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晴空乐下仙云":在晴朗的日子里,美妙的音乐声仿佛随着仙云一同飘下,
"俱在凉亭送使君":大家都聚集在凉亭中,为即将远行的使君送行。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莫辞一盏即相请":不要推辞这一杯酒,我马上就敬您,
# 盏:杯盏。
"还是三年更不闻":要知道,这一别之后,可能三年都难以再听闻彼此的消息了。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日晴空乐下仙云”的美好景象,以晴朗天气和美妙音乐烘托出热闹氛围,但实际上是为送别使君的哀伤之情做反衬,通过乐景更凸显出离别的哀愁。直抒胸臆:“莫辞一盏即相请,还是三年更不闻”,诗人直接表达劝酒之意,且点明此次分别后三年难再听闻消息,直白地抒发了惜别之情。对比:诗中将当下众人在凉亭欢快送行、劝酒的场景,与未来三年难以相见、难以听闻消息的情况形成对比,强化了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分别时光的怅惘。
2. 分段赏析
《醉倒》首句“日晴空乐下仙云”,描绘出天气晴朗,音乐伴随着仙云般的氛围飘下,运用了借景抒情中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看似欢快的场景为后文送别哀伤之情做铺垫。第二句“俱在凉亭送使君”点明众人在凉亭为使君送行的事件,交代背景。前两句营造出一种表面热闹,实则暗藏离别的情境。后两句“莫辞一盏即相请,还是三年更不闻”,诗人直抒胸臆,劝使君不要推辞这杯酒,强调此次分别后三年都难以再听闻彼此消息,通过当下劝酒的场景与未来长久分离的对比,强化了惜别之情,使整首诗情感从含蓄的乐景哀情过渡到直白的不舍与惆怅。
上一篇:唐·温庭筠《河传》
下一篇:唐·顾况《行路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