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浸东南境":鄱阳湖浸漫在东南之地,
"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有人曾测量它有三十六万顷之大。
"我昔乘槎渤澥间":我昔日乘木筏在渤海间,
# 渤澥:渤海别称。
"眇视天溟坎蛙井":渺小地看待那海与如同井蛙所见之小井。
"浪何为而起于青云之底":浪为什么从青云之下涌起,
"日何为而碎于泥沙之里":太阳为什么会破碎在泥沙之中。
"太极初分一物无":太极初分时一无所有。
"天水相包若鸡子":天与水相互包容如同鸡蛋。
"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鄱阳湖的波澜可供李白作青州之勺,
"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彭蠡湖可给卢敖用来洗龟壳。
# 卢敖:秦代博士,齐国(一说燕国)方士。《淮南子·道应训》载其曾游北海。
"斗大孤山没处藏":斗大的孤山在这里没处可藏,
"斸取来搘鼎铛脚":鼇抓来可以支撑鼎铛之脚。
"胸中八九吞云梦":胸中能吞下八九个云梦泽,
"似此蹄涔亦何用":像这样的小水洼又有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怎能在大荒之东再向东的地方快意驰骋,
"指麾鱼鳖骑苍龙":指挥鱼鳖骑着苍龙。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1. 分段赏析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点明鄱阳湖所处方位及广袤面积,以具体数字“三十六万顷”给人直观的辽阔之感,为全诗奠定雄浑基调。“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诗人回忆自己乘木筏在渤海间的经历,将渤海与鄱阳湖对比,以“眇视”突出鄱阳湖在自己心中远超一般水域的壮观,同时以“坎蛙井”的渺小反衬鄱阳湖的宏大。“浪何为而起于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于泥沙之里。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诗人对鄱阳湖的浪与日发出疑问,以奇特想象描绘水天相连之景,如太极初分之时,天水如同鸡蛋般包裹,展现出鄱阳湖景象的神秘与壮阔。“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斗大孤山没处藏,鼇取来支鼎铛脚”,运用典故和夸张,言鄱阳湖之水可作李白饮酒之勺,能供卢敖洗龟壳,孤山在其面前渺小得无处躲藏,鼇可抓来做鼎铛脚,进一步渲染鄱阳湖的雄浑浩大。“胸中八九吞云梦,似此蹄涔亦何用。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指麾鱼鳖骑苍龙”,诗人由景及情,表明自己胸怀能容纳云梦泽,看不上小水洼,渴望在极东之地指挥鱼鳖、骑苍龙,尽情驰骋,抒发了豪迈旷达的襟怀与追求自由、渴望实现壮志的情感。
上一篇:宋·周弼《齐安早眺》
下一篇:宋·周弼《题葛稚川移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