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n
shān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fǎng
访
dēng
xiàn
shǒu
píng
gāo
tiào
xiāng
zhōng
tiān
qīng
yuǎn
fēng
chū
shuǐ
luò
hán
shā
kōng
nòng
zhū
jiàn
yóu
zuì
jiǔ
huái
怀
shān
gōng
gǎn
tàn
qiū
xìng
cháng
sōng
míng
fēng

译文

登临岘山顶,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西晋时的征南将军山简。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逐句剖析

"访古登岘首":登临岘山顶,

# 岘首:在襄阳城南数里处。依次由南向西有岘中、岘尾之说。

"凭高眺襄中":寻找游览古迹,凌空看襄阳。

# 襄中:指襄阳城一带。李白登上岘山远望襄阳城一带。,凭高:登临高处。

"天清远峰出":天气晴和,远处山峰挺出,

# 天清远峰出:“天清”二句:李白的视线是从西南诸峰移向西北而又动望的,即可能是由望楚山移向鱼梁洲的。

"水落寒沙空":秋水枯落,沙洲更加清冷辽阔。

"弄珠见游女":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

# 游女:指万山脚下的解佩渚的传说,即郑交甫与汉水女神之事。

"醉酒怀山公":喝酒后,更加怀念西晋时的征南将军山简。

# 山公:即山简。,酒:一作月。

"感叹发秋兴":看秋风萧瑟而兴叹,

# 秋兴:因秋日而感怀。

"长松鸣夜风":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岘山怀古》乃李白所作的五言律诗,诗人登临襄阳岘山,于怀古之际,抒发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际的深沉感慨。诗以秋日登高为引,开篇四句描绘出在岘山远眺的景致:天空澄澈,山峰秀丽;水流低落,沙岸清寒,营造出苍茫旷远的意境。后四句则化用“弄珠游女”的传说,以及“山简醉酒”的典故,追忆西晋名士山简的潇洒风度,同时暗自寄寓了自身怀才不遇的惆怅。结尾以长松在夜风中的景象收束,将萧瑟的秋意与人生的感慨交融在一起。整首诗语言自然平实,既保有李白诗歌一贯的豪放气势,又展现出其晚年作品中鲜有的沉郁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诗歌通过描写诗人秋日登临岘山寻访古迹的所见所感,借“天清远峰”“水落寒沙”等萧索秋景,结合“游女弄珠”的神话传说与“山公醉酒”的历史典故,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同时暗含对自身漂泊际遇与未竟功业的反思。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等秋日山水意象,将登临怀古的苍凉心境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以萧瑟秋景烘托人生感慨。用典:化用"弄珠游女"的神话传说(《韩诗外传》郑交甫事)和"山公醉酒"的历史典故(《晋书》山简事迹),借古喻今,含蓄表达对理想人生的追慕与现实失意的矛盾。拟人:"长松鸣夜风"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律动,松树在风中的呼啸被拟人化为倾诉,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时空的苍茫感。

3. 分段赏析

《岘山怀古》首联"访古登岘首,凭高眺襄中"以叙事起笔,点明登临古迹的行为与望远抒怀的意图;颔联"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秋高气爽、峰峦叠嶂的苍茫景象,"出""空"二字既展现空间纵深感,又暗含诗人孤寂心境;颈联"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借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将游仙幻境与魏晋风流并置,暗含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尾联"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以景结情,通过"长松""夜风"的动态描写,将怀古幽思推向深远,使全诗在时空交织中形成苍凉意境。

4. 作品点评

《岘山怀古》作为李白晚年创作的五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时空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以简笔勾勒出秋日山水的苍茫意境,"长松鸣夜风"的意象更将怀古幽思推向极致,体现了李白"清水出芙蓉"的自然诗风。全诗巧妙融合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借"弄珠游女"的奇幻与"山公醉酒"的放达,暗喻诗人对自由人格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诗中"感叹发秋兴"的直抒胸臆与"长松鸣夜风"的以景结情,形成情感表达的双重张力,展现了李白晚年诗风的新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下一篇:唐·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