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èr
zhī
jiāng
dō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chū
qiáng
zhōng
zuò
shī
huì
lián
duō
cán
zhǎng
èr
lóng
xián
西
sāi
dāng
zhōng
nán
fēng
jìn
chuán
yún
fēng
chū
yuǎn
hǎi
fān
yǐng
guà
qīng
chuān
xué
cáng
shū
kuāng
shān
zhòng
xìng
tián
xíng
yǒu
shì
chí
ěr
zǎo
guī
xuán

译文

刚从强中出发时写下这首诗,送给像惠连一样有才的弟弟们。很惭愧只是年长一点,比不上两位贤能的弟弟(如二龙般出众)。西塞山正处在途中,南风吹动着将要前行的船。云雾中的山峰从远海升起,船的帆影映照在清澈的河川上。禹穴是藏书的地方,匡山有种植杏树的田地。这次出行你们都会称心如意,盼望你们早些回来。

逐句剖析

"初发强中作":刚从强中出发时写下这首诗,

"题诗与惠连":送给像惠连一样有才的弟弟们。

# 惠连:谢灵运有《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与从弟惠连》诗。刘履曰:强中,地名,今山下有强口,疑即此也。

"多惭一日长":很惭愧只是年长一点,

"不及二龙贤":比不上两位贤能的弟弟(如二龙般出众)。

"西塞当中路":西塞山正处在途中,

# 西塞:杨齐贤曰:西塞山,在鄂州。

"南风欲进船":南风吹动着将要前行的船。

"云峰出远海":云雾中的山峰从远海升起,

"帆影挂清川":船的帆影映照在清澈的河川上。

"禹穴藏书地":禹穴是藏书的地方,

"匡山种杏田":匡山有种植杏树的田地。

# 匡山:即庐山。

"此行俱有适":这次出行你们都会称心如意,

"迟尔早归旋":盼望你们早些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二季之江东》是唐代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写诗人在强中出发时题诗送弟弟,自谦年长却不及弟弟贤能,描绘了弟弟渡江东行时西塞中路、南风进船、云峰帆影的旅途景象,提及江东的禹穴、匡山,最后祝弟弟此行顺遂、早日归来。运用用典、借景抒情等手法,语言自然流畅,将对弟弟的赞美、送别不舍与祝福融合,情感真挚,画面感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此句开篇便交代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刚从强中这个地方出发,便提笔写下这首诗,赠予即将远行的弟弟们。“惠连”是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的名字,他是谢灵运的弟弟,以才思敏捷著称。李白在这里用“惠连”来称呼自己的弟弟,并非直接点出,而是巧妙借用典故,暗暗夸赞弟弟们也如谢惠连一般有才情。这种称呼既显文雅,又藏着兄长对弟弟们的欣赏,开篇不写离别之愁,先以题诗赠才俊起笔,让送别多了几分对亲人的敬意,亲情与才情的赞美自然交融,起笔从容不迫。“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诗人坦言自己虽比弟弟们年长些许,却十分惭愧,觉得远远比不上两位弟弟的贤能。“一日长”是谦辞,极言自己不过是年龄稍长,并无过人之处;“二龙”则是生动的比喻,将两位弟弟比作两条矫健的龙,赞其才华出众、品性贤良。这句以自身的“惭”对比弟弟的“贤”,没有丝毫虚饰,既见李白的谦逊,更显兄弟间不攀不比的和睦——兄长不因年长自傲,反而真心推崇弟弟的优秀,字里行间满是纯粹的手足之情,真挚得如同日常对话。“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诗人想象着弟弟们的行程:当他们行至中途,西塞山会稳稳矗立在路途中,此时南风吹拂,正适合行船,船儿将要扬帆起航了。“西塞”点明旅途的标志性地点,让行程有了具体的依托;“南风”不仅是写实的风向,更像一股助力,暗含着对弟弟们“一路顺风”的祈愿。“欲进船”的“欲”字极妙,写出船儿即将开动的动态,既见旅途的推进,又让离别之意在这“欲行”中悄悄蔓延,仿佛能看到兄长望着船帆将动时,那藏在平静里的淡淡不舍。“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这两句勾勒出江东旅途的壮阔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峰从遥远的海面拔起,巍峨耸立;弟弟们乘坐的船,帆影轻轻映在清澈的河川上,随波微动。“云峰出远海”写山的高远,“帆影挂清川”写水的澄澈,一高一低,一远一近,组成一幅开阔的山水画卷。这既是江东真实的景致,又藏着诗人的牵挂——他仿佛顺着帆影望向远方,想象着弟弟们途经的山水,景越美,越显对他们前路的关注,情在景中,不浓却绵长。“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诗人特意提及江东的两处地方:禹穴是相传大禹藏书的所在,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匡山则有仙人种杏的传说,满是田园的闲适美好。这两句不写旅途的辛苦,专拣江东的胜地来说,既是向弟弟们介绍前路的精彩,又暗含祝福——愿他们在有文化气息、有田园之乐的地方,能得偿所愿,过得舒心。短短两句,让送别多了几分对远方美好的憧憬,也拓展了诗的意境,从眼前的离别延伸到对远方生活的想象。“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诗的结尾,诗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愿你们这一趟远行,事事都能称心如意;我在这里等着你们,盼着你们早些回来。“俱有适”三个字简单直白,却包藏着兄长对弟弟们此行顺遂的全部期盼;“迟尔早归旋”则将不舍落到实处——“迟”是耐心等待,“早归”是急切期盼,没有痛哭流涕的伤感,却让这份等待与期盼格外动人。全诗从题诗送别始,到盼归收束,情感一脉相承,让送别之情有了温暖的收尾,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阳春曲》

下一篇: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