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顾何由遂":短暂的顾盼怎能如愿,
# 短顾:短暂的顾盼。
"迟光且莫惊":迟暮的时光且莫心惊。
# 迟光:时迟。
"莺能歌子夜":黄莺能唱《子夜》歌曲,
# 子夜:半夜子时。
"蝶解舞宫城":蝴蝶懂得在宫城起舞。
"柳讶眉双浅":柳叶惊讶双眉太浅淡,
"桃猜粉太轻":桃花嫌猜脂粉太轻薄。
"年华有情状":年华自有它的情态,
"吾岂怯平生":我岂敢畏惧这一生。
# 岂怯:一作敢吝。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诗。此诗描写了莺啼蝶舞、柳浅桃轻的生动春景,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却易逝的年华所生的怅惘与不甘虚度的豁达情怀。
2. 写作手法
拟人:“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柳枝因少女眉色浅淡而“惊讶”,桃花“猜疑”她胭脂涂抹太薄。柳与桃被赋予人的心理活动,以自然物反衬少女妆容的不足,诙谐中暗含对其不够精心打扮的调侃。铺陈:“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莺歌、蝶舞、柳叹、桃疑,以四个动态画面铺陈春景,既展现少女才华“歌、舞”,又暴露其心绪“眉浅、粉轻”,形成递进式调侃。双关:“吾岂怯平生”表面在询问我岂会畏惧人生?但“怯”亦作“吝”,既指不吝惜时光,又指不怯于主动追求,呼应开篇“何由遂”的积极解答。
3. 分段赏析
首联“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短顾”暗指人生短暂的回顾,“迟光”喻指迟暮的时光。诗人以劝慰口吻说,短暂的眷恋何必执着,迟来的光阴也不必惊慌。开篇点出时光主题,却以“莫惊”二字消解沉重感,为全诗定下从容基调。颔联“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借莺、蝶之态抒发对生命的感叹。“子夜”本指深夜,此处“歌子夜”暗含《子夜歌》的缠绵意象,“舞宫城”则化用宫廷乐舞场景。莺啼蝶舞的欢愉画面,既展现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机,又隐喻诗人对生活的诗意捕捉。对仗工整,意象丰富。颈联“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以拟人手法赋予植物以人性情态。柳叶如女子黛眉浅淡而“讶”,桃花似少女胭脂轻薄而“猜”,将春景转化为娇嗔的梳妆场景。“讶”“猜”二字精妙传神,既突出柳桃的纤柔特质,又暗含诗人对青春易逝的细腻感知。尾联“年华有情状,吾岂怯平生”,卒章显志,直抒胸臆。前句总结“年华”如颔颈二联所绘,自有其丰盈情态,后句“岂怯”以反诘收束,表明诗人不惧岁月变化的坦荡襟怀。在自问自答中完成情感升华,豁达中见傲骨。
上一篇:唐·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下一篇:唐·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