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2
xuě
xuě
qīng
zuǐ
qún
ér
yǐng
zhōng
jīng
fēi
yuǎn
yìng
shān
shù
huā
luò
wǎn
fēng

译文

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逐句剖析

"雪衣雪发青玉嘴":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

# 嘴:一作觜。,青玉:蓝绿色的玉。

"群捕鱼儿溪影中":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 溪影:溪中的影子,形容溪水清澈。,群捕: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

"惊飞远映碧山去":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

# 碧山:指山色青绿。

"一树梨花落晚风":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 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鹭鸶》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鹭鸶为主题,通过描写其外形、捕鱼场景及惊飞画面,展现出一幅清幽柔美的自然画卷。写作手法上,多处运用比喻,别具匠心。首句描绘鹭鸶雪衣玉嘴的外形,次句刻画群捕鱼儿之景,后两句以梨花飘落喻其惊飞远去。全诗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对鹭鸶的喜爱,尽显杜牧诗歌清新自然、灵动精巧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鹭鸶》由杜牧创作,其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考证。当时杜牧或许在溪边漫步,不经意间看到晚风中的白鹭,被其优美的姿态深深吸引。此番邂逅白鹭,他触景生情,借眼前之景,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鹭鸶,创作了这首别具匠心的咏物诗,表达对鹭鸶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鹭鸶洁白如雪的外形、群捕鱼儿的场景以及惊飞远去的画面,借鹭鸶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鹭鸶的喜爱之情,同时展现出自然景色的清幽柔美,尽显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感知与赞美。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鹭鸶洁白的羽毛比作“雪衣雪发”,又以“一树梨花落晚风”比喻鹭鸶惊飞远去的姿态,生动展现其形象。白描:“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用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渲染地勾勒出鹭鸶的外形与捕食场景。动静结合:前两句描绘鹭鸶群捕鱼儿的动态画面,后两句写鹭鸶惊飞远映碧山的动态,又以“碧山”“晚风”等静态之景衬托,动静相宜。

3. 分段赏析

《鹭鸶》这首诗开篇以质朴的笔触描绘鹭鸶于溪畔捕鱼的场景,看似平淡直白,实则暗藏机杼,为后续的动态转折精心铺陈。“一树”承接前文“群捕”的群体意象,“梨花”巧妙呼应“雪”字,使得诗句衔接如行云流水,毫无刻意拼凑之感,尽显自然流畅之美。起笔两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采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如实勾勒,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诗人用“雪衣”“雪发”生动描摹鹭鸶羽毛的莹白如雪,以“青玉嘴”突显其喙部的温润色泽,将一群宛如“雪衣公子”的鹭鸶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群捕鱼儿溪影中”这一动态描写,细致入微地展现出鹭鸶们在夕阳余晖下,隐匿于溪影之中,屏息凝神、伺机捕食鱼虾的场景。不仅凸显出它们机敏聪慧的习性,更在字里行间悄然浸润着诗人对鹭鸶的倾慕与迷恋之情。此处两个“雪”字的连用,着重突出鹭鸶的外在形态,而其内在神韵,则被诗人巧妙地留待后续的惊飞场景中进行刻画。当诗句推进到“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如同一记清脆的响鞭,瞬间打破了前文静谧的氛围,将眼前的画面陡然推向远方。诗人以“碧山”为背景,巧妙地衬托出鹭鸶飘然远去的身姿,洁白的鹭鸶群在青绿色的山峦间穿梭飞翔,恰似灵动的音符在山水画卷上跳跃,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绝美画面。然而,诗人的创作并未止步于此,他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极具浪漫色彩的笔触,将远去的鹭鸶群比作晚风中飘然落下的梨花。在这一精妙的比喻中,不仅延续了前文“雪”字所营造的洁白意象,更赋予画面空灵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鹭鸶》在众多咏鹭诗中极具艺术价值。前两句以朴白平实之语勾勒鹭鸶外形与捕食场景,看似平淡却为后两句鹭鸶惊飞蓄势,自然流畅毫无造作。后两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堪称咏鹭名句,巧用比喻,将鹭鸶惊飞比作梨花飘落,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生动展现其姿态神韵,情景交融,尽显杜牧诗歌清新自然、笔触空灵的写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鲁迅说,志士也不见得一天到晚阴沉着脸忧国忧民。古文化人讲求天人合一,讲究的其实是向大自然汲取生命力。青山耸立,绿水奔流,白鹭群飞,景物动静合宜,色彩搭配美妙,竟使杜牧想到“一树梨花落晚风”。够潇洒,够缤纷,何况梨花意象还带着春天气息——春天是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啊!

现代佛山大学教授李克和《昨夜星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下一篇: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