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èr
shǒu
shí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xiān
rén
cǎi
fèng
zuó
xià
láng
fēng
cén
hǎi
shuǐ
sān
qīng
qiǎn
táo
yuán
jiàn
xún
绿
bēi
jiān
zhī
qióng
qín
bēi
qīng
měi
jiǔ
qín
xián
xīn
èr
fēi
shì
yǒu
lùn
zhū
jīn
qín
tán
sōng
fēng
bēi
quàn
tiān
shàng
yuè
fēng
yuè
cháng
xiàng
zhī
shì
rén
shū

译文

仙人骑着彩色的凤凰,刚从阆风山下凡。他曾三次见到海水变浅,我们相遇在桃源。赠我一只绿玉酒杯,还有一把紫琼琴。杯子用来倾注美酒,琴声用以清闲本心。这两种东西不是世间所有,珍珠金玉不能比拟。在松林里迎风弹琴,在夜晚的清光中举杯遥劝明月。清风朗月是我终生的知己,世间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逐句剖析

"仙人骑彩凤":仙人骑着彩色的凤凰,

"昨下阆风岑":刚从阆风山下凡。

# 岑:小而高的山。,阆风:《水经·河水注》:“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日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大帝之居。”

"海水三清浅":他曾三次见到海水变浅,

# 海水三清浅:《神经传》卷七载,仙女麻姑说曾见东海三为桑田,前到蓬莱,又见海水浅于往日略半,将复为陆地。

"桃源一见寻":我们相遇在桃源。

# 见寻:犹相寻。,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之世外桃源。此指仙境。

"遗我绿玉杯":赠我一只绿玉酒杯,

"兼之紫琼琴":还有一把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杯子用来倾注美酒,

"琴以闲素心":琴声用以清闲本心。

"二物非世有":这两种东西不是世间所有,

"何论珠与金":珍珠金玉不能比拟。

"琴弹松里风":在松林里迎风弹琴,

"杯劝天上月":在夜晚的清光中举杯遥劝明月。

"风月长相知":清风朗月是我终生的知己,

"世人何倏忽":世间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 倏忽:指极短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古十二首(其十)》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仙人下凡为主题,描绘了仙人骑彩凤下凡,带来绿玉杯和紫琼琴的神奇场景。诗中“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描绘了仙人下凡的情景;“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展现了仙境的美妙;“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表现了仙人对诗人的馈赠;“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体现了诗人对仙人所赠之物的使用;“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表达了诗人对仙人所赠之物的珍视;“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描绘了诗人用琴和杯与自然交流的情景;“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则表达了诗人对风月的喜爱和对世人匆忙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拟古十二首》并非创作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据《新唐书·天文志》记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日五更时分,出现如斗般巨大的流星,向东北方向划去,长达数丈,轨迹蜿蜒曲折,更有细碎光芒迸射空中。而组诗第六首中“彗星扬精光”之句,与史料所载天象呼应,由此推断,《拟古十二首》中的第六首等作品,应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一月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开篇就营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围,“骑彩凤”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昨下阆风岑”点明了仙人到来的时间和地点,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海水三清浅”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桃源”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诗人在这里与仙人相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奇幻和美好的氛围。“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仙人赠送的绿玉杯和紫琼琴,不仅是珍贵的物品,更象征着仙境的美好和神秘。这两件礼物为下文诗人以琴酒与风月相伴的情节做了铺垫。“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描述了诗人使用这两件礼物的方式,用玉杯饮酒,用琴来使内心闲适,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享受和追求。“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强调这两件礼物不是世间所有,比珍珠和黄金更加珍贵,突出了仙境物品的独特和神奇,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珍视。“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空灵、美妙的意境。在松间弹奏着如同风声般的琴音,用酒杯邀请天上的明月共饮,展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脱心境。“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结尾处诗人发出感慨,风与月长久相伴彼此相知,而世人却如此匆促。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人忙碌、匆忙生活的惋惜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前辈谓太白《拟古》文词清丽,从鲍、谢来,非《十九首》风格,良然。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

# 汉代五言,里辞多质直,然如《十九首》之类,各具机杼,变化不测。非尽尤作用者也。陆机、江淹《拟古》,善矣,论者谓如搏猛虎、捉生龙,急与之较而力不暇,诚为气格悉敌。白之诸作,体虽仿古,意仍自运,其才无所不有,故辞意出入魏晋,而大致直媲西京,正不必拘拘句比字拟以求之。又,其辞多有寄托,当以意会,更不必处处牵合,如旧注所云也。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下一篇:唐·李白《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