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g
yuè
chóng
ràng
zhái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suǒ
chóng
guān
yǎn
绿
tái
láng
shēn
jiǒng
pái
huái
xiān
zhī
fēng
yuè
hán
yùn
shàng
hán
huā
wèi
kāi
biān
lián
jīng
zhōng
zhǎn
zhuǎn
shǔ
fān
chuāng
wǎng
xiǎo
jīng
cāi
bèi
dēng
gòng
xiāng
jué
yóu
lái

译文

重门紧锁,庭院深深,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游廊幽曲,小阁萦回我独自寂寞地徘徊。看月色含晕迷蒙,可预知明晨定要起风,夜露是这般清寒,春花何时才能盛开。蝙蝠来回飞串拂着帘旌,通宵辗转难以入睡,老鼠也翻动窗网,让人一阵阵吃惊疑猜。背着灯光独坐,像在与亡妻共语,不知不觉间低声唱起了《起夜来》。

逐句剖析

"密锁重关掩绿苔":重门紧锁,庭院深深,小径上长满了青苔,

# 掩绿苔:指庭中小径久无人行,长满苔藓。

"廊深阁迥此徘徊":游廊幽曲,小阁萦回我独自寂寞地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看月色含晕迷蒙,可预知明晨定要起风,

# 月含晕:《广韵》:“月晕则多风。”王褒《关山月》:“风多晕更生。”

"尚自露寒花未开":夜露是这般清寒,春花何时才能盛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蝙蝠来回飞串拂着帘旌,通宵辗转难以入睡,

# 帘旌:即帘箔,布门帘,像旌旗,故称。,蝙拂:即蝙蝠。

"鼠翻窗网小惊猜":老鼠也翻动窗网,让人一阵阵吃惊疑猜。

# 窗网:即纱。朱注引程大昌曰:“网户刻为连文,递相属,其形如网。后世有遂直织丝网张之檐窗以网鸟雀者。”

"背灯独共馀香语":背着灯光独坐,像在与亡妻共语,

# 馀:一作余。,背灯:用后背对着灯光。白居易《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不觉犹歌起夜来":不知不觉间低声唱起了《起夜来》。

# 起夜来:古曲名。柳浑《起夜来》句:“飒飒秋桂响,悲君起夜来。”唐施肩吾《起夜来》:“香销连理带,尘贾合欢杯。懒卧相思枕,愁吟《起夜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正月崇让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绘正月里崇让宅的荒凉冷落与寒凉凄冷。首联写宅之荒芜,颔联衬心境悲凉,颈联由室外转室内,以动衬静凸显寂寞。尾联从亡妻念己角度,深化思念之苦。全诗运用由景见情手法,借环境烘托渲染,将对亡妻的伤悼与思念之情表达得真切感人,情感含蓄深沉,尽显李商隐诗歌独特的蕴藉风格,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到泾州(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怜其才,把女儿嫁给了他。诗人和妻子曾居住于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崇让宅。夫妻伉俪情深,但大中五年(851),王氏病故。诗人黯然神伤,哀思绵延。作者李商隐在大中十一年(857)正月又回到了洛阳崇让宅,想起来亡妻,便作此诗以悼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正月崇让宅》是李商隐的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悼亡诗。诗开篇描绘崇让宅荒凉冷落,借正月寒凉,以环境之凄烘托心境悲凉,满含伤悼。颈联转至室内,以动衬静凸显孤寂。尾联从亡妻念己角度,深化思念。全诗借景抒情,真挚感人,尽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以动写静:颈联“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用蝙蝠飘动、老鼠翻窗的动态,突出了宅中的寂静,更显诗人的孤独。虚实结合:尾联不说诗人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从对方着笔,臆想之态毕现,更见思念之苦之深。借景抒情:花与月这两种通常以恬美明丽之感的景物,如今都笼罩着一层朦胧黯淡、凄寒惨淡的色调,表现出诗人“风露花月,不堪愁对”的心态。

3. 分段赏析

首联描绘崇让宅的荒凉。往昔,这里亭台池榭、桃竹荷花,水亭月幌下,夫妇曾联袂吟诗,温馨无限。如今诗人重临,却见重门紧锁,青苔满地,宛如废宅。往日热闹的回廊楼阁,因空寂无人而显得格外幽深。诗人巧用“密、掩、深、迥”等字渲染,营造出荒寂凄凉之感,联末“此徘徊”三字,尽显其寻寻觅觅、恍若迷失的神态。往昔繁华与当下冷落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内心的感慨,皆在这默默徘徊中蕴含。颔联着眼室外景象。月亮朦胧含晕,似在预示明日又将起风;庭中花朵因夜露寒冷,依旧瑟缩未开,“花未开”紧扣诗题“正月”。通常给人恬美明丽之感的花与月,在此诗中却笼罩着朦胧黯淡、凄寒惨淡的色调,生动展现出诗人“风露花月,不堪愁对”的心境。“先知”“尚自”二词尤为精妙,暗透出诗人畏惧风寒却频遭冷风,盼望温暖却迟迟不至的凄寒心理,这与他一生穷愁潦倒、生计艰难的遭遇紧密相连。颈联视角转入室内,诗人选取蝙蝠与老鼠这两种最能体现宅室空寂荒凉的事物,刻画它们的动态及自己的反应。蝙蝠飞旋,轻拂门帘上端的帘旌;老鼠窜动,翻动窗檐下的丝网。这黑暗中蝙、鼠的活动,愈发衬托出宅室的荒寂。诗人栖身于此,本就思绪万千,又心怀惕惧,静夜中听到蝙、鼠声响,不禁惊疑怔忡,辗转难眠。“小”字精准形容心中那微微一怔,“惊”“猜”两个动词的连用,细腻入微地描摹出诗人的感受。此联以动衬静,唯有在极为寂静的夜里,才会留意到“蝙拂帘旌”“鼠翻窗网”这般细微声响。夜越静,诗人越觉孤独,对亡妻的思念也愈发深沉,故而“展转”“惊猜”,彻夜难眠。尾联中,诗人由“惊猜”陷入恍惚。黯淡朦胧间,他精神愈发恍惚迷幻,仿佛衾枕间尚存妻子余香,仿若伊人仍在,于是情不自禁地与“余香”低语,不知不觉轻声唱起《起夜来》。根据《乐府解题》,《起夜来》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李商隐不说自己思念亡妻,却从亡妻思念自己的角度着笔,言辞更为沉痛,深切地展现出他忆念的深沉与思情的惨苦。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正月崇让宅》是悼亡佳作。诗的前三联,借崇让宅荒凉之景,尽显诗人清寂心情,悼亡妻时亦隐露时世交故之痛。尾联以独特笔法,将极度痛苦化作绮丽之幻,痴情中更显凄惨。全诗情节推进有序,借景抒情,从白天至夜晚、由外及内的环境描写,层层烘托出悼念亡妻的沉痛与复杂心境,神韵凄婉,情景交融,意境迷离冷清,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自悼亡之诗,情深一往。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宅系妇家,故全是悼伤之意。通首写夜来景色,描摹如画,蝙拂鼠翻,其佳处仍在神韵。

清陆鸣皋《李义山诗疏》

# 一二崇让宅之荒凉。二联风露花月不堪愁对。二联物色亦然。七八如忘其荒凉者。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此失偶后重过王茂元故宅之作。感旧意少,悼亡意多,玩末二句可见。盖亦大中五年以后徐州府罢入朝时也。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 此诗与《七月二十九日》一篇,皆悼亡后作也。宅无人居,故重关密锁。“廊深阁迥此徘徊”,即潘黄门“入室想所历”之意。三四从室外写。仰以望月,月既含晕;俯而看花,花又未开,总是一派凄凉景况。五六从室内写。蝙拂帘旌是所见,鼠翻窗网是所闻。明知二虫所为,而不能不展转惊猜者,以心怀疑虑故也。至背灯自语,起卧不常,而独夜情怀有愈不可言者矣。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

# 此宿外家故宅而生感悼也。重关久锁,虚室徘徊。见月则如见其人,将风含晕,月之暗惨也;见花则如见其人,露寒未开,花之娇怯也。于是明知蝙拂帘旌,而终夜为之展转;明知鼠翻窗网,而伏枕为之惊猜。至于背灯闭目,而仿佛余香,朦胧私语,夜起重歌,竟忘其已作过去之人也,哀哉!

清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卷十二

# 通首境地悄然,煞有情致,然云高格则未也。首句亦趁韵,正月岂有绿苔哉?

清纪昀《玉谿生诗说》

# 悼亡诗最佳者,情深一往,读之增伉俪之重,潘黄门后绝唱也。乃以为格卑,何耶?

近代张采田《李义山诗辨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其二)》

下一篇:唐·胡曾《咏史诗·垓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