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xuān
chéng
zhào
tài
shǒu
yuè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zhào
bǎo
shèng
shān
gōng
cún
sān
qiān
táng
shàng
chū
yōng
píng
yuán
liù
guó
yáng
qīng
fēng
yīng
shēng
xuān
xuān
xián
mào
yuǎn
zhú
guāng
nán
fān
cuò
luò
qiān
zhàng
sōng
qiú
lóng
pán
gēn
zhī
xià
cǎo
suǒ
zhí
wéi
lán
sūn
zài
nán
yáng
shí
shǐ
chéng
guó
shì
ēn
gōng
wéi
zhù
xià
shǐ
tuō
xiù
guī
tián
yuán
zān
bái
yōu
zhú
yóu
hún
chí
guàn
sān
jūn
shuāng
qīng
tiān
běi
mén
chā
chí
zǎi
liǎng
è
chóng
fēi
fān
fén
xiāng
lán
tái
cǎo
duō
fāng
yán
kuí
lóng
zhòng
jiǎo
líng
xiáng
yuān
chì
xiàn
yáng
léi
shēng
qiáng
xiàng
wén
zhì
zūn
jīng
biāo
tuí
xiù
dào
dūn
chū
sān
jùn
suǒ
měng
shòu
bēn
qiān
rén
tóng
wèi
miù
shàng
gōng
xuān
xiào
dōng
guō
cán
bái
wēn
xián
yín
zhú
shí
jīng
wàng
zhāo
hūn
qiáo
cuì
chéng
chǒu
shì
fēng
yún
lùn
hóu
niú
léi
jiā
shuāng
yuán
yuàn
jiè
huáng
jǐng
wèi
rén
zhào
pén
míng
hǎi
zhèn
dàng
yóu
zòng
péng
kūn
suǒ
xuán
jīn
bái
tǎng
jiǎ
téng
qiān

译文

赵毋恤得到宝符而为太子,建立了获取山河的功业。平原君赵胜拥有三千门客,出入随行。纵横六国扬清风,英名声望赫赫。你是大贤之后,继承祖宗远大事业,来南藩宣城作虎竹太守。你们赵家子孙宛如茂盛的千丈古松,虬龙盘根绵延万年。古松枝下无俗草,尽是芳香的兰花荪草。回忆我在南阳的时侯,就承蒙你给予我以国士之恩。你曾经为柱下御史,也曾经脱去御史绣衣而归田园。往往我曾经耳上搁书写谏书的白笔,也曾经去北方追逐游魂。在天北门持斧而能勇冠三军,神情威严如霜清雪白。神情威严如霜清雪白。如鱼鹰再度翻飞。我焚香后进入皇上的兰台,起草的文书芳言满章。皇上也曾经很看重我这个辅弼良臣,那时我正像矫健的雄鹰展翅高翔。海内满布我的大名,如雷贯耳,以强项般的刚强不屈而闻于皇上。秀木高于林而惊飙摧之,虽然被人憋屈,我的品质却更加明显。你出任太守经历了三郡,所到之处,恶人闻风而逃。而我如卫公之鹤,有兴登上卫懿公的车轩,而谬得封赏。自笑如穿东郭之履,有鞋面没有鞋底,处境窘迫,面对穿白狐腋毛大衣的人不禁有羞惭之感。有空闲就步竹石径吟诗,细研精义而忘却早晚的时间。神情憔悴,面容丑陋,不足以谈论风云大事。职务提升如老牛拉破车,瘦马却要驾驶两辆车。愿借得太阳的光芒,为我照亮覆盆之下的黑暗。乱世出英雄,溟海不振荡,鲲鹏怎么才能展翅高飞呢?期待你有朝一日身居高位,借你的东风青云直上。

逐句剖析

"赵得宝符盛":赵毋恤得到宝符而为太子,

# 宝符:《史记·赵世家》载,赵简子曾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

"山河功业存":建立了获取山河的功业。

"三千堂上客":平原君赵胜拥有三千门客,

# 三千堂上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出入拥平原":出入随行。

"六国扬清风":纵横六国扬清风,

"英声何喧喧":英名声望赫赫。

"大贤茂远业":你是大贤之后,继承祖宗远大事业,

# 茂远业:指后裔繁盛·虎竹,《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虎竹光南藩":来南藩宣城作虎竹太守。

# 南藩:指宣城。

"错落千丈松":你们赵家子孙宛如茂盛的千丈古松,

# 千丈松:《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虬龙盘古根":虬龙盘根绵延万年。

"枝下无俗草":古松枝下无俗草,

"所植唯兰荪":尽是芳香的兰花荪草。

# 兰荪:香草名,喻指有才能的人。

"忆在南阳时":回忆我在南阳的时侯,

"始承国士恩":就承蒙你给予我以国士之恩。

# 国士:旧称一国的杰出人物。

"公为柱下史":你曾经为柱下御史,

# 柱下史:指御史。

"脱绣归田园":也曾经脱去御史绣衣而归田园。

# 绣:绣衣,御史所服。

"伊昔簪白笔":往往我曾经耳上搁书写谏书的白笔,

# 簪白笔:《御览》卷二二七引《魏志》曰:“帝尝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阶而坐。上问左右:‘此为何官何主?’左右不对,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今者直备官,但珥笔耳。”

"幽都逐游魂":也曾经去北方追逐游魂。

# 游魂:安旗等注:“指斥敌寇之语,意谓不能久存。”此指赵悦以御史佐幽州军幕。,幽都:指幽州。

"持斧冠三军":在天北门持斧而能勇冠三军,

# 持斧:指为御史。汉武帝时,“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见《汉书·王诉传》。

"霜清天北门":神情威严如霜清雪白。

"差池宰两邑":神情威严如霜清雪白。

# 差池:《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正义:“差池者,往飞之貌。”

"鹗立重飞翻":如鱼鹰再度翻飞。

# 重飞翻:喻其复出为官。,鹗立:王琦注:“《埤雅》:鹗性好时,故每立更不移处。所谓鹗立,义取诸此。”

"焚香入兰台":我焚香后进入皇上的兰台,

# 兰台:御史台,古亦称兰台寺。

"起草多芳言":起草的文书芳言满章。

# 起草:后汉尚书郎主作文书起草。

"夔龙一顾重":皇上也曾经很看重我这个辅弼良臣,

# 夔龙:虞舜之二臣名。此指当时的宰相杨国忠。矫,举。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昔相公秉国宪之日,一拔九霄,含香华省(尚书省)。”

"矫翼凌翔鹓":那时我正像矫健的雄鹰展翅高翔。

"赤县扬雷声":海内满布我的大名,如雷贯耳,

# 赤县:京都所治为赤县。

"强项闻至尊":以强项般的刚强不屈而闻于皇上。

# 强项:《后汉书·董宣传》载,东汉董宣任洛阳令时,秉公处死湖阳公主的苍头,抗旨不向公主谢罪。“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之,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帝称之为“强项令”

"惊飙颓秀木":秀木高于林而惊飙摧之,

# 颓秀木: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迹屈道弥敦":虽然被人憋屈,我的品质却更加明显。

# 迹屈道弥敦:瞿蜕园、朱金城注:“此似指赵曾为赤县令而又罢黜。唐之赤县令,秩为正五品上,故虽罢黜而官资已显,得再起为郡守也。”

"出牧历三郡":你出任太守经历了三郡,

"所居猛兽奔":所到之处,恶人闻风而逃。

# 猛兽奔:用后汉宋均事。东汉时,九江郡多虎,屡为民患。宋均为九江太守,退奸贪,进忠善,行仁政。猛虎乃相率渡江而去。见《后汉书·宋均传》。

"迁人同卫鹤":而我如卫公之鹤,

# 迁人同卫鹤:《左传·闵公二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瞿蜕园、朱金城注:“迁人,李白自谓。此句意谓谬受赵之宠遇。”

"谬上懿公轩":有兴登上卫懿公的车轩,而谬得封赏。

"自笑东郭履":自笑如穿东郭之履,有鞋面没有鞋底,处境窘迫,

# 东郭履:《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东郭先生应之曰:‘谁能履行雪中,令人视之,其上履也,其履下处乃似人足者乎?”

"侧惭狐白温":面对穿白狐腋毛大衣的人不禁有羞惭之感。

# 狐白温:《文选》王微《杂诗》:“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吕向注:“狐白,谓狐腋之白毛以为裘也。”

"闲吟步竹石":有空闲就步竹石径吟诗,

"精义忘朝昏":细研精义而忘却早晚的时间。

# 精义:《易·系辞》:“精义人神,以致用也。”

"憔悴成丑士":神情憔悴,面容丑陋,

"风云何足论":不足以谈论风云大事。

"猕猴骑土牛":职务提升如老牛拉破车,

# 猕猴骑土牛:《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裴松之注引《世语》载,司马宣王辟州泰,三十六日而擢为新城太守。宣王为泰会,使尚书钟繇调泰:“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泰曰:“诚有此。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羸马夹双辕":瘦马却要驾驶两辆车。

"愿借羲皇景":愿借得太阳的光芒,

# 羲皇:日御,此处代指日。

"为人照覆盆":为我照亮覆盆之下的黑暗。

# 覆盆:盆戴于头顶,无法看天。比喻蒙不白之冤,无由申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溟海不振荡":乱世出英雄,溟海不振荡,

"何由纵鹏鲲":鲲鹏怎么才能展翅高飞呢?

# 鹏鲲:《庄子·逍遥游》:"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所期玄津白":期待你有朝一日身居高位,

# 白:一作“日”。,玄津:一作“要津”,比喻显要的官职。《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倜傥假腾骞":借你的东风青云直上。

# 腾骞:飞腾。,假:借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宣城赵太守悦》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作开篇,诗人引入赵襄子开创赵国以及平原君礼贤养士、辅佐国政的英雄事迹,借助衬托之法,凸显出赵氏家族身世的非凡。随后,诗中依次叙述赵悦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秀木”作比,生动展现赵悦再次踏入兰台、积极建言献策的担当与作为;用“鹗立”这一形象的表述,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盛赞其出镇宣城时展现的高风亮节。诗的末尾,诗人以卫鹤、东郭自比,言辞间带有自我解嘲之意,尽显自身处境的困窘。“猕猴、羸马”之叹,则蕴含着深沉的忧愤,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难以施展抱负。长久以来,诗人怀揣鲲鹏展翅高飞的志向,无奈缺少能助其腾飞的溟海劲风,深切表达出渴望得到赏识,进而为国家建立功勋的壮志豪情。这首诗风格清新飘逸,想象天马行空。一方面歌颂了赵悦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抒发对其知遇之恩的感激;另一方面,又隐晦地流露出自己彼时处境艰难,期望借助赵悦的举荐,实现建功立业抱负的急切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宣城赵太守悦》是李白有感于彼此的情谊与赵悦的境遇而创作的,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获赐金后离开长安踏上归程,途径南阳之时,与赵悦结识。在此之前,赵悦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奔赴幽州征讨贼寇,随后相继担任过两任县令,却因受牵连获罪,无奈解职回到南阳老家。天宝七载(748年),赵悦凭借自身才能被杨国忠赏识提拔,得以重返御史台任职,没过多久又进入尚书省。然而,仕途风云变幻,就像狂风无情地吹折秀木,赵悦再度遭贬,先后辗转出任三郡太守。直至天宝十四载(755年),赵悦任职宣城太守之际,李白有感于彼此的情谊与赵悦的境遇,特意创作了这首诗赠予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歌通过歌颂赵悦刚正不阿的人格和其高风亮节,表达了作者对其知遇之恩的感激,同时含蓄地抒发了自身处境艰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 写作手法

正衬: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赵毋恤、平原君赵的功绩,来衬托友人赵悦的政绩和品质,以此表达对友人的赞美。直抒胸臆:作者在文中多次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敬佩、感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比喻:诗人将友人比作“夔龙”“凤凰”,将自身比作“卫鹤”“鲲鹏”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品质和作者的愿望。夸张:诗人通过“猛兽奔”来表现友人治理有方的场景。对比:诗人通过将友人政绩显赫与自身困顿作对比来突出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用典:文中引用历史典故“东郭履”,既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又增强了表达效果。

3. 分段赏析

全诗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开篇,作者便毫不吝啬地对友人赵悦的政绩给予高度赞颂。紧接着,回忆起往昔与赵悦一同度过的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诗的末尾,则将笔触转向自身,倾诉出渴望借助赵悦的举荐,实现自己如鲲鹏展翅般宏大抱负的心声。在“赵得”六句中,诗人借赵毋恤因得宝符成为太子,进而开创赵国伟业,以及平原君赵胜广纳三千门客,助力尊主安国的历史事迹,展现出赵氏家族往昔的辉煌。这两位先辈在六国之间纵横捭阖,声名远扬,功勋卓著。通过他们的赫赫功勋,侧面烘托出赵悦当下政绩的突出,深切表达了对赵悦的赞美之情。“大贤”六句,诗人直接袒露内心想法,对赵悦身为大贤之后,即将承接祖宗远大事业表示欣羡。“茂”字预示着赵悦未来前程一片光明,“光”字则凸显出其治理区域繁荣昌盛,政绩斐然。以“千丈松”“虬龙”来形容赵氏宗族根基深厚,松枝之下只生幽兰和芳荪,寄托了诗人对赵悦后人的美好期许,直白地抒发了对赵氏家族的赞誉。“忆在”四句,诗人回忆起在南阳初次与赵悦相识的场景,那时赵悦虽因事罢官归田,却仍以国士之礼相待,让诗人心怀感激。“伊昔”四句,描绘了赵悦头戴御史白笔,前往幽州监军赴任的英姿。他手持斧钺,辅佐三军,将天朝的北大门治理得井井有条,生动展现了赵悦正直的形象和卓越的治理才能,歌颂了他高尚的为官品质。“差池”六句中,以“鹗”比喻赵悦,即便命运多舛担任两地县令,却始终兢兢业业,如同鹗鸟再次振翅高飞。“芳言”体现出赵悦善于进献良策。一旦得到如夔龙般贤明大臣的赏识,其才华必将如凤凰展翅般尽情施展。这里将赏识赵悦的伯乐比作夔龙,以凤凰衬托赵悦的出众才华。“赤县”六句,“强项”一词凸显赵悦刚正不阿的性格。“惊飙”能吹倒高大树木,暗指赵悦遭受邪佞之臣的排挤打压而被贬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公的愤慨,同时也反衬出赵悦不畏强权的高贵品格。“猛兽奔”运用夸张手法,生动描绘出赵悦所到之处,不法之徒望风而逃的情景,展现出他治理有方,辖区安定祥和的景象。后半部分,诗人着重描述自身境遇。“迁人”四句,诗人以卫鹤自比,感激遭贬的自己能得到赵悦的赏识。又以“东郭履”的典故,自嘲如今处境艰难,面对富贵之人深感惭愧。“闲吟”四句,“闲云”“精义”表明诗人赋闲在家,虽胸怀鲲鹏大志,却因缺少机遇而无所作为。“猕猴”四句,诗人再次运用生动比喻,将自己比作骑着土牛的猕猴、拉着双辕车的瘦马,形象地展现出自身的困顿窘迫。诗人期望能借助羲皇上人的光辉,驱散眼前的黑暗。“溟海”四句,把自己比作鲲鹏,将赵悦比作能助鲲鹏高飞的溟海大风,直白地表达出渴望得到赵悦帮助的急切心情,盼望着赵悦日后身居高位时,能助力自己实现抱负。整首诗以赵太守的作为与成就,反衬诗人自身的无所建树。笔锋纵横捭阖,思绪如天马行空,情感跌宕起伏,尽显豪迈气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十二句叙赵世胄之盛,“忆在南阳”二十句,叙昔相见之早,并颂太守之贤。“迁人”十六句谢赵款接之厚,仍冀其汲引也。

清文学家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

# 李白一生在不同阶段都以大鹏自喻,大鹏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汇一体,来展示他一生都对自我有着充分的自信自负及其凌云壮志。诗歌表达了更希望有朝一日能显宦居要职,以作鲲鹏之举的愿望,可李白的鲲鹏之志一直未能实现。

清文学家王琦《李太白全集》

# 诗中李白将大鹏作为抒发壮伟气概、表现巨大抱负的载体。他希望自己能在政治活动中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搏击云天,这体现了他实现远大理想、不走常规仕途之路的急切心情。同时,大鹏形象也是诗人自由精神的化身。大鹏那种任天而飞、旷达豪迈、傲岸自信的性格贯穿李白的一生。

现代曲阜师范大学王国彪副教授《朝鲜车天辂汉诗研究》

# 自己虽然受到赵悦优礼,而闲散之余,忧思转甚,寂寞难安,希求一日居仕宦要职,作鹏鲲飞举。

现代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李白丛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

下一篇:唐·佚名《沈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