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g
chuān
xián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2
cóng
guī
bái
shè
dào
qīng
mén
shí
yán
qián
shù
yuǎn
kàn
yuán
shàng
cūn
qīng
lín
shuǐ
bái
niǎo
xiàng
shān
fān
líng
jié
gāo
fāng
guàn
yuán

译文

自从归隐田园,没有再到过帝都城门。不时靠着屋檐前的树,远远地看着原野中的村庄。青青茭白在水边挺立,洁白的鸟儿朝着山脊翻飞。像于陵子那样的隐士,寂寞地用桔槔浇灌园圃。

逐句剖析

"一从归白社":自从归隐田园,

# 白社: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洛阳有道士董威辇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陈子叙共守事之,从学道。”在典数中,白社本为学道之地,后世常用来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或借指社团。

"不复到青门":没有再到过帝都城门。

# 青门:长安东门,这里借指长安。

"时倚檐前树":不时靠着屋檐前的树,

# 时:经常,时时。

"远看原上村":远远地看着原野中的村庄。

# 原:平原。

"青菰临水拔":青青茭白在水边挺立,

# 拔:生长。,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

"白鸟向山翻":洁白的鸟儿朝着山脊翻飞。

# 翻:飞。

"寂寞于陵子":像于陵子那样的隐士,

# 於陵子:於陵子仲。战国时隐逸之士,或谓即陈仲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记载:“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於陵子仲为齐国陈氏族人,“仲”一般称呼家中老二。他的兄长是齐国的卿相,他认为兄长不义,到楚国居住,楚国人想要聘请他当相国,他携妻子逃跑,以为别人浇灌园圃为生。

"桔槔方灌园":寂寞地用桔槔浇灌园圃。

# 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上设一杠杆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辋川闲居》是唐代王维创作的律诗。此诗描绘诗人归居辋川后的闲适生活。首联表明诗人归居白社后远离尘世喧嚣;颔联写诗人时常倚靠檐前树,远眺原上村,展现出悠然的生活状态;颈联以“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描绘出辋川的自然美景,充满生机;尾联以于陵子自比,暗示自己安于寂寞、躬耕田园的志趣。借景抒情,通过对辋川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内心的宁静与闲适,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白社”原指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在诗中代指隐士居所,暗示诗人归居此处,过上隐居生活。“青门”,是汉长安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门色青,俗呼青门,后常借指京城或城门,此处代指尘世官场。诗人用这两个典故,鲜明地表明自己远离尘世、归居田园的选择,含蓄地传达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于陵子”指战国时齐国的陈仲子,他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嫂子的食物是不义之食,于是离开家到於陵居住,自号於陵子。“桔槔”,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这里诗人以於陵子自比,借其典故表明自己甘愿像於陵子一样,安于寂寞,亲自劳作,通过“桔槔灌园”这种质朴的田园生活方式,来体现自己不慕荣利、坚守自我的志趣。

2. 分段赏析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白社”指代隐者居处,“青门”象征世俗名利场所。诗人用这两个意象对比,表明自己归居后远离尘世的选择,简洁的语言直接传达出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的心境。“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倚”“看”两个动作,生动描绘出诗人闲居时的姿态。倚树远眺原上村,勾勒出悠然闲适的画面,以质朴的语言展现诗人在闲居中的宁静自在,景中含情,尽显其恬淡心境。“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青菰”“白鸟”色彩鲜明,一“拔”一“翻”,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态感。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自然生机,借景抒情,将内心对自然的喜爱融入其中,营造出清幽的意境。“寂寞于陵子,桔槔方灌园”:运用于陵子的典故,以于陵子自比,表明自己甘愿如他一般寂寞隐居、灌园为生。此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坚守自我的志向,深化了诗歌的隐逸主题。

3. 作品点评

《辋川闲居》是王维的诗作。纪昀曾评此诗“静气迎人,自然超妙”,确是精准恰当。诗歌在形式上,首联和尾联用典,增添文化底蕴,中间两联则以平铺直叙之法,如潺潺溪流自然流出,勾勒出平淡恬静的田园景致。从内容和情感表达来看,诗人以隐士自比,“寂寞”一词为诗意核心。虽表面句句写闲适田园生活,然字里行间皆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之感。整首诗没有繁复的修辞,却凭借质朴自然的笔触,于静谧氛围中传达出复杂的情感,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绿树高原”,与此“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树”,予独心醉不已。

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

# “青”、“白”二字再见,想占人不以重用为忌。

明李沂《唐诗援》

# 谭云:偶然妙(“时倚”联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周珽曰:喧艳时闭门谢俗,静读摩诘《辋川山居》等诗,真若游天台石梁,观瀑布飞泉,此际顿移世界。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尾联出意格。索性重用“青”、“白”二字,在大家不害其老,后人未可藉口。亦只写“寂寞”二字。前篇(按指《归嵩山作》)用为冒则,从后读去。皆见寂寞之意;此篇用为结则,从前读来,皆见寂寞之意:章法两变,意味俱佳。

清黄生《唐诗矩》

# 此诗当为右丞五言律第一首,其言甚淡,其意甚微。人性急寻它头绪不出,把来放在一边,是诗亦不免于寂寞也。可叹,可叹!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 评:高洁不犯乎“青”“由”二字,故全重,更落落。六句压“翻”字,不意如有势力。王西宁曰:三四语虽直置,却得自然,有元亮笔意。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何义门:三四闲趣。纪昀:“青”“白”二字究是重复,不可为训。诗则静气迎人,自然超妙,不能以小疵废之。三四自然流出,兴象天然。

宋末元初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下一篇:唐·韦应物《月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