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líng
bié
ér
tóng
jī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bái
jiǔ
xīn
shú
shān
zhōng
guī
huáng
zhuó
shǔ
qiū
zhèng
féi
tóng
pēng
zhuó
bái
jiǔ
ér
xiào
qiān
rén
gāo
zuì
wèi
luò
zhēng
guāng
huī
yóu
shuì
wàn
shèng
zǎo
zhuó
biān
kuà
shè
yuǎn
dào
kuài
qīng
mǎi
chén
jiā
西
qín
yǎng
tiān
xiào
chū
mén
bèi
shì
péng
hāo
rén

译文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逐句剖析

"白酒新熟山中归":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

# 白酒:即浊酒,非现今的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见《礼记·内则》。《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黄鸡啄黍秋正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呼童烹鸡酌白酒":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

# 烹:为烹饪技法的一种,是在煎或炸的基础上,烹上清汁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技法。

"儿女嬉笑牵人衣":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 嬉笑:欢笑;戏乐。《魏书·崔光传》:“远存瞩眺,周见山河,因其所眄,增发嬉笑。”

"高歌取醉欲自慰":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

"起舞落日争光辉":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 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游说万乘苦不早":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

#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万乘:君主。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后来称皇帝为万乘。,游说: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著鞭跨马涉远道":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

# 会稽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据《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会稽郡吴人,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其妻亦负担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后买臣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尽死。”

"余亦辞家西入秦":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 西入秦:即从南陵动身西行到长安去。秦:指唐时首都长安,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陵别儿童入京》为唐代李白所作的七言古诗。彼时李白获唐玄宗征召入京,诗中先描绘家中秋景及与儿童相处场景,展现欢快氛围,而后借典故、直抒胸臆等,如“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对被赏识的欣喜与自信。采用比兴,直抒胸臆手法,生动勾勒出诗人渴望实现抱负的急切心情,以及即将踏入仕途的喜悦和豪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陵别儿童入京》由李白创作。李白一直胸怀远大政治抱负,渴望能辅佐君主,实现天下太平。然而长期以来,他都缺乏施展才华的机遇。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征召入京的诏书,他认为实现理想的时刻来临,满怀兴奋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在这种激动心情下创作此诗,尽情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歌行体),也是一首纪行抒怀诗。诗中描绘了李白收到唐玄宗征召后,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的情景,以及自己即将奔赴长安的激动心情。开篇展现秋熟归家的欢快场景,接着通过家中饮酒、高歌起舞等画面,烘托喜悦氛围;随后借助典故和直白的表达,如“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出对实现抱负的渴望与自信,抒发了诗人在得到入京机会时的极度欣喜以及豪迈自得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直接抒发了诗人得到征召后极度喜悦、自信与豪迈的心情,将其渴望施展才华、不甘平凡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兴:开篇“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描绘白酒新熟、黄鸡肥美的秋景,既点明时间和归家场景,又为后文抒发喜悦和壮志做铺垫,有起兴作用;同时,以眼前的丰收之景,暗示自己人生即将迎来“丰收”,即实现抱负的机会来临用典:“会稽愚妇轻买臣”,运用了朱买臣的典故。朱买臣早年贫困,遭妻子嫌弃而被离弃,后做了会稽太守。李白借此典故,以朱买臣自比,暗指自己也会像朱买臣一样有得志之时,同时表达对目光短浅之人的不屑。

3. 分段赏析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从意象看,“白酒”“黄鸡”“黍”描绘出秋熟丰收之景,营造欢快氛围。语言质朴自然,点明时间与归家场景,为全诗奠定喜悦基调,同时起到起兴作用,暗示人生将迎来新机遇。“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运用细节描写,“呼童”“烹鸡”“酌白酒”一连串动作,展现诗人欢快心情;“儿女嬉笑牵人衣”生动刻画家庭的温馨欢乐,从侧面烘托诗人奉诏后的喜悦,使喜悦之情更具感染力。“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苦不早”直抒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急切心理,运用反衬手法,以这种急切反衬当下被征召的欢乐;“著鞭跨马”则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迫不及待想要奔赴长安,实现抱负的心情。“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运用典故,以朱买臣自比,将轻视自己的世俗之人比作“会稽愚妇”,既表达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又暗示自己将如朱买臣般得志,展现出自信与得意,同时也隐含对某些人的指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通过神态描写,活画出诗人极度兴奋得意的模样;“岂是蓬蒿人”直抒胸臆,强烈表达出诗人对自身才华和未来的高度自信,将诗人踌躇满志、渴望施展抱负的形象展现得极为鲜明。

4. 作品点评

《南陵别儿童入京》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文学价值。在思想内容上,它记录了李白人生中获召入京这一关键节点,生动展现其渴望实现政治抱负的急切与喜悦,为研究李白生平及思想提供了重要素材。艺术上,叙事抒情巧妙融合,赋比兴手法并用,既有对生活场景的直接叙述,又有比兴暗示,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使诗歌内涵丰富。结构上,情感层层推进,跌宕起伏,从归家的欢快,到内心的急切、自信,直至最后情感的喷薄而出,极具感染力,充分彰显出李白豪放浪漫的诗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刘云:草草一语,倾倒至尽。起四句,说得还山之乐,磊落不辛苦,而情实畅然,不可胜道。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杜自称“沉郁顿挫”,谓李“飞扬跋扈”,二语最善形容。后复称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推许至矣。……宋人乃以好言妇人饮酒病之,则子美“耽酒须微禄”、“朝回日日典春衣”,不饮酒乎?“大妇同行小妇随”、“翠眉萦度曲”,不妇人乎?太白曰“下士大笑,如苍蝇声”,又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凡作此论者,皆太白千载前豫知其笑,而先自仰天者也。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词意俱尽,如截奔马。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淡淡有致。

不详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下一篇:唐·李商隐《霜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