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送酒不曾沽":每个人都给他送酒,他自己却从不花钱去买酒,
# 不曾沽:从来没有饮过。沽:买。
"终日松间挂一壶":整日里一壶酒就挂在松树间。
# 终日松间挂一壶:意谓一天到晚携着酒壶(酒都是朋友们赠送的)在山林中优游徜徉。这是记述作者留连山水,陶然自醉的隐居生活。
"草圣欲成狂便发":像草圣张旭那样,想要尽情发挥时就会狂放不羁,
# 狂便发:醉酣癫狂,信手挥毫。,草圣:草书有最高造诣者的美称。相传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往往在大醉后呼喊作狂走,然后落笔成草书,世人称他为草圣。怀素师法张旭,也有此称号。
"真堪画入醉僧图":这种状态真的很适合画进《醉僧图》里。
唐代僧人、书法家
怀素(725?~785?),唐代僧人、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祖籍长沙(今属湖南)。幼出家为僧,喜草书。家贫无纸,乃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或漆盘漆板代纸,长此以往,板盘皆被书穿。怀素以狂草闻名于世,史称“草圣”,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其草书笔势圆转飞扬,狂纵放逸,变化多端而法度具备,晚年趋于平淡。李白赞其“草书天下称独步”。其作品在宋朱长文《续书断》中被列为妙品。主要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论书帖》《圣母帖》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全诗围绕张僧繇《醉僧图》展开,表面题画,实则描绘自己纵酒的生活状态,生动展现自身醉酒狂书的浪漫性格,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情趣与自我风采。
2. 分段赏析
“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生动勾勒出《醉僧图》中的独特画面:众人纷纷馈赠美酒,画中僧人却未曾饮用,唯有一壶酒始终悬挂在松枝间。这巧妙暗合画作本质——画中之人,纵使美酒盈门,也只能以静态之姿长存于纸墨间,自然无法品尝人间佳酿,此句以凝练笔触点明画中景的虚幻与静谧。“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则笔锋一转,以“草圣”张旭为例,展现出艺术创作时的癫狂之态。张旭素有“草圣”美誉,每当饮酒至酣,便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其笔下草书如蛟龙游走,狂放不羁。怀素认为,这种醉后挥毫、肆意洒脱的形象,与画中醉僧的神韵不谋而合,完全可以将其绘入《醉僧图》中,通过联想与类比,既丰富了诗作的内涵,又将现实中的狂草大家与画中形象相联结,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也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对张旭艺术风格的推崇,以及对自身草书创作状态的隐喻。
3. 作品点评
品读怀素《题张僧繇醉僧图》,仿若可见一僧于云海松涛间,左手持酒畅饮,右手挥毫疾书,笔走龙蛇间,墨韵流转似云卷云舒、水泻千里,与画中狂醉放浪的形象如出一辙。
上一篇:唐·刘希夷《将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