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路亭亭艳":梅花开满了路边,亭亭而立,花容艳丽,
# 亭亭:昂然挺立的样子。,匝路:围绕着路。匝,自注:一作雨。
"非时裛裛香":未到时节就开放了,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 裛裛:气味郁盛的样子。,非时:不合时宜,农历十,一月不是开花的时节,梅花却开了,所以说“非时”。
"素娥惟与月":嫦娥与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样子,
# 惟与:只给。,素娥:嫦娥。
"青女不饶霜":青霄玉女之冷峭胜过了严霜。
# 青女:霜神。
"赠远虚盈手":手中空握满把的梅花,却不知寄往何方,
# 盈手:满手。,虚:空。,赠远:折梅寄赠远方的亲朋。
"伤离适断肠":与梅花伤心离别的时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愤欲绝。
# 适:正。,伤离:因为离别而感伤。
"为谁成早秀":梅花为了谁造成了过早开花,
# 早秀:早开花。
"不待作年芳":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
# 作年芳:为迎接新年而开花芬芳。,待:等待。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借冬日早梅的孤艳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身际遇的感伤、对离别的无奈,以及怀才不遇的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将嫦娥(素娥)和青女当作人来写,嫦娥只伴着月亮,青女毫不留情地降下寒霜,赋予神话人物以人的行为,突出梅花开放环境的清冷恶劣。用典:“赠远虚盈手”,化用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表达想折梅赠远却无人可赠的无奈,增添了伤离的愁绪。对比:“素娥惟与月”的偏爱与“青女不饶霜”的苛待形成对比,突出梅花的孤独与矛盾处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亭亭艳”摹写梅花孤高之姿,而“非时”二字暗点其不合时令的困境,既赞其清丽绝俗,又叹其生不逢地,隐射诗人自身才华横溢却遭际坎坷;颔联借“素娥”与“青女”二神,一扬一抑间揭露月辉非为衬梅、寒霜更欲摧花的残酷,暗喻朝堂党争对诗人的冷遇与打压;颈联由物及人,“虚盈手”道尽欲赠远而无人可寄的孤寂,“适断肠”双关离友之痛与失志之悲,将物我命运交织;尾联以“早秀”自伤,痛陈梅花未待春至便绽放,恰如诗人因卷入牛李党争而未展抱负便遭排挤,以问句收束更显不甘与怅惘。
4. 作品点评
咏物佳作之妙,贵在“摹形传神,既因物而赋彩;摄情入景,亦随性以低昂”。即通过对物象的精准刻画曲尽其态,同时将主体情志幽微地映现。此诗恰如其分:寒梅于特定时令风姿独具,不可置换他处;而诗人际遇亦隐现于物象之外。物态与心绪交融如盐入水,毫无斧凿之迹,足见作者精妙笔力与心物交感之深。
# 在咏物之中寓含有诗人的身世,而且寄托自然,浑融无迹,绝无生硬和纰漏之处,诗人锦心绣口,由此可窥一斑。
现代徐昌盛
# 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上一篇:唐·白居易《曲江忆元九》
下一篇:唐·贾岛《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