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péng
xiān
xiōng
fǎn
yǒu
gǎn
sān
shǒu

朝代:近现代作者:周恩来浏览量:1
xiāng
féng
píng
shuǐ
qián
yuán
jīn
mén
ǒu
rán
mén
shī
qīng
tán
jīng
zuò
chí
áo
xià
jiǔ
huà
dāng
nián
xiǎn
biàn
yīng
cháng
dǎn
dào
zhēng
dān
gǎn
jiān
dài
guī
nóng
gōng
mǎn
nián
mǎi
lín
qián

译文

你我相逢虽像浮萍在水般偶然,但也是前世的缘分,到天津求学哪里是偶然之事呢。回忆往昔畅谈时旁若无人、见解独到令四座皆惊,手持蟹螯饮酒畅谈当年的情景。无论处境艰险还是平安,都应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为了道义而争着担当,怎敢停下脚步。等到你回归田园、功业有成的那一天,来年我或许要准备钱财与你做邻居了。

逐句剖析

"相逢萍水亦前缘":你我相逢虽像浮萍在水般偶然,但也是前世的缘分,

# 相逢萍水:浮萍随水漂泊不定,常以此比喻人的偶然相遇。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负笈津门岂偶然":到天津求学哪里是偶然之事呢。

# 津门:即天津。,负笈:笈,竹制书箱。负笈,背着书箱,即求学。

"扪虱倾谈惊四座":回忆往昔畅谈时旁若无人、见解独到令四座皆惊,

# 扪虱:形容谈话时从容不迫、毫无顾忌的神态。《晋书·王猛传》记载:晋代桓温入关,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一见面,就谈论起时事来。交谈时,一边掏摸着身上的虱子,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作者运用这一典故,指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抨击腐败的时政,无所顾忌。

"持螯下酒话当年":手持蟹螯饮酒畅谈当年的情景。

# 螯:螃蟹的大脚。泛指下酒的菜肴。

"险夷不变应尝胆":无论处境艰险还是平安,都应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

# 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把苦胆放在座位上,随时都能够看到,吃饭时也要尝一尝,表示不忘亡国之耻,立志要报仇。,险夷:危险和平安。这里作偏义词用,侧重指环境的险恶。

"道义争担敢息肩":为了道义而争着担当,怎敢停下脚步。

# 敢息肩:息肩同俗语“撂挑子”。敢,这里是岂敢、怎敢、不敢的意思。

"待得归农功满日":等到你回归田园、功业有成的那一天,

"他年预卜买邻钱":来年我或许要准备钱财与你做邻居了。

# 买邻:择邻而居。《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官以后,买了一所房子,和吕僧珍为邻。吕僧珍问房价多少,宋回答说:“一千一百万。”吕僧珍由于季雅出这样的高价而感到奇怪。季雅说:“我拿一百万买房子,拿一千万买你这样的好邻居。”这里意思是说革命胜利时,与好友同欢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其一)》是周恩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围绕着送别好友展开,同时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好友的激励。首联感慨两人虽如浮萍般偶然相逢,但在天津一起求学并非偶然,暗示两人缘分深厚且共同追求学问。颔联通过回忆往昔与好友畅谈的场景,展现出两人意气风发、见解独到的状态。颈联则是劝勉好友无论处境如何都要坚定信念、勇担道义。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其建功立业的期许,展现出作者与友人的壮志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别名伍豪、飞飞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多地领导革命工作,参与南昌起义、长征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等职,参与内政外交重大方针制定实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万隆会议成功召开。周恩来一生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这三首诗作于1916年初,彼时,周恩来以“飞飞”为笔名,将其发表在《敬业》第四期之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其一)》是其中的一首。诗题里的“蓬仙兄”,即张蓬仙,他是周恩来在求学途中结识的挚友,来自东北吉林。1913年秋,张蓬仙与周恩来一同考入天津南开学校,二人皆满怀热忱,是“敬业乐群会”的关键发起者。张蓬仙出任会长,周恩来则担任副会长兼《敬业》主编,在校期间,他们为社团发展与刊物运营投入诸多心血,情谊也在共同奋斗中愈发深厚。后来,张蓬仙从东北老家前往日本,一年之后,周恩来也踏上东渡之路,在异国他乡,二人依旧保持往来,交流频繁。然而,命运多舛,“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蓬仙的生活陷入困境,贫病交加,最终在北京抱憾离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开篇点明两人相识的缘分,“萍水”表明相遇的偶然性,但“亦前缘”又强调这种相遇是有前世因缘的。“负笈津门”说明两人在天津求学,且指出这并非偶然,暗示两人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此句回忆往昔与好友相处的情景,“扪虱倾谈”和“持螯下酒”生动地描绘出两人畅谈时的豪放与自在,“惊四座”则突出两人见解的独到和深刻,展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的追求。“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这两句是对好友的劝勉和鼓励,“险夷不变”体现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尝胆”则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激励好友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道义争担”强调要勇于承担道义责任,“敢息肩”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不能退缩的态度,体现出周恩来对好友的殷切期望。“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结尾表达了对好友未来的美好期许,“归农功满”意味着好友完成学业、取得功业后回归田园生活。“预卜买邻钱”则幽默地表示希望将来能成为邻居,体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陈毅《沁园春·和咏雪词》

下一篇:近现代·吕碧城《汩罗怨·过旧都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