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本清真":王羲之本来就是一个超世高人,
# 右军:即晋朝王羲之。因他曾任右将军,故称“王右军”。
"潇洒出风尘":他在尘世之间仍然保持着潇洒的个性。
# 尘:一作在。
"山阴过羽客":他遇到了一个山阴的道士,这个道士养了一群鹅,
# 羽客:亦称“羽士”。羽,含有“飞升”的意思。旧时因道士多求成仙飞升,故称道士为“羽士”。,山阴:今浙江绍兴。
"爱此好鹅宾":王羲之非常喜欢这群鹅。
# 鹅宾:鹅的宾客。这里指王羲之。《晋书》记录有王羲之爱鹅的故事。
"扫素写道经":但是道士让王羲之替他抄写完《道德经》,肯赠送给他,
# 道经:即《道德经》。,扫素:素,白绢。意为在白绢上飞快地书写。
"笔精妙入神":王羲之欣然同意了,他写的字真是出神入化。
# 笔精:笔的精魂,喻精通笔法。这里指王羲之精湛的书法艺术。
"书罢笼鹅去":写完之后把鹅装好就离开了,
"何曾别主人":并没有跟鹅的主人道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用典:“山阴过羽客”一句可能暗含对王羲之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实际经历的引用,而“扫素”(在素纸上书写)则象征着书法艺术的高洁与纯净,同时也体现了书法的创作过程,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对比:“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这里使用了对比手法,将王羲之的“清真”(纯洁高雅)与世俗的“风尘”(尘世的纷扰)相对照,突出了他超凡入世的个性特征。
2. 分段赏析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这两句诗概括了王羲之的高洁品质和非凡气质。清真,指王羲之性格纯真、清高脱俗;潇洒,则形容他风度翩翩、不拘小节。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突出了王羲之的与众不同。“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转入具体情境,描述了王羲之在山阴遇到道士并爱上其养的鹅的情景。羽客,即道士,因道士多求成仙飞升,故称道士为“羽士”。鹅宾,这里指王羲之,因他爱鹅而得名。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人物、地点与事件融为一体,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做了铺垫。“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对王羲之书法造诣的直接描绘。扫素,意为在白绢上飞快地书写。笔精,指笔的精魂,喻精通笔法。这两句诗通过“扫素”和“笔精”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王羲之书写道经时的精湛技艺和出神入化的书法水平。“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全诗的高潮与收束,体现了王羲之率真不羁的性格。他写完道经后,便赶着道士回赠的白鹅群离去,甚至连与主人告别的人情都忘了。这种率性而为、不拘小节的作风,正是王羲之性格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侧面反映了他对书法的痴迷和对鹅的喜爱。
上一篇:唐·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下一篇:唐·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