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lái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chūn
lái
chù
xiāng
qíng
jiàn
fēng
guāng
liǎng
jīng
jīn
huā
xiāng
jiāng
niǎn
cǎo
diàn
chē
xíng
shuí
jiā
绿
jiǔ
huān
lián
chù
hóng
lóu
shuì
shī
míng
yǒu
mián
zuì
jīng
chūn
lěng
zuò
pén
chéng

译文

春天来临,无论走到哪里,思乡之情都会涌上心头 ,不经意间看到眼前的春日风光,便回忆起曾经生活过的长安和洛阳。想起从前骑着散发花香的马,踏入那繁华的金谷园踏青游玩,装饰精美的车子缓缓碾过曲江的草地。不知是哪户人家,整夜都在畅饮绿酒,尽情欢乐,又不知是在哪个华丽的红楼中,人们沉醉其中,连白天黑夜都分辨不清。只有我这个既无法入眠,也不能沉醉欢乐的人,在这整个春天里,冷冷清清地独自坐在古湓城。

逐句剖析

"春来触地故乡情":春天来临,无论走到哪里,思乡之情都会涌上心头 ,

# 地:一作“动”。

"忽见风光忆两京":不经意间看到眼前的春日风光,便回忆起曾经生活过的长安和洛阳。

"金谷蹋花香骑入":想起从前骑着散发花香的马,踏入那繁华的金谷园踏青游玩,

"曲江碾草钿车行":装饰精美的车子缓缓碾过曲江的草地。

"谁家绿酒欢连夜":不知是哪户人家,整夜都在畅饮绿酒,尽情欢乐,

"何处红楼睡失明":又不知是在哪个华丽的红楼中,人们沉醉其中,连白天黑夜都分辨不清。

"独有不眠不醉客":只有我这个既无法入眠,也不能沉醉欢乐的人,

"经春冷坐古湓城":在这整个春天里,冷冷清清地独自坐在古湓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浔阳春三首·春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彼时他仕途受挫,远离京城,在古湓城度过漫长而孤寂的时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的欢乐与当下的凄凉进行对照,强烈地凸显出内心复杂的情感,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其被贬后的愁苦心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触景生情:诗开篇“春来触动故乡情”,点明春天的到来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由春日之景引发内心对故乡的思念,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对比:诗中回忆了在“金谷”“曲江”等地游玩的欢乐场景,如“蹋花香骑入”“碾草钿车行”“绿酒欢连夜”,与当下“经春冷坐古湓城”的孤寂、落寞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诗人被贬后的失意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虚实结合:“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是对过去在两京繁华欢乐生活的回忆,属于虚写;“独有不眠不醉客,经春冷坐古湓城”则描写了自己如今在湓城清冷孤寂的处境,是实写。虚实结合,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丰富,突出了诗人今昔境遇的落差。

2.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点题,以春天为情感的触发点。“春来”是时间背景,春天万物复苏,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但对于漂泊在外的诗人而言,却成为触动乡愁的媒介。“触地故乡情”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忽见风光忆两京”,“忽见”表明诗人不经意间看到眼前的春日风光,思绪瞬间被拉回到曾经生活过的长安和洛阳(两京)。这里的“忆”字统领下文,为后面回忆两京的繁华生活做了铺垫。此联奠定了全诗思乡的情感基调,语言质朴,却情真意切,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和往昔的眷恋。颔联对仗工整,通过描绘昔日在两京的游乐场景,展现出往昔生活的繁华与惬意。“金谷”是西晋石崇的金谷园,以奢华富丽著称,“蹋花”描绘出诗人骑着马在园中踏花而行的悠然自得,马蹄踏过花丛,花香四溢,生动地表现出游玩的情趣。“曲江”是唐代长安的著名风景区,“碾草钿车行”则写出装饰精美的车子缓缓碾过草地,展现出贵族出行的奢华场景。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嗅觉等多个角度,勾勒出一幅繁华热闹的春日游乐图,与当下诗人所处的孤寂境遇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颈联继续回忆两京的欢乐时光,采用反问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谁家绿酒欢连夜”,不知是哪家人,整夜都沉浸在绿酒的欢畅之中,“欢连夜”突出了欢乐的持续时间之长,尽情享受的氛围浓厚。“何处红楼睡失明”,“红楼”常指代富贵人家的居所,此句描绘出人们在红楼中沉醉不醒,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两京生活的纸醉金迷。这两句诗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生活的富足、闲适,同时也与尾联诗人在湓城的清冷孤寂形成强烈反差。尾联笔锋一转,从回忆回到现实。“独有”一词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处境,在这美好的春天,别人都能享受欢乐,而他却与众不同。“不眠不醉客”直接描述了诗人的状态,既无法像他人一样沉醉于欢乐之中,也难以入眠,内心的愁苦可见一斑。“经春冷坐古湓城”,“经春”点明时间跨度,整个春天诗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冷坐”的“冷”字,既指身体感受到的环境的清冷,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失意与无奈。此时的诗人被贬到古湓城,与曾经在两京的繁华生活相比,落差巨大,这种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思乡、愁苦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他被贬后的凄凉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九日》

下一篇:唐·李白《枯鱼过河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