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ěi
qīng
luó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cán
yáng
西
yān
máo
fǎng
访
sēng
luò
rén
zài
hán
yún
céng
qiāo
chū
qìng
xián
zhī
téng
shì
jiè
wēi
chén
nìng
ài
zēng

译文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呢。

逐句剖析

"残阳西入崦":夕阳落入崦嵫山,

# 崦:即“崦嵫(zī)”,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山海经》载:鸟鼠同穴山西南有山名崦嵫,日所入处。

"茅屋访孤僧":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

# 孤:独自。,访:探访。

"落叶人何在":满地落叶,僧人何在,

"寒云路几层":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 几层:几重。

"独敲初夜磬":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

#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初夜:黄昏。

"闲倚一枝藤":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 倚:靠着。

"世界微尘里":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

"吾宁爱与憎":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呢。

# 宁: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北青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访孤僧”为线索,通过“残阳”“寒云”等意象营造幽寂氛围,尾联“世界微尘里”化用《法华经》微尘喻世,表达超脱爱憎的禅悟。诗中虚实相生,由访僧实景延伸至宇宙观照,体现李商隐诗“深情绵邈”的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828年,即唐文宗大和二年,李商隐有过在玉阳求仙学道的经历。一次在山中寻访僧人途中,他忽然有所顿悟,遂写下了这首《北青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访僧抒怀题材的诗。描绘了诗人黄昏寻访孤僧途中的景色及寻访时的情景,借残阳、落叶等景象,表达了对禅意的领悟以及超脱爱憎的旷达情怀。

2. 写作手法

对偶:诗中多句两两相对,如“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落叶”对“寒云”,“人何在”对“路几层”,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残阳”“落叶”“寒云”等景象,营造出清幽、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自己在寻访过程中及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之情。动静结合:“独敲初夜磬”是动态描写,“闲倚一枝藤”是静态描写,动静相互映衬,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和对禅意的体悟。起兴:首句以“残阳西入崦”的景象起兴,引出下文诗人寻访孤僧的事情,自然流畅,引发读者兴趣。

3. 分段赏析

首联写残阳西下,诗人入山访茅屋里的孤僧。“茅屋”“孤僧”,既点出僧人居所简陋、安于孤独,也暗示身处困境的诗人欲从僧人处寻得解脱,双方有了精神交流的可能。颔联描绘深秋落叶纷飞,诗人不知僧人何在,“人何在”尽显寻觅之态,衬出僧人幽居之深。“寒云路几层”,既写山路难行、僧人高居,也体现诗人求禅的热切,景中含人,意蕴丰富。颈联“初夜”对应“残阳”,点明时间。孤僧独自敲磬,足见虔诚。诗人聆听磬声,感受佛界宁静。“闲倚一枝藤”生动展现僧人清苦却闲适的生活状态。尾联诗人领悟佛理,感慨世界如微尘,决定不再纠结爱憎,以淡泊之心面对仕途起伏。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语言凝练、层次分明,以访僧串联起行程与感悟。“独”“一”“闲”等字,既刻画出僧人独处清修之态,又透露诗人求超脱的心境。诗人访僧悟禅,借此衬托僧人的高洁,表达自己一心向禅、淡泊仕途的追求,既赞美了僧人的生活,也展现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三、四格高。末句“吾”字乃“君”字之讹。

清纪昀《李义山诗集辑评》

# “独敲初夜磬”,写“孤”字。“初夜”顶“残阳”来,而“路几层”亦透落句,不惟回顾“孤”字,兼使初夜深迷离如睹。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结茅西崦,在落叶寒云之外,可谓孤绝矣。清磬深宵,老藤方丈,静中是何等境界。而一微尘中,吾犹以爱憎自扰耶。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下一篇:唐·王维《归嵩山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