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táng
zhōu
cuī
shǐ
使
jūn
shì
qīn
rè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lián
chí
shǐ
使
jié
zhuān
chéng
cuī
hóu
zuì
qìng
róng
pāo
shuāng
jiǎn
zhū
lún
cóng
bǎn
xíng
shí
zhǐ
shā
ōu
sòng
dào
fāng
chéng
zhú
yíng
wéi
jùn
zhāi
bīn
yǒu
shǎo
shù
bēi
chūn
jiǔ
gòng
shuí
qīng

译文

接连执掌使节治理多地,唯独庆贺崔侯最为荣耀。告别御史台抛下弹劾文书,朱轮车跟随板舆侍奉双亲。出发时只有沙鸥相伴送行,到任时将受百姓竹马欢迎。只担心郡斋中宾朋太少,几杯春酒能与何人共饮。

逐句剖析

"连持使节历专城":接连执掌使节治理多地,

"独贺崔侯最庆荣":唯独庆贺崔侯最为荣耀。

"乌府一抛霜简去":告别御史台抛下弹劾文书,

"朱轮四从板舆行":朱轮车跟随板舆侍奉双亲。

"发时止许沙鸥送":出发时只有沙鸥相伴送行,

"到日方乘竹马迎":到任时将受百姓竹马欢迎。

"唯虑郡斋宾友少":只担心郡斋中宾朋太少,

"数杯春酒共谁倾":几杯春酒能与何人共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连持使节历专城,独贺崔侯最庆荣。乌府一抛霜简去,朱轮四从板舆行。”这两句通过“连持使节”的履历回顾与“朱轮伴板舆”的忠孝并行情境,展现了友人崔使君荣升唐州刺史的特殊赴任场景。“发时止许沙鸥送,到日方乘竹马迎。唯虑郡斋宾友少,数杯春酒共谁倾。”以“沙鸥相送”的自然意象与“竹马相迎”的历史典故,构建出虚实交织的送别画面,既暗含对其为政能力的赞誉,又通过“郡斋宾友少”的揣度,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孤寂处境的深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连持使节历专城”此句以“连持使节”概括崔使君历任要职的显赫履历,“历专城”强调其治理多地的丰富经验。“连”字暗含持续升迁的轨迹,“专城”则凸显其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威性。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友人的仕途轮廓,为后文的“最庆荣”埋下伏笔,既符合送别诗的贺赠传统,又暗含对其能力的肯定。“独贺崔侯最庆荣”“独贺”二字打破常规应酬话语,既点明此次赴任的特殊性(侍亲),又暗含对友人“忠孝两全”的推崇。“最庆荣”以递进语气强化庆贺意味,“最”字将崔使君的赴任与其他官员区分开来,既符合白居易诗歌直白晓畅的语言风格,又通过情感聚焦深化了送别主题的层次。“乌府一抛霜简去”“乌府”代指御史台,“霜简”象征威严的弹劾文书,“抛”字赋予动作以果断决绝的意味。此句暗喻崔使君告别严苛的监察职责,转向更具温情的地方治理,“乌府”与"霜简"的冷色调意象,与后文“朱轮板舆”的暖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其人生阶段的重要转折。“朱轮四从板舆行”“朱轮”代指刺史仪仗,“板舆”指崔使君侍奉双亲的代步工具。二者的组合既符合“侍亲赴任”的特殊情境,又通过“朱”与“板”的材质对比,构建出权力与亲情的双重象征。“四从”的数量词使用,既符合唐代仪仗规制,又暗含对崔使君孝行的赞誉。“发时止许沙鸥送”“沙鸥”作为自然意象,既点明送别的江畔场景,又以其自由翱翔的特质反衬离绪的沉重。“止许”二字强化了送别的孤寂感,暗示除了沙鸥之外无人相送,这种刻意的留白处理,既符合律诗对仗工整的要求,又通过自然意象的介入,使送别场景获得超越人事的审美意境。“到日方乘竹马迎”化用东汉郭伋“竹马相迎”的典故,“竹马”代指百姓对清官的爱戴。此句与“沙鸥送”形成时空对照,前者实写眼前孤寂,后者虚写未来荣景,既暗含对崔使君治理能力的期许,又通过历史典故的介入,赋予诗歌以深厚的人文底蕴。“乘”字的动态描写,使虚写场景获得具象化的呈现。“唯虑郡斋宾友少”“唯虑”二字一转前文的庆贺基调,将笔触转向对友人未来处境的担忧。“郡斋宾友少”既符合唐代地方长官的实际生存状态,又暗含对崔使君远离旧友的关怀。“唯”字的限定作用,使担忧成为全诗情感的聚焦点,突破了传统送别诗的表面应酬,展现出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深层关切。“数杯春酒共谁倾”以设问作结,“共谁倾”的无奈与前文“沙鸥送”的孤寂形成呼应。“春酒”的意象既点明送别时节,又象征友情的珍贵,“数杯”的量词使用暗含对往昔相聚的怀念。此句将个人情感与官场现实结合,使送别主题获得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既延续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质,又以含蓄的留白引发读者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下一篇:唐·李商隐《宫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