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uí
zhōu
shí
jué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zhōng
zhī
dōng
dōng
shān
jiāng
shuǐ
kāi
liú
jiān
bái
gāo
wéi
sān
xiá
zhèn
kuí
zhōu
xiǎn
guò
bǎi
láo
guān
bái
kuí
zhōu
chéng
shǔ
jiāng
chǔ
xiá
hùn
shū
míng
yīng
xióng
fēi
tiān
zhǔ
bìng
tūn
zài
qíng
qún
xióng
jìng
wèn
qián
cháo
wáng
zhě
wài
jiàn
jīn
zhāo
yáng
jié
yuàn
hèn
yuán
tīng
shùn
jiù
xiāo
sháo
chì
jiǎ
bái
yán
tiān
yán
liáo
rào
jiē
shān
diān
fēng
lín
shù
dān
qīng
dào
chóng
lóu
jǐn
xiù
xuán
ráng
dōng
ráng
西
wàn
jiā
jiāng
běi
jiāng
nán
chūn
dōng
huā
bèi
fēi
qióng
ruǐ
xiāng
chèn
chú
jiǎng
dōng
tún
dào
bǎi
qǐng
běi
yǒu
jiàn
shuǐ
tōng
qīng
miáo
qíng
xiá
ōu
fēn
chù
chù
suí
shén
xià
zhāo
zhāo
shǔ
yán
tōng
wàn
zhī
zhōu
xíng
ruò
fēng
cháng
nián
sān
lǎo
cháng
bái
zhòu
tān
qián
gāo
làng
zhōng
xián
yáng
shì
shān
shuǐ
zhī
zhāng
mài
shí
xiá
céng
jīng
bǎo
píng
jiàn
chǔ
gōng
yóu
duì
fēng
hóu
táng
wàng
zhōng
yǒu
sōng
bǎi
cān
tiān
zhǎng
gān
mǎn
chóu
yún
huǒ
yán
tiān
liáng
láng
fēng
xuán
péng
zhōng
yǒu
gāo
táng
tiān
xià
jiè
wèn
kuí
zhōu
chù
xiá
mén
jiāng
yōng
chéng

译文

中巴的东面是巴东山,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有江水流经其间。白帝城高峻成为三峡的重镇,瞿塘峡的险要超过过百牢关。白帝和夔州不是同一个城,西陵峡与荆州的峡谷名称混同。英雄割据、霸王并吞都不是天意使然,而是在于人心归向。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是前朝的事情,当朝则多用贤臣,视国人如一家。直到渔阳反叛才感到惊讶,怨恨奸佞妄为,原以为能施行教化之治呢。赤甲山和白盐山高入去霄,人烟稠密,沿山逶迤而上有较多的人家。橘树青青,金果累累,枫叶为醉,在复道重楼之间,有如锦绣。瀼东瀼西这两处人烟稠密有一万家,夔州长江两岸四季花开。白鹤常从茂林香花中飞起,野鸭时时戏逐于江水之中。东屯稻田面积有一百顷,它的北面可直接引水自流灌溉稻田。即使晴天鸥鸟也到处可以游玩洗濯,这里雨水充沛,几乎天天下雨。蜀吴两地古已有嘛盐等物资交流,有万斛的大船来往,航行如风。船工们在高浪中驾船飞速行驶,放声歌唱,商贾们则只顾在阳光下摊钱赌博。回忆当年长安都市上商贾云集,有人张挂山水画出售。我眼前的巫峡曾在画屏上见过,至于画上的楚宫是否在我面对的碧峰里尚有疑问。诸葛武侯的祠堂不可遗忘,祠堂中生长着参天的松柏。有感于武侯的遇合欣慰而客愁破,在葱葱郁郁的林木中,哪怕是盛夏也觉凉快。阆风颠、玄圃堂与蓬莱仙山,中间还有高唐观,天下无双。夔州城坐落在哪里,它坐落在瞿塘峡口、长江腹部。

逐句剖析

"中巴之东巴东山":中巴的东面是巴东山,

# 中巴之东巴东山:东汉末刘璋据蜀,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 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有江水流经其间。

# 江水开辟流其间:是说从天地开辟以来,江水即流于巴东群山之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白帝城高峻成为三峡的重镇,

#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连山,七百余里。城扼瞿塘峡口,足资镇压,故曰高为三峡镇。百牢关在汉中,两璧山相对,六十里不断,汉水流其间,因与夔州的瞿塘相似,故以作比。,白帝:白帝城。

"夔州险过百牢关":瞿塘峡的险要超过过百牢关。

"白帝夔州各异城":白帝和夔州不是同一个城,

# 白帝夔州各异城:故白帝城在夔州城东。

"蜀江楚峡混殊名":西陵峡与荆州的峡谷名称混同。

# 蜀江楚峡混殊名:瞿塘旧名西陵峡,与荆州西陵峡相混。

"英雄割据非天意":英雄割据、霸王并吞都不是天意使然,

"霸主并吞在物情":而是在于人心归向。

# 物情:人心归向。,主:一作“王”。

"群雄竞起问前朝":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是前朝的事情,

# 前朝:指隋朝。,问:一作“向”,一作“间”。,群雄:指隋朝末年民变四起。

"王者无外见今朝":当朝则多用贤臣,视国人如一家。

"比讶渔阳结怨恨":直到渔阳反叛才感到惊讶,怨恨奸佞妄为,

# 讶:惊讶,惊奇。,比:直到,等到。

"元听舜日旧箫韶":原以为能施行教化之治呢。

# 箫韶:传说是舜的乐曲,体现施行教化之治的完成。此处反用其意。,元:为首的,此指唐玄宗。

"赤甲白盐俱刺天":赤甲山和白盐山高入去霄,

# 俱刺天:都很高。,白盐:即白盐山,位置在瞿塘峡中段的北岸,今称桃子山。因页岩遍布,色如白盐故名。,赤甲:即赤甲山,位置在瞿塘峡西口的北岸,南基连白帝山,土石皆赤。宋人称西山、西郊和卧龙山,今人称鸡公山。

"闾阎缭绕接山巅":人烟稠密,沿山逶迤而上有较多的人家。

# 闾阎缭绕接山巅:是说从山脚到山顶都有人家。缭绕:盘旋。

"枫林橘树丹青合":橘树青青,金果累累,枫叶为醉,

# 枫林橘树丹青合:枫叶丹,橘叶青,又两山相对,所以说丹青合。

"复道重楼锦绣悬":在复道重楼之间,有如锦绣。

# 锦绣:形容景物之美观。,复道:楼阁通行之道,因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

"瀼东瀼西一万家":瀼东瀼西这两处人烟稠密有一万家,

# 瀼东瀼西:夔州人称山间之流水通江者为瀼,瀼东是指傍唐时夔州城之东入江的一条小河——草堂河的东岸,瀼西是指距草堂河之西十里流入长江的一条小河——梅溪河的西岸。瀼东即东瀼之东,瀼西即西瀼之西。

"江北江南春冬花":夔州长江两岸四季花开。

"背飞鹤子遗琼蕊":白鹤常从茂林香花中飞起,

"相趁凫雏入蒋牙":野鸭时时戏逐于江水之中。

# 趁:逐也。

"东屯稻畦一百顷":东屯稻田面积有一百顷,

# 东屯:《困学纪闻》:东屯乃公孙述留屯之所,距白帝城五里。东屯之田可百顷,稻米为蜀第一。

"北有涧水通青苗":它的北面可直接引水自流灌溉稻田。

"晴浴狎鸥分处处":即使晴天鸥鸟也到处可以游玩洗濯,

# 狎鸥:指隐逸。

"雨随神女下朝朝":这里雨水充沛,几乎天天下雨。

"蜀麻吴盐自古通":蜀吴两地古已有嘛盐等物资交流,

# 蜀麻吴盐自古通:谓蜀地产麻,吴地出盐,麻盐贸易,自古通利。

"万斛之舟行若风":有万斛的大船来往,航行如风。

# 万斛之舟行若风:大船。斛:古代一种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长年三老长歌里":船工们在高浪中驾船飞速行驶,放声歌唱,

# 三老:船工。,长年:篙师。

"白昼摊钱高浪中":商贾们则只顾在阳光下摊钱赌博。

# 白昼摊钱:一作“白马滩前”。昼,一作“买”。曾季狸《艇斋诗话》:“摊钱,即摊赌也。”

"忆昔咸阳都市合":回忆当年长安都市上商贾云集,

# 合:会集。

"山水之图张卖时":有人张挂山水画出售。

# 张卖:张图以卖于市也。

"巫峡曾经宝屏见":我眼前的巫峡曾在画屏上见过,

# 宝屏:《西京杂记》:武帝为宝屏风,设于桂宫。

"楚宫犹对碧峰疑":至于画上的楚宫是否在我面对的碧峰里尚有疑问。

"武侯祠堂不可忘":诸葛武侯的祠堂不可遗忘,

# 武侯祠堂:供奉诸葛亮的祠堂,旧址在白帝城西数里的关庙沱附近。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刘备死,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谥为忠武侯。祠堂,一作“生祠”。不可忘:这三字领起以下三句。

"中有松柏参天长":祠堂中生长着参天的松柏。

"干戈满地客愁破":有感于武侯的遇合欣慰而客愁破,

# 干戈:指战争。

"云日如火炎天凉":在葱葱郁郁的林木中,哪怕是盛夏也觉凉快。

"阆风玄圃与蓬壶":阆风颠、玄圃堂与蓬莱仙山,

# 阆风玄圃:阆风颠和玄圊堂,都是传说中为人仙人所居之处,都在昆仑之顶。蓬壶:即蓬莱,传说为东海三仙山之一。

"中有高堂天下无":中间还有高唐观,天下无双。

# 高堂:一作“高唐”,高唐观。

"借问夔州压何处":夔州城坐落在哪里,

# 压:本是压住的意思。这里作“坐落”解。,借问:假设的问语。

"峡门江腹拥城隅":它坐落在瞿塘峡口、长江腹部。

# 城隅:本是城楼的意思。这里指夔州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夔州歌十绝句》乃唐代诗圣杜甫笔下的组诗。诗人以细腻笔触,生动勾勒出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壮丽画卷,全方位展现其山川形胜、自然风光、古迹名胜与风土人情。首篇开门见山,精准点明地理位置,浓墨重彩地描绘夔州得天独厚的险要地势。次章紧承上文,进一步渲染夔州山之巍峨、水之险峻,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三章笔锋一转,将目光投向历史长河,探讨政治领域的兴衰更迭,借古思今,引人深思。第四、五、六首回归自然景致,以灵动的笔触,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夔州如诗如画的秀丽风光,让人沉醉其中。第七首聚焦夔州的富饶,既写物产之丰饶,又述水路之便捷,展现出当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第八首围绕楚王宫展开,在记述古迹的同时,融入诗人天马行空的遐想,为诗作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第九首专门咏叹武侯祠,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暗含诗人的壮志与感慨。最后一首巧妙收束全篇,既总结夔州的独特魅力,又与开篇遥相呼应,使组诗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这十首绝句彼此关联、环环相扣,在体例与语言上深受夔州民歌《竹枝词》的滋养,却又别具匠心。每首诗的末两句皆采用对偶押韵的形式,既保留了民歌的质朴与灵动,又显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春末,饱经漂泊的杜甫,带着家人辗转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夔州地处长江之畔,长江奔腾东流至此,便踏入了雄伟险峻的长江三峡。此地山川雄浑壮阔、奇崛惊险,历史遗迹星罗棋布,沉淀着厚重的过往。这年夏天,夔州的山川景致与人文风情触动了杜甫的诗兴。他一气呵成,挥笔写下十首绝句。这组诗将夔州的秀丽山川、独特人文一一入诗,合称为《夔州歌十绝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夔州歌十绝句》是一组吟咏夔州山川形势、自然风光与古迹名胜的诗作。这首诗诗人描绘出夔州(今重庆奉节)的壮丽画卷,全方位展现其山川形胜、自然风光、古迹名胜与风土人情。表达了对此地的喜爱。

2. 写作手法

用典:“雨随神女下朝朝。”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描述了楚王梦见巫山神女的故事,神女说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常用此典咏艳遇、咏巫峡或咏云与雨。杜甫诗句“雨随神女下朝朝”,是想象夔州之雨为神女所下,也点明当地靠近巫山,雨水充沛。

3. 分段赏析

《夔州歌十绝句》是一组吟咏夔州山川形势、自然风光与古迹名胜的诗作。这组诗在艺术上借鉴了巴蜀民歌《竹枝词》的特色,不过在韵味上稍显逊色。十首绝句彼此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这组诗皆为即景抒怀之作。首章云:“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首句点明夔州所处位置,七字皆平声,一字一顿,着意凸显其险峻,堪称七绝中的奇句。次句为拗句,描绘江水在山峡间奔涌。三、四句分别承接山水,白帝城巍峨屹立,镇守三峡;瞿塘峡水流湍急,比百牢关更为险要。这两句属对句且合律,展现出杜甫绝句形式多变的特点。第二首同样即景抒怀:“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王并吞在物情。”首联实写山川形势,白帝城与夔州城各有不同,瞿塘峡虽地处蜀境,却与楚峡名称混杂。颔联则论及历史,公孙述、刘焉曾据险割据,但并非上天旨意,真正的王业在于顺应民心,体现出诗人的政治理想。第三首承接第二首关于英雄霸业的话题进一步阐述:“群雄竟起闻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首联对比古今局势,往昔朝代群雄凭险割据,如今大唐则一统天下。颈联笔锋突转,提及安禄山从幽冀起兵叛乱。尾联暗指玄宗入蜀,仍能听闻雅乐,委婉地寓含讽意。第四首描绘夔州周边的山川景色与物产:“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首句刻画红白两山高耸入云,色彩绚丽,山势峻拔。次句描绘人烟稠密,屋舍环绕直至山头。颈联再写树木之美,枫林橘树红绿相映,如丹青绘就。尾联描写建筑精巧,复道重楼,宛如锦绣悬挂,自然之美与人工之巧完美融合。第五首继续描写夔州景物:“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首句极言瀼东瀼西人口众多。次句写江两岸四季花开,暗示此地气候温暖。颈联、尾联一写天空,一写水边,鹤群纷飞,羽毛飘落似琼花;凫雏嬉戏,藏身菰叶间。诗中动静结合,且以拗体出之,更显独特。第六首写东屯景象:“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首句言东屯稻田广袤。次句指出北有涧水与青苗陂相通,利于灌溉。颈联实写晴天白鸥在水中嬉戏。尾联化用《高唐赋》神女典故,形容降雨及时。第七首写水路交通:“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首联写蜀地之麻与吴地之盐自古通过水路互通有无,大船行驶如飞,暗寓船夫驾船技艺高超。颔联描绘船夫轻松惬意,一路高歌,甚至在风浪中赌博,展现出劳动人民的质朴。第八首续写楚王宫之事,承接第六首神女典故:“忆昔成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前三句回忆早年在咸阳见市场售卖山水图,巫峡美景绘于画屏。末句写如今在夔州面对碧峰上的楚宫,似幻似真,充满缥缈之感。第九首咏夔府诸葛亮祠:“丞相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首句赞颂诸葛亮功业,祠堂令人难以忘怀。次句写祠内松柏参天,庄严肃穆。颈联写蜀中战乱引发客愁。尾联表面写气候,实则暗示置身祠中松柏林,炎夏亦感清凉,寄寓战乱终将平息的期望。末首对夔州景物进行综述:“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唐天下无。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首联以东西仙境衬托,阆风玄圃在东海蓬壶。颔联称高唐居中,天下无双,极力渲染夔州如仙境般美妙。颈联以设问引出对现实中夔州的描写。尾联收笔于眼前之景,峡门、江腹环抱城隅,凸显夔州之美。此首为全篇总结,呼应前诗,并非仅咏高唐。《夔州歌十绝句》前两首记夔州形胜并抒发感慨。第三首承上启下,咏古叹今,引出以下四首。第四首写两山,展现夔州富饶。第五首记江口,言人烟繁盛、气候宜人。第六首写水利与粮产。第七首写水路交通与船夫风貌,皆为实写。第八首为回忆之笔,描绘夔州山水如画。第九首专记诸葛武侯祠。第十首总结,言夔州可与海上仙境媲美。这组诗在体例、语言和内容上类似夔州民歌《竹枝词》,但每首末两句皆对偶押韵,既汲取了民歌养分,又有所创新,堪称竹枝词的变体。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创了以“竹枝词”为题,专门描绘一地风光民俗组诗的先河。

4. 作品点评

《夔州歌十绝句》前两首记夔州形胜并抒发感慨。第三首承上启下,咏古叹今,引出以下四首。第四首写两山,展现夔州富饶。第五首记江口,言人烟繁盛、气候宜人。第六首写水利与粮产。第七首写水路交通与船夫风貌,皆为实写。第八首为回忆之笔,描绘夔州山水如画。第九首专记诸葛武侯祠。第十首总结,言夔州可与海上仙境媲美。这组诗在体例、语言和内容上类似夔州民歌《竹枝词》,但每首末两句皆对偶押韵,既汲取了民歌养分,又有所创新,堪称竹枝词的变体。它对后世影响深远,开创了以“竹枝词”为题,专门描绘一地风光民俗组诗的先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诸作亦自成风调,存之以备一体。

清高宗敕《唐宋诗醇》

# 前九首俱截律诗上半,故下二对结,往往有律诗高调。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十首亦《竹枝》词体,自是老境。

清杨伦《杜诗镜铨》

# 《竹枝》本近鄙俚。杜公虽无《竹枝》,而《夔州歌》之类,即开其端。然其吞吐之大,则非语《竹枝》者所敢望也。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 “中巴”一首,记夔州形势也。“赤甲”写夔州之富庶,“东屯”述农田稻米之丰,“蜀麻”说蜀中商业之盛,皆有关国计民生之事,又与但写地方风俗之琐细者不同。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少陵不甚工绝句,遍阅其集得二首:“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气和。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中巴之东有巴山……夔州险过百重关。”颇与太白《明皇幸蜀歌》相类。

明胡应麟《诗薮》

# 第一首写其形势,便堪为夔吐气。

明王嗣奭《杜臆》

# 志夔州形胜,与产两章相连。白帝、瞿唐、分承山水,见其为蜀中险要。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第一首,领全势。“高为峡镇”,顶首句,就本地形胜作意;“险过百牢”,顶次句,以他处地险相形。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前二首记形胜,兼入感慨。

清杨伦《杜诗镜铨》

# “赤甲白盐”,正公初卜居处。沄“闾阎缭绕”,似厌喧阗而再卜居瀼西耳。

明王嗣奭《杜臆》

# 卢云:见夔州既庶且富也。吴论:此下七章,散咏夔州景物。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诗可作画。青红层叠,楼榭参差,不嫌山体之孤峻矣。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便是画图,想见二边掩映之妙(“枫林拮树”二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 瀼东、西一万家,知其喧犹不减也。岂复厌之而再徙东屯耶?

明王嗣奭《杜臆》

# 春冬花,地气暖……瀼水直流,故地界东、西;江水横流,故地分南、北。吴论:鹤子、凫雏,季夏之景。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下二,比《成都》诗“笋根”、“雉子”一联较胜。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李云:生拗处,自见风流。

清杨伦《杜诗镜铨》

# 可与《滟滪》诗互看。“白昼摊钱”,岂即所谓“横黄金”者耶?

明王嗣奭《杜臆》

# 蜀在夔西,吴在夔东,夔峡乃其咽喉。此记商货之走集也。“三老”“摊钱”,写出习水饶财之状。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武侯忠义,千古难忘,见非英雄割据及楚宫高唐可比。松柏阴森,堪散愁而纳凉,亦对树怀人之意。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想“武侯”之神,而“干戈”之“愁”可“破”;承“松柏”之荫,而“云日”之“炎”可“凉”:是分顶格。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李子德云:此等直自作开山手!于三唐绝句,另为一种。

清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葛陂》

下一篇:唐·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