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yuè
yún
shǒu
·
·
lián
huā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cǎi
lián
zhōu
cháng
duō
guī
nòng
gāo
jiàn
shuǐ
wèi
shī
湿
hóng
lián

译文

江南女子都去采莲,莲塘广阔,经常傍晚才回来。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害怕打湿了红莲花颜色的衣裙。

逐句剖析

"日日采莲去":江南女子都去采莲,

"洲长多暮归":莲塘广阔,经常傍晚才回来。

# 暮:傍晚。,多:经常。,洲:水中的陆地。

"弄篙莫溅水":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

# 篙:撑船的器具,多用竹、木。,弄:戏弄,这里指撑。

"畏湿红莲衣":害怕打湿了红莲花颜色的衣裙。

# 红莲衣:红莲花颜色的衣服,指采莲女的衣服。,畏湿:害怕打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此诗描绘采莲女劳作场景,以质朴语言写她们每日采莲,因洲长常暮归,撑篙时怕溅湿红莲衣。写作手法上,先叙辛苦劳作,后刻画细腻心理。通过对采莲生活的描绘,展现采莲人对生活的热爱及诗人的悠然闲情,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是王维所作。开元年间,王维游历江南,寓居在今绍兴市东南五云溪。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当地采莲场景的观察,借描绘采莲女的劳作生活,抒发自己在游历期间对闲适生活的感受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采莲女每日辛勤采莲,因洲长常暮归的劳作场景,借采莲姑娘晚归的情景,展现了秀丽的江南风光,表达了采莲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诗人悠然的闲适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没有过多华丽辞藻修饰,仅用“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这样直白的表述,就将采莲女日常劳作的状态呈现出来,以及“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对动作和心理的简单刻画,以质朴语言描绘场景与人物,体现了白描手法,让诗歌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以小见大:从采莲女撑篙怕溅湿红莲衣这一小动作、小心理,反映出她们对莲花的爱惜,进而展现采莲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细微之事见出采莲人热爱生活的大主题。

3. 分段赏析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前两句“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这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日日采莲去”,“日日”是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前一个“日”为代词,后一个“日”是动词,凸显采莲劳作频繁,采莲人迎着朝露划船入莲塘,开启一天忙碌,年年如此,满是辛勤。​“洲长多暮归”,此句中的“洲长”并非简单地表示水路漫长,而是展现出一个广阔无垠的采莲环境。采莲人在其间劳作,傍晚时分,满载而归,船只穿梭,余晖映照,画面充满生活气息,虽未直言辛苦,却能让人感受到劳作不易,也留足想象空间。后两句“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这两句聚焦采莲人撑篙动作与心理。采莲人撑篙时小心翼翼,怕溅水打湿衣服。“红莲衣”既指衣服,也象征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他们不仅怕湿衣,更怕惊扰莲花、破坏美景,体现对莲花的爱惜,也反映出在辛苦劳作中,对生活之美的热爱与呵护,展现积极生活态度,升华了诗歌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新安吏》

下一篇:唐·杜甫《春宿左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