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卧新春白袷衣":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
#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寥落意多违":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隔雨相望冷":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
#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飘灯独自归":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远路应悲春晼晚":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
#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残宵犹得梦依稀":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缄札何由达":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
# 缄札:指书信。,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
"万里云罗一雁飞":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诗,同时也蕴含着身世之感。诗歌通过描绘春雨中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牵挂以及相见不得的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以“春雨”“冷阁”“孤灯”等意象营造凄迷氛围,将诗人的孤独怅惘融入自然景物中,如“红楼隔雨相望冷”通过雨幕阻隔的视觉感受,暗喻爱情可望而不可即的失落。烘托:用“珠箔飘灯”的动态场景烘托人物心境,珠帘与灯火的摇曳暗示诗人思绪的迷离,“独自归”的动作进一步强化孤寂感。虚实结合:现实与梦境交织,“远路应悲春晼晚”写现实中的迟暮之悲,“残霄犹得梦依稀”转入虚幻梦境,虚实对比凸显人生无常的无奈。
3. 分段赏析
《春雨》首联“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以“怅卧”“寥落”奠定孤寂基调,新春时节的盎然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白袷衣”的素淡装束更强化了落寞氛围。颔联“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以“红楼隔雨”的视觉阻隔暗喻爱情可望而不可即,“珠箔飘灯”的动态场景烘托出诗人迷离的心境,“独自归”的动作描写将孤寂感推向极致。颈联“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从现实转向梦境,“春晼晚”既指暮春时节,又双关人生暮年,“梦依稀”的虚幻与“远路悲”的现实形成张力,深化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尾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以“玉珰缄札”的信物象征心意难寄,“万里云罗”的广阔空间与“一雁飞”的渺小意象形成强烈反差,既暗含对爱情阻隔的无奈,又隐喻诗人在时代动荡中的孤独处境。全诗四联层层递进,通过春雨、冷阁、孤灯等意象的叠加,将爱情失意与人生漂泊熔铸一体,语言秾丽而意境深远,典型体现了李商隐“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诗风。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的《春雨》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佳作。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爱情与身世之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诗中的意象营造、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等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妙,展现了李商隐诗歌朦胧、幽婉的风格特点,让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下一篇:唐·杜甫《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