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xīn
shuāng
zhuó
qīng
jiāo
xīn
zhé
bài
qīng
nài
hán
wéi
yǒu
dōng
jīn
chū
kāi
xiǎo
gèng
qīng

译文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逐句剖析

"一夜新霜著瓦轻":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

# 著:附上。,新霜:刚降的寒霜。

"芭蕉新折败荷倾":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 倾:倾倒。

"耐寒唯有东篱菊":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

# 唯:只有。

"金粟初开晓更清":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 金粟:黄色的花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菊》为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寒霜夜降,芭蕉折断、败荷倾倒,而东篱菊花却耐寒绽放,金粟花蕊在清晨更显清新的画面。运用反衬手法,以芭蕉、荷花的不耐寒突出菊花的坚毅。诗人借咏菊自况言志,表达了对菊花耐寒傲冷品质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展现出自身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此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托物言志的手法使诗意蕴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寒霜降临后,瓦上覆霜,芭蕉折断、败荷倾倒,而东篱菊花却在寒冷中绽放,花蕊清香的景象。通过对不同植物在寒霜下状态的描写,以芭蕉、荷花的不耐寒反衬菊花的耐寒傲冷,体现了诗人对菊花这种高洁坚毅品质的赞美,同时借物自况,表达了自身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对比:“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描绘了新霜落下,芭蕉折断、败荷倾倒的景象,与“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中菊花的耐寒绽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菊花不惧严寒的特质。托物言志:诗人表面在写菊花在寒霜中傲然开放的姿态,实则借菊花的耐寒傲冷,表达自己对这种高尚品格的向往,以及希望如菊花般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志向。

3. 分段赏析

“一夜新霜著瓦轻”:从炼字看,“轻”字精准地描绘出新霜落在瓦上的状态,给人一种细腻、轻柔之感,同时也营造出清冷的氛围,为后文写植物在霜中的状态做铺垫。“芭蕉新折败荷倾”:形象塑造上,生动展现了芭蕉和荷花在寒霜下不堪一击,折断、倾倒的模样,与后文菊花形成鲜明反差,突出环境的严酷。“耐寒唯有东篱菊”:表达技巧上,一个“唯”字强调了菊花在严寒中独自坚守的独特性,直接点明菊花耐寒的品质,凸显诗人对其的赞赏。“金粟初开晓更清”:内容主题方面,描绘出菊花如金粟般的花蕊在清晨开放,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借景抒情,既写菊之美,也暗示诗人对如菊花般高洁品质的追求。

4. 作品点评

《咏菊》是白居易笔下一首借物言志的作品。此诗语言简洁质朴,以新霜、折芭蕉、败荷等景象衬出东篱菊的耐寒,“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展现了菊花傲霜的高洁品质。诗人借菊自况,表达自身如菊般坚守品格、不随波逐流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下一篇:唐·裴士淹《白牡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