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chuī
xiāo
·
·
cùn
cùn
wēi
yún

朝代:清作者:贺双卿浏览量:3
cùn
cùn
wēi
yún
cán
zhào
yǒu
míng
miè
nán
xiāo
zhèng
duàn
hún
hún
duàn
shǎn
shǎn
yáo
yáo
wàng
wàng
shān
shān
shuǐ
shuǐ
rén
yǐn
yǐn
tiáo
tiáo
cóng
jīn
hòu
suān
suān
chǔ
chǔ
zhǐ
jīn
xiāo
qīng
yáo
wèn
tiān
yìng​​
kàn
xiǎo
xiǎo
shuāng
qīng
niǎo
niǎo
liáo
gèng
jiàn
shuí
shuí
jiàn
shuí
tòng
huā
jiāo
shuí
wàng
huān
huān
tōu
fěn
xiě
xiě
miáo
miáo
shuí
hái
guǎn
shēng
shēng
shì
shì
zhāo​​
zhāo​​

译文

暮霭沉沉,夕阳低低,天空的浮云消消长长,落日微光忽明忽暗。你行将远去,我心中愁绪实在难消,真教人肝肠寸断啊,我精神恍惚走路也闪闪摇摇。望着远近的山山水水,送了你一程又一程,你终于走出视野,只剩下隐隐青山,迢迢绿水。从今往后,我内心将满是辛酸苦痛,再也忘不了令人心碎的今宵。长天碧碧又遥遥,你的行踪谁人知晓。问天天不应,可怜我柔柔弱弱无依无靠。体态柔弱而心中烦闷。谁知我辛辛苦苦,谁怜我嫩嫩娇娇?没有欢欢喜喜,只有彻骨的思念无尽无了,一个人偷来素粉,在红叶上写写描描?我愿就此思念下去,哪管它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逐句剖析

"寸寸微云":暮霭沉沉,

"丝丝残照":夕阳低低,

# 残照:落日的光。

"有无明灭难消":天空的浮云消消长长,落日微光忽明忽暗。

# 有无明灭难消:指微云、残照时有时无,忽明忽灭的现象,叫人不好受。

"正断魂魂断":你行将远去,我心中愁绪实在难消,真教人肝肠寸断啊,

# 断魂:形容哀伤,也形容情深。

"闪闪摇摇":我精神恍惚走路也闪闪摇摇。

# 闪闪摇摇:形容哀伤造成的精神恍惚。

"望望山山水水":望着远近的山山水水,

"人去去":送了你一程又一程,你终于走出视野,

"隐隐迢迢":只剩下隐隐青山,迢迢绿水。

# 隐隐迢迢:隐约辽远的样子。

"从今后":从今往后,

"酸酸楚楚":我内心将满是辛酸苦痛,

# 酸酸楚楚:非常辛酸痛苦。

"只似今宵":再也忘不了令人心碎的今宵。

"青遥":长天碧碧又遥遥,你的行踪谁人知晓。

"问天不应":问天天不应,

"看小小双卿":可怜我柔柔弱弱无依无靠。

"袅袅无聊":体态柔弱而心中烦闷。

# 袅袅无聊:体态柔弱而心中烦闷。袅袅,形容女子体态柔弱。无聊,指心中烦闷。

"更见谁谁见":谁知我辛辛苦苦,

"谁痛花娇":谁怜我嫩嫩娇娇?

# 花娇:如花的美女,这里是自指。

"谁望欢欢喜喜":没有欢欢喜喜,只有彻骨的思念无尽无了,

"偷素粉":一个人偷来素粉,

# 偷素粉:避着人用白粉。据《西青散记》载,贺双卿因为家庭环境太坏,填词写诗总是避着人进行的,她的作品用白粉写在树叶上面。

"写写描描":在红叶上写写描描?

"谁还管":我愿就此思念下去,

"生生世世":哪管它生生世世,

# 生生世世:佛教认为众生不断轮回,“生生世世”指每次生在世上的时候,就是每一辈子的意思。

"夜夜朝朝":夜夜朝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是清代女词人贺双卿为别邻女韩西而作的词作。此词上片以“寸寸微云,丝丝残照”起笔,通过叠词连绵的意象群,勾勒出暮色苍茫的离别场景,渲染出“断魂魂断,闪闪摇摇”的凄怆氛围。词人以“望望山山水水”勾连时空,将“人去去,隐隐迢迢”的视觉延展与“酸酸楚楚”的心理苦楚交织,既写尽别时肝肠寸断的实景,又暗含对孤影独对今宵的预判。下片以“青遥”陡转时空,借“问天不应”的诘问直抒命运之悲,复以“小小双卿,袅袅无聊”的自况,将身世飘零与情感荒芜融为一体。末段连用“偷素粉、写写描描”等十余组叠词,既暗喻才情被遮蔽的愤懑,又以“生生世世,夜夜朝朝”的循环式咏叹,将个体苦难升华为永恒的生命悲歌。全词通篇运用二十余处叠字,在音律回环中形成独特的咏叹调式,既承继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技法,又以农妇视角突破传统闺怨词的闺阁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词人

贺双卿(1715?~1735?),清代词人。字秋碧,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家中排行为二,遂名双卿,江苏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家世累代务农,自幼聪慧,成年后嫁给当地的农家周氏为妻。贺双卿工诗词、习小楷。其词多抒发个人生活的不幸,风格自然朴素而真切动人,不同于一般闺秀词。胡适先生誉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因无钱购买笔砚,她便以粉作墨,以叶当纸,写诗填词,故作品散佚颇多。后人辑其词为《雪压轩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已无法确定。据清代文人史震林的《西青散记》记载,贺双卿的邻居女子韩西新婚回门时,生性聪慧,见贺双卿独自在春天里打水,常常主动帮忙。后来贺双卿患疟疾卧床时,韩西就坐在床边为她流泪。韩西不识字,但非常喜爱贺双卿的书法,曾请求贺双卿抄写《心经》并教她诵读。后来韩西即将返回夫家,父母为她设宴饯行,并邀请贺双卿参加。当时贺双卿因疟疾发作无法前往,韩西因此也不肯进食,还将自己分到的食物包好,托人送给贺双卿。贺双卿感动落泪,于是用淡墨在芦叶上写下一首《摸鱼儿》词,又用竹叶题写了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词为韩西送别。由此可见,这首词是贺双卿为与邻女韩西分别而作。当时贺双卿出嫁后在婆家饱受虐待,韩西对她十分同情,经常给予帮助,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赠别词。诗人以与邻女韩西的离别为切入点,展现了封建时代底层女性在婚姻压迫下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苦痛,全词以暮色苍茫的离别场景为背景,通篇叠字回环,既承继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技法,又以农妇视角突破传统闺怨词的闺阁局限。

2. 写作手法

叠字:“断魂魂断”“闪闪摇摇”这类叠词的复沓音律,极大地强化了魂魄游离的恍惚感。“酸酸楚楚,只似今宵”则直白地抒发了彻骨的痛楚,“酸酸楚楚”的叠用,将那种难以言说的哀伤推向极致,强调了此刻凄凉。“小小双卿,袅袅无聊”中,“小小”描绘出词人渺小、柔弱的形象,“袅袅”则增添了一种柔弱、无助的感觉,生动地刻画了词人面对命运重压时的孤独和无聊。

3. 分段赏析

全词以暮色苍茫的离别场景为脉络,通过密集的叠词,交织出对知音的眷恋与对命运孤苦的哀叹。上片以“寸寸微云,丝丝残照”起笔,斜阳余晖与暮云碎片交织成破碎的光影,暗喻离人心绪的飘摇不定。叠词“断魂魂断”“闪闪摇摇”以复沓音律强化魂魄游离的恍惚感,仿佛离别之际的魂灵已脱离躯壳,在恍惚中漂泊无依。目光追随远去的韩西,“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将空间延展与情感抽离相叠,山峦重叠、身影渐远的画面里,凝结着“酸酸楚楚,只似今宵”的彻骨痛楚——此刻的凄凉将被岁月重复,化作永恒的循环。上片以景写情,暮色中的云影、残光、山川皆浸染离愁,天地间仿佛笼罩着化不开的愁绪,形成“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沉浸式哀婉。下片以“青遥”的时空断裂感切入,质问苍天却得不到回应,徒留“小小双卿,袅袅无聊”的孤影面对命运重压。往昔与韩西相处的细节在追忆中愈发清晰:无人再疼惜“谁痛花娇”的脆弱,无人共赏“偷素粉、写写描描”的少女心事。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片段,实为封建时代女性精神世界的隐秘镜像——连妆容都需偷学暗描的隐痛,暗示着礼教规训下女性自我表达的禁锢。末句“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以循环往复的诘叹收束,将个人悲剧升华为永恒的生命困境:离别之苦不仅在今朝,更将绵延为生生世世的宿命。全词二十余处叠字如泣如诉,既承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之妙,又以农妇视角重构词境——疟疾缠身的贺双卿以竹叶题词作别,将“分食自裹遗卿”的细节(韩西将饯别食物分予双卿包裹珍藏)化作“谁还管”的绝望叩问。当史震林在《西青散记》中记录下这场竹叶题词的诀别,词中“人间没个安排处”的悲鸣,便凝结成封建时代女性精神湮灭的血泪见证。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写景处,景景有情,写情处,情情难抑,虽从女方立意,而两情坚贞历历可见。全词几乎句句都用叠字,读起来,仿佛听到诗人在悲悲切切地诉说,呜呜咽咽地呢喃,言虽尽而意不绝。 这首词作写景处景语皆情语,每一帧画面都浸染着相思的色泽;抒情处情愫如潮涌难收,每寸笔墨都浸润着眷恋的体温。虽以女儿口吻倾诉衷肠,却将两情相悦的坚贞镌刻得历历如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其情哀,其词苦。用双字至二十余叠,亦可谓广大神通矣。易安见之,亦当避席。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连用四十余叠字,脱口如生,灵心慧舌,不让易安专美于前。

清秋梦《绮霞轩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郑板桥《新竹》

下一篇:清·佚名《林琴南敬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