接我因急而穿倒了鞋。

# 相:一作欣。,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子倒穿,后以形容待客非常热情。一作“倒履”。

"群公咸祖饯":诸公都以酒为我饯行,

# 祖饯:以酒饯行。

"四座罗朝英":四座之上集中了朝中英豪。

"初发临沧观":从临沧观开始启程,

# 临沧观:即新亭、吴时所筑,南朝宋时改为临沧观。在金陵南劳劳山上,故又谓劳劳亭,古时送别之处。

"醉栖征虏亭":又醉卧于征虏亭。

# 征虏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为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名。

"旧国见秋月":身临金陵见秋夜之明月,

# 旧国:谓金陵。

"长江流寒声":长江水流闻之声寒。

"帝车信回转":北斗之星果真回转,

# 帝车:即北斗星。

"河汉复纵横":又望见银河纵横。

# 复纵横:一作“纵复横”。,河汉:银河。

"孤凤向西海":孤凤飞向西海,

"飞鸿辞北溟":高飞之鸿雁辞别北溟。

"因之出寥廓":我欲随之高出天宇,

"挥手谢公卿":与诸公挥手相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围绕李太尉出征与自身经历展开,既有对唐军出征的祝愿与期待,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中道病还的悲愤之情,以及留别金陵时的孤独心绪。先以宏大笔触勾勒唐军出征的壮阔场面,“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后转为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情景交融。全诗分三部分,首十二句写唐军声势,显必胜信念;中十二句表个人决心与病还的无奈;末十四句诉苦痛,描留别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的创作时间,学界普遍认为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秋,此时李白本想从军,却在半道因病折返,于离别金陵时写下此诗。一说安旗在《李白诗秘要》中提出不同见解,她指出,当下诸家将诗作系于上元二年,多因李光弼于该年五月入朝奉诏后出镇临淮,但光弼出镇与李白从军并非同一时间。从诗题和内容来看,李白听闻消息时,李光弼已从临淮北上彭城,不仅在解宋州之围后继续肃清安史残余势力,还分兵讨伐袁晁。袁晁之乱虽非始于上元二年,但其攻陷台州并建元宝胜时已接近该年年底。上元二年五月,李光弼任职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统领河南、淮南等八道节度使,出镇临淮。同年秋,李白前往投奔李光弼,途中因病折返金陵,与当地官员辞别,这首诗便创作于此时。一说,李光弼出征东南指的是宝应元年(762年)秋平定浙江袁晁之乱,李白从军不成,在金陵辞别后前往投靠族叔李阳冰,诗作完成于该年。无论哪种说法,此诗对研究李白晚年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崔侍御十九韵》是唐代李白所作的古体诗,属于送别与述志诗。全诗围绕李太尉出征与自身经历展开,先以十二句展现唐军出征的雄壮声势,寄寓对胜利的期许;再以十二句表达自己平叛报国的坚定决心,却无奈中道病还,愤懑难平;最后十四句倾诉壮志难酬的苦痛,借金陵留别场景,抒发孤独寂寥之情。诗中既饱含爱国热忱,又充满壮志未酬的悲愤。

2. 写作手法

夸张:“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饮马能使黄河立竭,红色羽毛与天空云霞连成一片,极言唐军数量之多、声势之壮。想象:“秦出天下兵”…“何论鲙长鲸。”诗的前十二句看似是诗人亲眼目睹的实景,实则为想象之笔。诗人以雄浑笔触,勾勒出唐军出征的磅礴气势。既描绘李太尉挥师的威严场景,也彰显唐军纪律严明、部署周密。字里行间饱含诗人对唐军的深切祝愿、对李太尉的尊崇之意,以及对平叛胜利、国家安定的殷切期盼。用典:“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运用了吴越争霸中越王勾践在会稽战败后卧薪尝胆最终雪耻的典故,诗人借此抒发对唐廷在安史之乱中两京失陷、几近亡国的痛切之情,以及平叛复仇、报效国家的坚定决心。情景交融:“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诗人在旧国之地看到秋月,听到长江流淌的寒声,将自己的孤独、落寞之情融入到秋夜的凄凉景色中。秋月清冷,长江寒声,既描绘出一种萧瑟的景象,又烘托出诗人壮志未酬、孤独冷落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两句展现出宏大的战争场景。“秦出天下兵”点明唐军出征,以“天下”修饰兵,强调兵力之雄厚;“蹴踏燕赵倾”用“蹴踏”这一充满力量感的动词,生动描绘出唐军如雷霆万钧般,似要将燕赵之地轻易踏平,凸显出唐军的强大气势与必胜信念。“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诗人运用夸张手法。“黄河饮马竭”极言唐军数量之多,多到能将黄河之水饮尽;“赤羽连天明”中,“赤羽”指军旗等上的红色羽毛装饰,与天空连成一片直至天明,不仅展现出军旗蔽空的壮观画面,更渲染出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此句聚焦李太尉。“杖旄钺”描绘李太尉手持象征权力的旄钺,尽显威严与地位;“云旗绕彭城”则写出众多军旗环绕彭城,既突出李太尉率军出征的浩大声势,也表明军队集结于彭城的战略态势。“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体现出唐军严明的纪律。“三军受号令”直白地写出军队对命令的服从;“千里肃雷霆”将军队执行命令的威势比作雷霆,从千里之外都能感受到那种震慑力,侧面烘托出李光弼治军的卓越能力。“函谷绝飞鸟,武关拥连营”,通过对函谷关和武关的描写展现唐军部署的周密。“函谷绝飞鸟”以夸张手法形容函谷关防守严密,连飞鸟都难以出入;“武关拥连营”则直观呈现武关处军营相连、壁垒森严的景象,表明长安后方安全,凸显出唐军在战略布局上的严谨。“意在斩巨鳌,何论鲙长鲸”,运用比喻,将叛军首领比作“巨鳌”“长鲸”。“意在斩巨鳌”表明唐军的战略目标高远,志在彻底铲除叛军核心;“何论鲙长鲸”进一步强调,相比斩除巨鳌,对付长鲸这样的小目标更不在话下,展现出唐军的强大实力与平叛的坚定决心。“恨无左车略,多愧鲁连生”,诗人用典自谦。“左车”即李左车,以智谋著称;“鲁连生”即鲁仲连,善于排忧解难。诗人遗憾自己没有李左车那样的谋略,对自己无法像鲁仲连一样为国家出谋划策深感惭愧,体现出他渴望为平叛出力却又自感能力不足的矛盾心理。“拂剑照严霜,雕戈鬘胡缨”,刻画诗人的形象。“拂剑照严霜”描绘诗人轻抚宝剑,剑如严霜般清冷锋利,暗示诗人内心的壮志与豪情;“雕戈鬘胡缨”则写出诗人手持装饰精美的戈,虽然身处行伍,却依然有着昂扬的战斗姿态,展现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想投身战场的决心。“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运用典故抒情。“会稽耻”指越王勾践在会稽战败之耻,诗人借此表达对安史之乱中唐廷遭遇危难的痛心,希望能够为国家雪耻;“将期报恩荣”则表明诗人一心想要通过平叛建功,报答国家的恩情,彰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半道谢病还,无因东南征”,直白地叙述自身遭遇。诗人在前往从军的半路上因病不得不返回,无奈之下无法参与东南的征战,“半道”“无因”等词,透露出诗人深深的遗憾与无奈之情。“亚夫未见顾,剧孟阻先行”,再次用典。周亚夫重视剧孟,成就功业。诗人以周亚夫未赏识自己、剧孟般的助力受阻,表达自己因无人引荐、支持而无法实现从军愿望的苦闷,将个人的失意与历史典故相联系,增添了情感的厚重感。“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直抒胸臆。“天夺壮士心”将自己无法从军的原因归为天意,饱含着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不甘;“长吁别吴京”通过“长吁”这一动作,生动展现出诗人离开金陵时的惆怅与失落,为下文的留别场景做铺垫。“金陵遇太守,倒屣相逢迎”,描绘在金陵的场景。“倒屣相逢迎”化用典故,形象地写出太守对诗人的热情欢迎,不顾鞋子穿反就急忙迎接,体现出诗人在金陵受到的礼遇,也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声望。“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写出饯行场面的盛大。“群公咸祖饯”表明众多官员都来为诗人送行;“四座罗朝英”说明参与饯行的都是朝廷中的杰出人才,既展现出诗人与这些官员的良好关系,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的地位与影响力。“初发临沧观,醉栖征虏亭”,描述诗人在金陵的活动。“初发临沧观”点明出发的地点,“醉栖征虏亭”则写出诗人在征虏亭饮酒沉醉,“醉”字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因友人的热情款待而饮酒尽兴,也暗含诗人借酒浇愁,排遣无法从军的郁闷心情。“旧国见秋月,长江流寒声”,情景交融。“旧国见秋月”描绘诗人在曾经熟悉的地方看到秋月,“秋月”常带有思乡、怀旧等情感色彩;“长江流寒声”中,“寒声”既指长江水流的声音给人清冷之感,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融合。“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诗人仰望星空,以天象喻世事。“帝车”指北斗星,“帝车信回转”暗示时局的变化;“河汉复纵横”描绘银河纵横的景象,既展现出宇宙的浩瀚,也暗含诗人对国家局势复杂多变的感慨,为下文的情感升华做铺垫。“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运用象征手法。“孤凤”“飞鸿”象征诗人自己,“孤”字突出诗人的孤独处境,“凤”“鸿”则体现诗人的不凡志向;“向西海”“辞北溟”表明诗人将离开此地,踏上新的旅程,象征着诗人虽历经挫折,但依然心怀远方,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因之出寥廓,挥手谢公卿”,诗人以洒脱的姿态收尾。“因之出寥廓”表示诗人将顺应命运的安排,走向广阔的天地;“挥手谢公卿”通过“挥手”这一动作,展现出诗人告别友人时的干脆与豁达,尽管内心有遗憾,但仍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青莲虽有志出世,而功名之念,至老不衰。集中有留别金陵诸公诗,题云《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按李光弼为太尉,在上元元年,统八道行营,镇临淮。青莲于乾元二年赦归,是时已在金陵矣。一闻光弼出师,又欲赴其军自效,何其壮心不已耶?或欲自雪其从璘之累耶?

清赵翼《瓯北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古风其十三》

下一篇:唐·李白《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