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吹霜海草凋":凛冽寒风裹挟霜雪,吹得海边草木凋零,
# 严风吹霜海草凋:谓冬天的寒风将雪刮起,塞外湖沼边的水草凋零。严风,冬天的风。海,胡地沙漠中的湖沼,即所谓“海子”。
"筋干精坚胡马骄":胡人弓箭筋骨强劲,战马骄横凶猛。
# 筋干精坚胡马骄:意谓弓强马壮。筋干,谓弓箭精良坚固。筋,弓弦也。干,即竿,箭杆也。骄,马强壮的样子。
"汉家战士三十万":汉家出征战士有三十万之众,
# 汉家战士三十万:谓汉家派猛将与胡兵交战。
"将军兼领霍嫖姚":将军如同汉代霍去病般勇猛善战。
# 霍嫖姚:霍嫖姚,即霍去病,这里泛指猛将。《汉书·霍去病传》: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嫖姚校尉。颜师古注:嫖姚,劲疾之貌。
"流星白羽腰间插":战士腰间插着如流星般的白羽箭,
# 流星白羽腰间插:言战士腰插白羽箭,宝剑出匣,光芒四射。流星白羽,指箭。流星,喻箭之疾速;一说宝剑名。白羽,以箭羽代指箭。
"剑花秋莲光出匣":拔剑时剑光如秋莲绽放,闪耀出鞘。
# 秋莲:宝剑上饰以秋莲之花,亦喻宝剑洁白清冷,光彩照人。
"天兵照雪下玉关":汉军如天兵般踏着风雪杀出玉门关,
# 天兵照雪下玉关:汉兵在大雪纷飞中,开赴玉门关;胡兵射箭如沙,顽强对抗。天兵,王师,即汉家朝廷大军。玉关,玉门关,原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移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
"虏箭如沙射金甲":胡虏的箭如沙粒般密集,射向战士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战场如云龙风虎般风云变幻,
# 云龙风虎尽交回:喻两军厮杀之激烈,如龙虎相斗。云龙风虎,皆阵名。《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尽交回,言交战激烈也。
"太白入月敌可摧":太白星入月的天象预示敌军将被摧毁。
# 太白入月敌可摧:谓这次战争,胡兵可被打败。太白,星名,一名启明星。太白入月,按星象家的说法,太白星主杀戮,入月入昴为灭胡之象。诗文中常指战事。摧,挫败。
"敌可摧":敌军必被摧毁,
"旄头灭":胡人的头领将被消灭,
# 旄头灭:灭胡之星象。旄头,也作髦头,即昴星,二十八宿之一,为胡星。这里代指胡兵。
"履胡之肠涉胡血":汉军将踏着胡人的肠血前进。
"悬胡青天上":要将胡人的头颅悬挂在青天上,
"埋胡紫塞旁":将他们埋葬在北方边塞旁。
# 紫塞:泛言北方边塞。晋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胡无人":胡人被肃清,
"汉道昌":汉家的天道便会昌盛。
"陛下之寿三千霜":愿陛下寿比三千岁,
# 三千霜:三千岁。霜:谓秋也。
"但歌大风云飞扬":高歌《大风歌》中“风云飞扬”的壮志,
# 但歌大风云飞扬:引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入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敦煌残卷唐诗写本无“陛下”三句。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何处再寻猛士守卫四方。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引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入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敦煌残卷唐诗写本无“陛下”三句。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本诗是乐府诗,内容主题为诗人借描写汉家战士与胡人交战的激烈场景,展现希望清除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使边疆安宁的爱国情怀,全诗气势豪迈,通过想象与夸张手法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2. 写作手法
用典:借乐府古题《胡无人》,乐府旧题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基调,李白沿用此题目,既继承了传统题材中对战争的描写与家国情怀的抒发,又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与时代精神。诗中描绘了将士们英勇杀敌、渴望平定边患的壮志豪情,借古题写时事,通过对汉代抗击匈奴等历史情境的化用,展现了对国家安定的期望和对边疆战士的歌颂,赋予旧题以新的生命力和思想深度 。夸张:如“汉家战士三十万”,“虏箭如沙射金甲”,以数字和比喻夸大战争规模与惨烈,增强画面冲击力。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前六句):“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首句通过描写边地严风吹霜、海草凋零的景象,烘托出战争环境的残酷。接着写胡人弓箭精良、战马骄悍,汉军则兵多将勇,暗示一场激烈的战争即将爆发,反映出诗人希望汉军克敌制胜的感情倾向。第二段(中间四句):“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以“天兵照雪”“虏箭如沙”描绘出汉军出征的气势和胡兵反击的猛烈,双方交战如云龙风虎般激烈。“太白入月敌可摧”则借助星象,预示着敌军必被击败,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紧张氛围。第三段(剩余部分):“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诗人希望汉军大败胡兵,彻底消灭胡人的强烈愿望。诗人想象着将胡人的头颅悬挂在空中,将其尸体埋在边塞旁,展现出对敌人的极度愤恨。最后几句,祝愿皇帝长寿,国家昌盛,并以《大风歌》中的诗句作结,强调了保卫国家边疆的重要性。
# 玩“天兵照雪下玉关”之句,当为开元、天宝之间为征讨四夷而作,庶几近是。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上一篇: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下一篇:唐·张籍《杂曲歌辞·别离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