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cǎi
sāng
·
·
míng
cóng
chōu
shēn
zǎo

朝代:元作者:侯善渊浏览量:3
míng
cóng
chōu
shēn
zǎo
quàn
huí
xīn
jué
jìn
huāng
yín
dòng
yǒu
qún
dāng
xià
qín
jiào
qīn
jiǔ
chóng
zhǎn
jìn
sān
shī
miè
dào
xiāng
rèn
shuí
shì
zhī
yīn
qīng
chén
yuè
shàng
cén
wàng
qiān
lín

译文

早早从名利场中脱身,劝你回心转意。彻底断绝放纵行为。妄动时会有群魔立刻擒住你。别让它们侵害。斩尽体内寄生虫、消灭三尸神,与大道相契合。谁是我的知音。清净的夜晚没有尘埃,月亮爬上山顶。遥望仙林。

逐句剖析

"利名丛里抽身早":早早从名利场中脱身,

"劝汝回心":劝你回心转意。

"绝尽荒淫":彻底断绝放纵行为。

"动有群魔当下擒":妄动时会有群魔立刻擒住你。

"莫教侵":别让它们侵害。

"九虫斩尽三尸灭":斩尽体内寄生虫、消灭三尸神,

"与道相任":与大道相契合。

"谁是知音":谁是我的知音。

"清夜无尘月上岑":清净的夜晚没有尘埃,月亮爬上山顶。

"望骞林":遥望仙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添字采桑子》是金末元初诗人侯善渊的代表词作之一,开篇“利名丛里抽身早”直截了当地点明主旨,劝人及早从功名富贵的泥沼中抽身,随后“绝尽荒淫”更加强调要彻底戒除放纵欲望。整首词语言凝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对世人的谆谆告诫,又饱含着对大道至境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学特有的劝世色彩与出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代中期文学家

侯善渊(?~?),金代中期文学家。号太玄子,骊山(今陕西临潼)人。全真道士,大定中隐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姑射山。侯善渊长于玄理,其诗词多言存养精气神,以修炼内丹为主题,又多以论奉答同道,论道谈玄,主张三教归一。著有《上清太玄集》10卷、《上清太玄鉴诫论》1卷、《上清太玄九阳图》1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1卷、《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1卷、《黄帝阴符经注》1卷,均收入《正统道藏》。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诞生于金元之交的动荡年代,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精神追求,更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修道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道教修行词。作品通过“利名丛里抽身早”“绝尽荒淫”等直白的劝诫,描绘了修道者如何斩断世俗欲望、降伏心魔的修行历程。词中“群魔当下擒”“九虫斩尽三尸灭”等道教术语,生动体现了内丹修炼的具体过程,而结尾“清夜无尘月上岑”则营造出一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仙境,与前文的世俗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2. 写作手法

对仗:“利名丛里抽身早,劝汝回心,绝尽荒淫。”词中“利名丛里抽身早”与“绝尽荒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世俗追求和修道生活的根本差别。

3. 分段赏析

上阕以规劝口吻开篇,“利名丛里抽身早”直指世俗名利场的虚妄,用“抽身”这一动作性词汇凸显觉醒之决绝。“劝汝回心”转为第二人称对话,增强训诫意味,后三句形成递进关系:“绝淫”是修身基础,“群魔擒”喻内心妄念,末句“莫教侵”以短促否定收束,展现严防心魔的警戒。下阕转入修道境界的描摹,“九虫”“三尸”借道教术语喻人性劣根,以“斩尽”“灭”的凌厉动作彰显修行之彻底。“与道相任”四字凝练,展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后三句笔锋轻转,“知音”之问承上启下,末两句以景结情:皎月攀岑的澄明之境,与“骞林”(道教仙树)的意象组合,构成虚实相生的超逸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元好问《岐阳三首(其二)》

下一篇:元·董君瑞《【般涉调】哨遍·硬谒十载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