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ōng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2
jūn
ēn
shuǐ
xiàng
dōng
liú
chǒng
yōu
shī
chǒng
chóu
xiàng
zūn
qián
zòu
huā
luò
liáng
fēng
zhǐ
zài
diàn
殿
西
tóu

译文

君王的恩宠就跟流水一样不停地东流,使得宫女得宠的时候担心恩宠转移,失宠的时候又忧愁。莫要在君王的宴席上得意地演奏《梅花落》了,凉风不远,你不久也会像花儿那样被风吹落的。

逐句剖析

"君恩如水向东流":君王的恩宠就跟流水一样不停地东流,

# 君恩如水:君王的恩泽就像流水般漂移不定。

"得宠忧移失宠愁":使得宫女得宠的时候担心恩宠转移,失宠的时候又忧愁。

# 忧移:害怕转移,这里指害怕君王的恩宠转移到别人身上。

"莫向尊前奏花落":莫要在君王的宴席上得意地演奏《梅花落》了,

# 花落:指的是《梅花落》,汉乐府的《横吹曲》中的笛曲名。,尊前:宴席上。

"凉风只在殿西头":凉风不远,你不久也会像花儿那样被风吹落的。

# 凉风:喻被冷落。和上一句的“梅花落”联系起来,暗示女子色衰被弃的可悲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宫辞》出自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笔下,是一首经典的宫怨诗。此诗巧妙切入宫嫔在宫廷中得宠与失宠这一关键生活侧面,深刻展现出她们的悲凉际遇。整首诗以议论贯穿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宫辞》由唐代李商隐所作。当时处于晚唐,官场上朋党倾轧之风盛行,官员间势力此消彼长,得宠与失宠往往在瞬间转换。李商隐目睹这样的现象,联想到宫中女子相似的境遇,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宫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体裁的诗,也是一首宫怨题材的诗。描绘了宫中女子患得患失的悲惨命运,营造出一种哀怨无奈的氛围,表达了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也隐晦地讽刺了君恩无常。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实写宫嫔在宫中的生活场景,如在玉阶前的等待等;虚写则体现在对她们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对可能的未来的想象等方面,比如对再次得宠的渺茫希望以及对未来孤独终老的恐惧等,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烘托: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如“月如钩”描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宫嫔在失宠后的凄凉和愁苦。“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在其他类似宫怨诗中有类似写法)等季节和景物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宫嫔们随着时间流逝,从希望到失望直至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对比:诗中存在得宠与失宠的对比,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得宠者的风光,但从失宠者的哀怨和凄凉中,能让人感受到得宠时的荣耀与失宠后的落寞之间的巨大反差,突出了宫嫔命运的无常和悲惨,强化了诗歌的主题。象征:“玉阶”象征着宫廷中森严的等级和宫嫔们难以跨越的障碍,她们只能在玉阶前等待和哀怨,暗示了她们在宫廷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和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同时,“月如钩”这一景象也具有象征意义,残月如钩,暗示着宫嫔们残缺、不圆满的人生和孤独寂寞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宫辞》作为一首典型的宫怨诗,核心聚焦于对嫔妃宫女地位与命运的探讨。诗中深刻揭示出,即便妃嫔宫女一时获得君王的恩宠,可最终的结局与那些失宠之人并无本质差别。而从更深层次来看,此诗还有言外之意,即对朋党之流发出警告,告诫他们切不可得意忘形、盲目自满。开篇首句“君恩如水向东流”,诗人以水喻君恩,此等构思堪称精妙绝伦。水的特性是流动且无定所,君王的恩宠恰似这流动的水,变幻无常。宫女们的得宠与失宠,也就如同这水流一般,难以捉摸。今日恩宠降临,明日便可能悄然消逝,一旦失宠,君恩便如东去之水,再难复返。如此一来,无论当下处于得宠还是失宠的状态,宫女们未来的命运皆被不幸所笼罩。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第二句“得宠忧移失宠愁”。此句直白地点明了宫女内心深处的忧愁。得宠之际,她们时刻担忧君王感情生变,恩宠转移;失宠之时,又满心悲苦,愁绪万千。所以,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君王的恩宠,宫女妃嫔们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度过,这句诗精准而清晰地刻画了宫女们患得患失、矛盾纠结的复杂心理。诗句中连续使用“宠”字,这恰恰凸显出君王恩宠对于宫女命运的关键影响。毕竟,宫女的命运完全掌控在君王手中。诗歌的后两句紧承第二句,是以失宠者的口吻对得宠者发出的警示。“莫向樽前奏花落”,此句描绘的是在君王宴饮时伴侍奏乐的场景。这里的“花落”巧用了江淹《拟班婕妤咏扇》中的典故,一语双关,既指具体的曲名,又暗指下一句中花朵被凉风吹落的命运。“凉风只在殿西头”,凉风近在咫尺,意味着无论得宠与否,最终的下场都殊途同归。诗人借这一典故抒发自己的观点,警告那些得宠者,君王的恩宠如同镜花水月,难以长久维系。纵观整首诗,通篇皆为议论之语。然而,由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议论之中融入了生动的形象,使得诗歌读起来韵味无穷,相较直白表述,更具含蓄蕴藉之美。纪晓岚评价此诗“怨诽之极而不失优柔唱叹之妙”(《李义山诗集辑评》),精准地指出了这首诗含蓄委婉的特色。李商隐的诗作向来如此,倘若读者能够领会其中的典故寓意,便能深入探寻诗歌的精妙之处;即便未能理解,仅从其文辞意境入手,同样也能领略到独特的美感。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的《宫辞》在创作手法上独树一帜,整首诗通篇以议论贯穿。但他并非枯燥地说理,而是凭借高超的技巧,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在议论过程中,生动形象自然地融入其中,与抽象的观点相互交织。例如以“君恩如水向东流”这般精妙的比喻,赋予了抽象的君恩具体可感的形态,让读者直观地体会到其无常。“花落”的双关运用,更是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韵味。如此一来,诗歌读来韵味悠长,与直白表述相比,尽显含蓄蕴藉之美。纪晓岚对其“怨诽之极而不失优柔唱叹之妙”的评价(《李义山诗集辑评》),精准地道出了这首诗在表达强烈情感时,仍能保持委婉含蓄的独特风格。李商隐的诗作往往有着丰富的典故寓意,若读者能深入挖掘,便能叩开诗歌精妙内涵的大门,一窥其堂奥。但即便未能领会典故,单从其优美的文辞与独特的意境出发,也足以领略到诗歌所蕴含的独特美感,这正是李商隐诗歌的魅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

下一篇:唐·杜甫《玉台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