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新妆出镜心":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
# 出镜心:出现任明镜中,意即揽镜自照。,越女:越国美女,西施。
"自知明艳更沉吟":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
# 沉吟:犹豫不决。,更:又。
"齐纨未是人间贵":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
# 齐纨:齐地出产的细绢。
"一曲菱歌敌万金":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张籍《酬朱庆馀》是一首唐代七言绝句,属文人唱和诗,以科举应试为背景。全诗借“越女新妆”“菱歌万金”之喻,赞朱庆馀文采出众、才学珍贵,既回应其临考疑虑,又暗讽浮华文风,表达对后辈的真切勉励与对真才实学的推崇。
2. 写作手法
比喻:“越女新妆”喻文才,以越地采菱女的明艳妆容,暗喻朱庆馀的诗文才华出众,兼具天生丽质与后天雕琢。对比:“越女新妆”喻文才:以越地采菱女的明艳妆容,暗喻朱庆馀的诗文才华出众,兼具天生丽质与后天雕琢。夸张:“敌万金”夸张,以“万金”极言菱歌(朱庆馀文章)的珍贵,凸显对其才华的激赏。
3. 分段赏析
张籍《酬朱庆馀》以精妙隐喻完成对后辈的诗意勉励,全诗四句浑然天成,尽显文人酬答之雅趣。首句“越女新妆出镜心”,既点明朱庆馀越州籍贯,又以鉴湖采菱女的明艳形象暗喻其文采斐然。“自知明艳更沉吟”承续前意,既写采菱女顾影自怜的娇态,更暗指朱庆馀虽怀才却怯于科考的心理,虚实相生间完成对原诗的精准回应。后两句“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以丝绸锦绣反衬民歌雅韵,在物质与精神的强烈对比中,既否定浮华文风,又肯定朱庆馀文章的永恒价值。全诗以江南风物为经纬,将科举焦虑转化为诗意对话:前两句剖白疑虑,后两句升华境界,结构如菱歌水纹般层层荡开。张籍巧借"菱歌万金"之喻,既彰显对后辈才学的激赏,又以诗代简传递从容气度,使原本忐忑的"近试"之作升华为唐代文人风骨的见证。
4. 作品点评
张籍《酬朱庆馀》以诗代简,以江南风物为喻完成对后辈的勉励。全诗四句浑然天成,前两句以“越女新妆”暗喻朱庆馀文采出众却信心不足,后两句借“齐纨”与“菱歌”的虚实对比,既否定浮华文风,又以“万金”之喻盛赞其真才实学,于含蓄蕴藉中见机锋。全诗结构谨严如菱歌水纹,层层递进,将科举焦虑转化为诗意对话,既显文人相惜的雅意,更透出唐代科举文化中以才学为贵的精神内核。
# 落句言其诗可贵譬如一曲菱歌,岂止以齐纨作缠头乎。
清清朝学者黄叔灿《唐诗笺注》
上一篇:唐·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