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xíng
yóu
qiě
liè
pi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biān
chéng
ér
shēng
nián
shū
dàn
zhī
yóu
liè
kuā
qīng
qiáo
qiū
féi
bái
cǎo
lái
niè
yǐng
jīn
jiāo
jīn
biān
xuě
huī
míng
shāo
bàn
hān
yīng
chū
yuǎn
jiāo
gōng
wān
mǎn
yuè
shuāng
cāng
bèng
luò
lián
fēi
xiāo
hǎi
biān
guān
zhě
jiē
měng
yīng
fēng
zhèn
shā
shēng
yóu
xiá
rén
bái
shǒu
xià
wéi

译文

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就知道骑马游猎,各自一轻巧。秋风起,牧草白,正是马肥牛壮好时节,飞马追影,马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酒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能挽弯弓如满月,箭箭中的无虚发,一箭穿空落双枭。草原上围观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风伤到,整个沙漠都被骑手的英雄气概震撼笼罩。儒生哪比得上游侠儿,下帷苦读就算到了白头又有什么用。

逐句剖析

"边城儿":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

"生年不读一字书":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

# 生年:平生。

"但知游猎夸轻趫":就知道骑马游猎,各自一轻巧。

# 轻趫:轻捷。,夸:夸耀。,但:只,仅。

"胡马秋肥宜白草":秋风起,牧草白,正是马肥牛壮好时节,

# 白草:牛马喜欢吃的一种牧草,熟时呈白色。

"骑来蹑影何矜骄":飞马追影,马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

# 何矜骄:何矜:一作可怜。矜骄:骄傲。这里是洋洋自得的样子。,蹑影:追踪日影。这里形容快速。

"金鞭拂雪挥鸣鞘":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

# 鞘:鞭鞘。,雪:一作云。

"半酣呼鹰出远郊":酒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

# 呼鹰:用驯服了的鹰猎取野物,意指打猎。,半酣:半醉的意思。

"弓弯满月不虚发":能挽弯弓如满月,箭箭中的无虚发,

# 弓弯满月:把弓拉开像圆月的形状。 弓弯:一作弯弧。

"双鸧迸落连飞髇":一箭穿空落双枭。

# 髇:骨制的响箭,即鸣镝。一作𩩉。,鸧:鸧鸹,即灰鹤。

"海边观者皆辟易":草原上围观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风伤到,

# 辟易:倒退,这里指观者惊奇,不由自主地后退。,海:瀚海,即沙漠。

"猛气英风振沙碛":整个沙漠都被骑手的英雄气概震撼笼罩。

# 沙碛:沙漠。

"儒生不及游侠人":儒生哪比得上游侠儿,

# 游侠人:这里指边城儿。

"白首下帷复何益":下帷苦读就算到了白头又有什么用。

# 下帷:放下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行游且猎篇》是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边塞诗。全诗刻画边城少年驰骋猎场的英姿,通过“挥金鞭”“射双鸧”等细节展现其骁勇豪迈,末句对比儒生与游侠的价值,表达对实践精神与自由人格的推崇。诗歌语言奔放,意象雄奇,是李白侠客情怀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行行游且猎篇》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北游幽燕时所作。时安禄山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暗中蓄谋叛乱,边地尚武之风盛行。李白目睹边城游侠儿的骁勇,对比自身仕途失意、儒生迂腐无能的现状,借古题乐府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表达对侠义精神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这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也是一篇七言言志诗。全诗以边塞游猎为题材,前四句刻画“边城儿”不读诗书、专精骑射的形象;中六句通过“金鞭拂雪”“弓弯满月”等动态描写,渲染其英武豪迈;末二句以“儒生不及游侠人”的对比,批判文弱书生之无用,隐含对盛唐尚武精神的推崇。全诗表达了对边城游侠儿豪迈气概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夸张:“骑来蹑影何矜骄”,形容游侠儿骑马速度极快,快到能追上自己的影子,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游侠儿骑术的高超和得意骄傲的神态。细节描写:“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金鞭拂雪”“挥鸣鞘”“呼鹰”等动作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游侠儿出猎时的潇洒姿态和豪迈气势,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对比:“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将儒生白首苦读与游侠儿的豪迈生活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游侠儿生活的赞赏和对儒生生活的某种质疑,强化了诗歌的主题。赋:整首诗采用铺陈叙述的手法,详细地描绘了边城游侠儿的生活、骑术、狩猎的过程和场景等,使读者对游侠儿的形象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游侠儿的风采。

3. 分段赏析

《行行游且猎篇》前四句开篇直陈“边城儿”不习诗书、专精骑射,以“胡马秋肥”“蹑影矜骄”勾勒秋日狩猎的雄健场景,语言质朴而气象阔大,为全诗奠定豪放基调。中六句“金鞭拂雪”写马鞭挥动的凌厉,“半酣呼鹰”状醉后放鹰的狂态,“弓弯满月”以满月喻拉弓之圆满,“双鸧迸落”描双鸟中箭的精准。视听结合,动态迭出,极尽铺陈之能事,展现游侠的矫健与豪情。末二句笔锋陡转,以“不及”“复何益”的否定句式,将游侠与儒生对比,直指书生皓首穷经的虚妄,收束于对尚武精神的强烈肯定。

4. 作品点评

《行行游且猎篇》以乐府旧题翻新意,将边塞游猎的雄浑场景与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巧妙结合。诗中“弓弯满月”“猛气英风”等句,以夸张手法和动态描写展现游侠的豪情,语言雄奇如金戈铁马,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末句“儒生不及游侠人”的尖锐对比,既是对盛唐尚武风气的呼应,亦暗含对安史之乱前文人无力救世的隐忧。全诗充满了阳刚之气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李白边塞诗中的独特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轻快,绝不粘手。

明陆时雍《唐诗镜》

# 王琦注:胡震亨曰:《行行且游猎》篇,始梁刘孝威,其辞咏天子游猎事。太白咏边城儿游猎,为不同耳。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

# 揆文教,奋武卫。二者不可偏废。此山愤时有激而作,盖天宝以后益好边功,武士得忐,亦世道之忧也。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陆龟蒙《方响》

下一篇:唐·李商隐《俳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