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yuán
jiǔ
dōng
chuān
shī
shí
èr
shǒu
·
·
jiāng
àn
huā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huā
yǒu
yuán
shù
jiāng
tóu
nǎo
shā
jūn
zuì
shuāng
guī
shào
nián
bái
zhuāng
xiù
shā
qún

译文

梨花带着思绪,只因它与叶子相伴,江边的一树梨花让君心生烦恼。它最像那年轻守寡的妇人,身着素白衣裙,披着碧色纱衣。

逐句剖析

"梨花有思缘和叶":梨花带着思绪,只因它与叶子相伴,

# 思:一作意。,梨花:蜜父、果宗、快果、玉树、玉雨、玉乳、属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

"一树江头恼杀君":江边的一树梨花让君心生烦恼。

"最似孀闺少年妇":它最像那年轻守寡的妇人,

"白妆素袖碧纱裙":身着素白衣裙,披着碧色纱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岸梨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江边梨花的景象,通过象征与拟人手法,将梨花比作“孀闺少年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全诗语言清新,比喻巧妙,情景交融,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将梨花赋予“有思”的情感,仿佛梨花因与叶子相伴而有了思绪,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比喻:将梨花比作“孀闺少年妇”,形象地描绘了梨花的洁白与素雅,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2. 分段赏析

开篇即赋予梨花以情感,仿佛梨花因与叶子相伴而有了思绪。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梨花人格化,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与感染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敏感。第二句进一步渲染梨花的美丽与动人,点明诗人因梨花而生的复杂情感。“恼杀君”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梨花美景的赞叹,又隐含了一种无奈与忧愁,为后文的比喻埋下伏笔。后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梨花比作“孀闺少年妇”,形象地描绘了梨花的洁白与素雅。这一比喻不仅展现了梨花的外在美,更赋予了它一种哀美与孤独的情感,深化了诗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浑《秋思》

下一篇:唐·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