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uàn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2
jiāng
pàn
xiāng
huàn
xiǎo
zhuāng
xiān
xiān
jǐng
cǎi
lián
qǐng
jūn
xiàng
àn
biān
shào
nián
hǎo
huā
xīn
mǎn
chuán
hóng
xiù
yáo
zhú
fēng
ruǎn
chuí
wàn
cháng
xiàng
liǔ
duàn
nán
guī
běi
guī
zhī
wǎn
lái
rén

译文

江畔的晨风传来,采莲少女的声声呼唤,一个个晓妆鲜丽,穿梭在荷花丛中,好似仙境一般。请不要独自去那边哟,年轻人,这里的好花已采满船!红袖在风中摇曳着,好似在追逐风的温暖。雪白如玉的臂膊哟,无力地低垂在船边。岸边的柳丝丝相连,却不见相思人愁肠欲断。不知他从南浦走,或是北浦还。不知道,晚来行人少,心中的人儿你在哪边。

逐句剖析

"江畔":江畔的晨风传来,

# 江畔:“江畔”二句:江边采莲女互相呼唤。

"相唤":采莲少女的声声呼唤,

"晓妆鲜":一个个晓妆鲜丽,

# 鲜:鲜艳。一作“仙”,又作“妍”。

"仙景个女采莲":穿梭在荷花丛中,好似仙境一般。

# 个女:那个或那些女子。,仙景:风景幽美如仙境。

"请君莫向那岸边":请不要独自去那边哟,

"少年":年轻人,

"好花新满船":这里的好花已采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软":红袖在风中摇曳着,好似在追逐风的温暖。

# 软:一作暖。,摇曳:飘荡。,红袖:女子的红色衣袖,此处指采莲女子。

"垂玉腕":雪白如玉的臂膊哟,无力地低垂在船边。

# 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亦借指美人的手。

"肠向柳丝断":岸边的柳丝丝相连,却不见相思人愁肠欲断。

# 柳丝:垂柳的细枝。古时河、湖畔多植垂柳,故此处借“柳丝”指少年停留之岸边。肠断在这里是指感情深切、盼望急切。

"浦南归":不知他从南浦走,

"浦北归":或是北浦还。

"莫知":不知道,

"晚来人已稀":晚来行人少,心中的人儿你在哪边。

# 晚来人已稀:天色已近傍晚,人越来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河传·江畔》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所作的一首词作,聚焦采莲女子对少年的倾慕情愫,细腻勾勒其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寻。上片以灵动笔触描绘采莲女轻捷采莲的姿态,尽显天真烂漫的情态;下片则刻画女子动人的形象,既展现她对少年的倾心爱慕,也流露那份可望不可即的失落与怅惘。全词风格清新自然,洋溢着浓郁的南朝民歌韵味,在温庭筠笔下独树一帜。词中以“江畔相唤”的晨景起兴,借“红袖摇曳”“垂玉腕”等细节,将采莲女的鲜活情态与细腻心绪融入江南水乡的景致中,既有民歌般的直白率真,又含文人词的含蓄韵致,在声色交织间铺陈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爱情图景,与温庭筠惯常秾丽富艳的词风形成鲜明反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展现了采莲场景与采莲女对男子的倾慕之情。温庭筠笔下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有七十余首,此词便是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年代尚未能确切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采莲女子对少年心生倾慕的词作,细致展现了女子对少年的倾慕情愫。

2. 写作手法

双关:柳丝”既指自然景物,又谐音“留思”,暗喻女子对少年的眷恋;“肠向柳丝断”中的“肠断”,既形容愁绪之深,又与“柳丝”形成意象呼应,增强了语言的多义性。后三句船夫的所见和说话,笔锋转至少年,为采莲女倾心追慕作铺垫。铺垫:开篇以“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的短句,勾勒出采莲女清晨梳妆、相唤采莲的热闹场景,营造欢快氛围。接着“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节奏放缓,引出采莲女关注的少年,暗藏情愫。下片“红袖摇曳逐风软,垂玉腕。肠向柳丝断”节奏更缓,细腻描绘少女动作与情思,展现倾慕与惆怅。结尾“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节奏趋于平缓,写出少女归途中的迷茫失落。整首词节奏从快到慢,层层铺垫,自然地展现了少女情感从欢快到惆怅的变化。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以采莲少女追求美好爱情为主题。上片开篇四句勾勒江南清晨采莲场景,“江畔,相唤”四字活现采莲女天真烂漫、嬉笑着相互招呼的情态,辅以“仙景”烘托,更显人物清丽。后三句借船夫视角展开对少年的描写,为少女倾慕之情作铺垫。此处有两种解读:一说是船夫指引少年,希望其关注船上采莲女;另一说是船夫叮嘱采莲女勿往岸边,而“少年”二句是女子所见,言明鲜花满船处有少年身影。前后两层看似断裂,实则情感暗通。下片前三句聚焦采莲女,以“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重彩描绘她们在和风柳丝间的动人姿态,巧妙以“肠向柳丝断”暗喻少女对少年的倾慕。“肠”代指女方情思,“柳丝”喻指男方,“肠断”与“柳丝”的间隔用法别具匠心。结尾二句“浦南归,浦北归”展现少女追慕不遇的失意:一解为少女心绪迷乱,不知从南浦还是北浦归家;另一解为少女猜想少年去向,在“浦南”“浦北”的自度中,尽显魂牵梦绕、恍憾无措的状态,直至暮色渐浓仍心神难安。

4. 作品点评

温庭筠词作素以秾丽富艳著称,此词却别出机杼,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呈现,洋溢着浓郁的南朝民歌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犹有古意。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二十四

# 此调体制最多,通篇用一韵而字少者,唯此词。

清万树《词律》卷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滟滪堆》

下一篇:唐·杜牧《醉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