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空言去绝踪":你说来相会是空话,一去之后再无踪影,
# 空言:空话,是说女方失约。
"月斜楼上五更钟":等到楼上残月西斜,传来五更的晓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梦里为伤远别啼泣,久唤难醒,
"书被催成墨未浓":醒后研墨未浓,匆忙提笔书写成一信。
"蜡照半笼金翡翠":蜡烛的余光,半罩着饰有金翡翠的帷幕,
# 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蜡照:烛光。
"麝熏微度绣芙蓉":兰麝的香气,熏染了被褥上刺绣的芙蓉。
# 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度:透过。,麝熏:麝香的气味。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刘郎已恨蓬山远":我像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 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 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更隔蓬山一万重":你去的地方,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 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无题四首(其一)》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描绘爱情的诗篇,它运用梦境的描绘来烘托离别的哀愁,表达了主人公在爱人离去后无法再相见的悲痛与绝望,是一首抒发失恋之情的诗作。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以虚写实,将现实中未兑现的承诺(虚)与消失无踪的现实(实)交织,奠定虚实错位的抒情基调;颔联"梦为远别“以梦境之虚对应”书被催成"的现实之实,双重时空叠加强化思念的焦灼感。通感:颈联“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将视觉(摇曳烛光)与嗅觉(氤氲麝香)交融,通过光影的局部笼罩与香气的细微渗透,营造出封闭空间中似真似幻的感官迷离,暗示追忆往事的恍惚心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开篇“来是空言去绝踪”凌空而起,似是主人公的一声叹息,感慨对方曾有过的约定成为空言,且离去后毫无踪迹。“月斜楼上五更钟”宕开写景,描绘出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五更悠长凄清的钟声,营造出空寂孤清的氛围,与上句相呼应,暗示梦醒后一切皆空,强化了失落之感。颔联“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中,“梦为远别啼难唤”追忆梦中情景,远别之人在梦中相会却又面临分别,引发难以抑制的梦啼,体现出长期远别带来的伤痛与刻骨相思。“书被催成墨未浓”写梦醒后因强烈思念而奋笔疾书,以至于未注意到墨的浓淡,生动地表现出思念之切和急切想要传达情感的心理。颈联“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对室内环境进行描绘。残烛的余光半照着绣有翡翠鸟图案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残留着麝熏的幽香。此联将刚刚消逝的梦境与眼前室内景象相融合,以实境为梦境、以梦境为实境,生动传神地写出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富有象征暗示色彩,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对爱人的眷恋。尾联“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借刘晨重寻仙侣不遇的典故,“刘郎已恨蓬山远”点明爱情受阻,“更隔蓬山一万重”通过“已恨”“更隔”的层递,进一步突出双方之间的阻隔难以跨越,深化了爱情不得的痛苦与无奈之情。
4. 作品点评
全篇以“梦”为核心,围绕离别之恨展开。它并未遵循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常规顺序,而是从梦醒时的情景落笔,巧妙地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交织融合,营造出一种既似梦又似真、梦与现实难以分辨的艺术境界。直至篇末,才点明蓬山万重、爱情阻隔的深重之恨,与首句形成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多变,生动有力地凸显了爱情阻隔的主题,以及那种如梦如幻的心理氛围,使得全诗洋溢着迷离恍惚、缠绵悱恻的情怀。
# 此有幽期不至,故言“来是空言”而去已绝迹。
明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
# 何焯曰:梦别、书成,为远、被催,啼难、墨未,皆用双声叠韵对。
清沈厚塽《李义山诗集辑评》
# (艳诗)至元稹、杜牧、李商隐、韩倔,而上宫之迎,垝垣之望,不唯极意形容,兼亦直认无讳,真桑濮耳孙也……元微之“频频闻动中门锁,犹带春酲懒相送”,李义山“书被催成墨未浓”、“车走雷声语未通”,始真是浪子宰相、清狂从事。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
# 此诗内容,起言君臣无际会之时,或指当路止有空言之约,二三四是日夕想念之情,五六言其寂寞,七八言隔绝无路可寻。若以外象言之,乃是所欢一去,芳踪便绝,再来却付之空言矣。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
# 只首句七字,便写尽幽期虽在,良会难成,种种情事,真有不觉其望之切而怨之深者。次句一落,不是见月而惊,乃是闻钟而叹,盖钟动则天明,而此宵竟已虚度矣。三四放开一步,略举平日事,三写神魂恍惚,四写报问之仓皇,情真理至,不可以其媟而忽之。五六乃缩笔重写。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 一相期久别。二此时难堪。三梦犹难别。四幸通音信,五六孤灯微香,咫尺千里。七八远而又远,无可如何矣。
清屈复《玉溪生诗意》
# 语极摇曳,思却沉挚。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梦中之景。点出梦,统贯上下,以清意旨,针线极细(“梦为远别”二句下)。
清姜炳璋《选玉溪生诗补说》
# 起得飘空,来无踪影,有春从天上之意,与“昨夜星辰”等篇同法。
清陆鸣皋《李义山诗疏》
上一篇:唐·张籍《酬朱庆馀》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