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龙舟隋炀帝":隋炀帝当年用锦缎做船帆船缆的几万艘龙舟楼船,浩浩荡荡地沿着汴水驶向江都(今江苏扬州),
"平台复道汉梁王":梁孝王在建有架空通道的宫殿平台里大宴宾客,彻夜饮酒作乐。
# 汉梁王:西汉梁孝王,汉景帝之弟,生活奢华。,复道:在空中架木为通道。,平台:西汉梁孝王的行宫,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
"游人闲起前朝念":汴水畔的游人在闲走时,忆起这些早已逝去的繁华往事,
# 闲:漫无边际、与正事无关的。一作还。
"折柳孤吟断杀肠":在无比的悲伤惆怅心情中,折下堤上的柳枝,孤独地吟着这首怀古诗。
# 断杀肠:即断肠,“杀”用来形容伤心的程度之深。,折柳:即《折杨柳》曲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隋炀帝乘坐锦缆龙舟、汉梁王建造平台复道的奢华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前朝帝王穷奢极侈的批判。这是一首写怀古题材的七言绝句,借游人面对这些历史遗迹“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的景象,写出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前朝统治者奢华行径的痛恶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借隋炀帝乘锦缆龙舟出游以及汉梁王建造平台复道的典故,呈现出前朝帝王的奢华场景,为后文抒情奠定基础。双关:“折柳孤吟断杀肠”里的“折柳”,既实指汴河两岸多垂柳,诗人手折柳枝,又暗指汉乐府《折杨柳》歌,此歌辞甚哀,借此双关强化了诗人的伤感情绪。借景抒情:后两句描绘了游人折柳、孤吟的场景,借这一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前朝兴衰的感慨以及自身内心的哀愁,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每句分别概括一段史实。“锦缆龙舟隋炀帝”描绘大业元年隋炀帝耗费巨资打造锦缎船帆、船缆的龙舟,八月游幸江都,场面穷极侈靡,最终在大业十二年游幸江都时被宇文化及所杀,隋亡,尽显其奢华与王朝的兴衰。“平台复道汉梁王”则写西汉梁孝王凭借权势营造方圆三百余里的东苑,其中有连接宫殿的复道与平台,展现其权势与奢华。这两句通过列举前朝帝王奢华之事,为后文抒情做铺垫。后两句“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为感怀之语,“闲起”看似闲笔,实则饱含沉重感慨,引发了下句的深切哀愁。“折柳”语义双关,既指汴河两岸垂柳之景,又关联汉乐府《折杨柳》悲歌,诗人徘徊汴河,手折垂柳,吟唱悲歌,抒发的不仅是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更是内心深处的断肠愁绪。
4. 作品点评
《汴河怀古》是杜牧怀古诗作中的经典。诗中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借隋炀帝与汉梁王的奢华旧事,深刻地反映出历史的兴衰变迁。其写作特色鲜明,用典自然,双关巧妙,借景抒情更是浑然天成,将诗人对前朝兴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诗展现出杜牧对历史题材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表达。
上一篇:唐·李贺《拂舞歌辞》
下一篇:唐·高适《送前卫县李宷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