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zǎo
chū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fēng
huí
yún
duàn
chū
qíng
fǎn
zhào
biān
nuǎn
míng
luàn
diǎn
suì
hóng
shān
xìng
píng
xīn
绿
shuǐ
pín
shēng
chì
bái
yàn
fēi
réng
zhòng
shé
huáng
wèi
chéng
dào
jiāng
nán
chūn
hǎo
nián
nián
shuāi
bìng
jiǎn
xīn
qíng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莺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逐句剖析

"风回云断雨初晴":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

# 云断:云被风吹散。,风回:春风返回大地。

"返照湖边暖复明":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 返照:阳光重新照射。

"乱点碎红山杏发":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

# 发:开花。,碎红:杏花花苞刚刚绽开露出点点红色。,乱:繁多。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

"平铺新绿水蘋生":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 水蘋:水上浮苹。

"翅低白雁飞仍重":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

# 白雁:湖边的白鸥。,翅低:飞得很低。

"舌涩黄鹂语未成":黄莺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 黄鹂:黄莺。,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

"不道江南春不好":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

# 不道:不是说。

"年年衰病减心情":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湖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主题为描绘南湖早春的秀丽风光,并抒发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消沉之情。诗的前六句紧扣“早”字,通过“乱点碎红”的山杏、“平铺新绿”的水萍,以及翅重低飞的白雁、舌涩微啼的黄鹂等景物,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地展现了南湖早春的明媚动人。后两句则笔锋一转,虽承认江南春景美好,却因自身年年衰病而心情低落。诗人以美景衬忧郁,借景抒情,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早春图。全诗前半部分写景细致入微,后半部分抒情真切自然,以乐景写哀情,使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情绪更显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湖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此时白居易已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在被贬的这段经历中,他远离了曾经在朝堂的生活,处于人生的低谷期。这一年,他面对南湖早春的美好景色,触景生情,既被眼前风回云断雨初晴、山杏绽放、水蘋新生等明媚春景所触动,又因自身被贬官远方的遭遇,心中满是抑郁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在描绘江南早春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风光诗。描绘了南湖早春时节明媚动人的秀丽风光,前六句通过描写山杏初发、水蘋新绿、白雁低飞、黄鹂微啼等景象,有静有动,动静相宜,勾勒出一幅江南早春图,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被贬谪后的抑郁消沉情绪,全诗以美景衬托忧郁,越发凸显出诗人的忧郁之情,表达了诗人在被贬期间面对美景却难展欢颜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描写植物,为静景,展现山杏初绽、水萍平铺的画面;“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描写禽鸟,为动景,刻画白雁低飞、黄鹂啼鸣的动态,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的前六句极力描绘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秀丽风光,如雨后初晴的温暖明亮、山杏的烂漫、水萍的鲜嫩、白雁黄鹂的姿态与声音等,营造出美好的春日氛围;而后两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却表达出诗人因被贬而抑郁消沉的情绪,以乐景反衬哀情,更突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3. 分段赏析

首联“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大雨过后,天地间清新明媚,阳光返照,给人温暖明快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的基调,也为后文对春景的细致描绘做了铺垫。颔联“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乱点”生动展现出山杏开放时漫山遍野、毫无秩序却充满生机的状态,“平铺”则形象地描绘出湖面水萍一望无际、整齐平展的样子,“平”字既写出水萍的整齐,又与“铺”字合用,让人感受到湖面的阔远和水萍的茂盛,云、雨、阳光、山杏、水萍等意象的组合,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特征。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抓住白雁因身上雨水未干而翅重低飞、黄鹂因雨水淋浇舌涩鸣叫不畅的细节,即便如此,它们仍为春天的美妙所吸引,一个飞舞,一个啼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与活力,使春景图更加完整生动。尾联“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诗人笔锋一转,直言虽江南春景美好,但自己却因年年衰病以及被贬的遭遇,内心满是抑郁消沉,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在面对美景时,因政治上的挫折和生活的孤寂凄苦而无法欢愉的无奈与愁苦,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4. 作品点评

《南湖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律诗。此诗用词精妙,如“乱点碎红”“平铺新绿”“翅低”“飞仍重”“舌涩”“语未成”等,将景物情态表现得细腻入微。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以江南春景的美好,衬托出诗人因蒙冤被贬、生活孤寂凄苦以及国势衰微、无力救国而产生的抑郁愤懑之情,使情与景形成强烈反差,更增悲伤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刻画早春有色泽,腹联尤警。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二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愁》

下一篇:唐·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