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i
jiǔ
shān
wéi
jiǔ
huá
shān
liá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3
miào
yǒu
fēn
èr
líng
shān
kāi
jiǔ
huá
céng
biāo
è
chí
bàn
míng
zhāo
xiá
xuě
yào
yīn
fēi
liú
pēn
yáng
qīng
yíng
shù
piǎo
miǎo
rén
jiā
qīng
yáng
xiàn
nán
yǒu
jiǔ
shān
shān
gāo
shù
qiān
zhàng
shàng
yǒu
jiǔ
fēng
lián
huā
àn
zhēng
míng
suǒ
tài
shǐ
gōng
nán
yóu
lüè
ér
shū
shì
jué
lǎo
zhī
kǒu
quē
míng
xián
zhī
suī
líng
xiān
wǎng
ér
yǒng
hǎn
wén
nǎi
xuē
jiù
hào
jiā
jiǔ
huá
zhī
shí
fǎng
访
dào
jiāng
hàn
xià
hóu
huí
zhī
táng
kāi
yán
àn
zuò
tiào
sōng
xuě
yīn
èr
sān
lián
chuán
zhī
jiāng
lái

译文

天地间奇妙的造化分出阴阳二气,于是灵秀的九华山得以展现。高耸的山峰仿佛阻挡住缓缓落下的太阳,山壁一半被早晨的霞光映照。积雪在背阴的沟壑闪耀光芒,飞流从向阳的山崖喷涌而下。树木呈现出青莹如玉的色泽,这里仿佛是缥缈的仙人居住之地。青阳县的南面有一座九子山,这座山高达几千丈,山上有九座山峰,按照地图去查找这座山名字的由来,却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太史公司马迁到南方游历的时候,也忽略了这座山没有记载它。这件事情(关于九子山的情况)在老年人的口中也没有流传,又缺少著名贤人的记载,我于是就废除了它原来的名号,给它加上了“当时我在长江、汉水一带访求道家学说,在夏侯回的厅堂里休息,打开屋檐(的窗户),推起头巾露出额头,坐着眺望松树和积雪,因此和二三好友联句,流传到将来。

逐句剖析

"妙有分二气":天地间奇妙的造化分出阴阳二气,

# 妙有:道家称大自然为妙有。

"灵山开九华":于是灵秀的九华山得以展现。

"层标遏迟日":高耸的山峰仿佛阻挡住缓缓落下的太阳,

# 迟日:由于高山遮阻,显得太阳似乎起身很迟,故日“迟日”。,遏:遮阻。,层标:形容山峰重迭高耸。

"半壁明朝霞":山壁一半被早晨的霞光映照。

"积雪曜阴壑":积雪在背阴的沟壑闪耀光芒,

# 阴壑:山谷背阴的地方。此言九华山深谷里终年积雪。

"飞流喷阳崖":飞流从向阳的山崖喷涌而下。

# 阳崖:指向阳的山边。,飞流:指瀑布。

"青莹玉树色":树木呈现出青莹如玉的色泽,

# 玉树:形容树木之美。,青莹:指遥望远山,树木色青而发。

"缥缈羽人家":这里仿佛是缥缈的仙人居住之地。

# 羽人:指仙人。,缥缈:同飘缈。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青阳县的南面有一座九子山,

# 青阳县:在皖南,与铜陵、泾县、贵池等县交界,九华山在其境内。因其在青山之阳,故名青阳。

"山高数千丈":这座山高达几千丈,

"上有九峰如莲华":山上有九座山峰,

# 莲华:即莲花。

"按图征名":按照地图去查找这座山名字的由来,

# 按图征名:指按九峰的图景,追究此山旧名九子的来历。

"无所依据":却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

"太史公南游":太史公司马迁到南方游历的时候,

# 太史公:指西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略而不书":也忽略了这座山没有记载它。

"事绝古老之口":这件事情(

# 古老:指当地老年人。

"复阙名贤之纪":关于九子山的情况)

"虽灵仙往复":在老年人的口中也没有流传,

"而赋咏罕闻":又缺少著名贤人的记载,

"予乃削其旧号":我于是就废除了它原来的名号,

"加以九华之目":给它加上了“

"时访道江、汉":当时我在长江、汉水一带访求道家学说,

"憩于夏侯回之堂":在夏侯回的厅堂里休息,

"开檐岸帻":打开屋檐(的窗户),推起头巾露出额头,

"坐眺松雪":坐着眺望松树和积雪,

"因与二三子联句":因此和二三好友联句,

"传之将来":流传到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是李白与高霁、韦权舆共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围绕九华山展开描绘,以联句形式呈现,展现出九华山独特的景致与神韵。在创作背景上,因九子山山峰奇秀,形似莲花,李白等人被其景色触动,有感而发创作此诗,且李白提议将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诗中饱含众人对九华山的赞美与对其独特风貌的生动诠释,为后世了解九华山的魅力提供了诗意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层标遏迟日”,以夸张手法写九华山高耸的山峰仿佛阻挡住缓缓落下的太阳,突出山之高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九华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动静结合:“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积雪”静置于阴壑,闪耀着光芒,是静态描写;“飞流”从阳崖喷涌而下,为动态刻画。动静相衬,描绘出九华山既有静谧之美,又具灵动之姿,丰富了画面层次。想象:“缥缈羽人家”,诗人想象九华山仿佛是仙人居住之所,缥缈虚幻,营造出神秘的氛围,增添了九华山的超凡脱俗之感,使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以雄浑笔触,从天地间阴阳二气的角度,阐述九华山的形成,赋予其神秘而宏大的背景,点明“九华”之名,奠定全诗对九华山赞美基调。高霁所写“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生动展现九华山高耸入云,仿佛能阻挡落日,山体一半被朝霞照亮,通过对光线与山势的描写,凸显九华山的雄伟壮观与瑰丽多姿。“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描绘出山上积雪在阴壑闪耀,瀑布在阳崖飞泻的景象,动静结合,一阴一阳,全方位展示九华山的壮美,既有冷峻之美,又有磅礴之势。最后李白的“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从细节处着眼,展现九华山树木的青莹之色,又以想象之笔,将九华山描绘成仙人居所,缥缈虚幻,使九华山在壮美之外,更添超凡脱俗的仙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辋川集·华子冈》

下一篇:唐·李白《横吹曲辞·幽州胡马客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