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bǎi
shí
shǒu
shí
èr

朝代:宋作者:释绍昙浏览量:1
jiǔ
yuè
jiǔ
chóng
yáng
jié
xiàng
dōng
shǎng
huā
zhǐ
diǎn
zhū
chá
chuò
nán
cháng
shé
jué
gèng
tūn
péng
gān
cháng
liè
qiě
dào
táo
yuān
míng
hái
céng
zhī
wèi
shuō
shuō

译文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不前往东边的篱笆处观赏菊花。只冲泡一杯茱萸茶品尝一口。味道苦涩难以入口,舌头难受如同被折磨。就好像吞下栗棘蓬一样肝肠欲裂。且说说陶渊明,可曾知晓这种滋味呢。别说了别说了。

逐句剖析

"九月九":九月初九,

"重阳节":是重阳节。

"不向东篱赏菊花":不前往东边的篱笆处观赏菊花。

# 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东篱:园圃名。

"只点茱萸茶一啜":只冲泡一杯茱萸茶品尝一口。

# 茱萸: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苦涩难尝舌如㔢":味道苦涩难以入口,舌头难受如同被折磨。

# 㔢:同“绝”。

"更吞栗棘蓬肝肠裂":就好像吞下栗棘蓬一样肝肠欲裂。

"且道陶渊明":且说说陶渊明,

"还曾知此味么":可曾知晓这种滋味呢。

"莫说莫说":别说了别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八十二)》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偈颂。此诗围绕重阳节展开,前两句点明时间。第三、四句诗人没有遵循传统的重阳习俗去东篱赏菊,而是选择了品尝茱萸茶。第五、六句详细描述了茱萸茶的苦涩滋味。第七、八句由自身的品茶体验联想到陶渊明,陶渊明是隐逸文化的代表人物,常与菊花相伴。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发读者思考陶渊明所追求的隐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种苦涩的体验,将历史人物与当下感受相联系,拓展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最后一句简洁有力,仿佛是在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言语和表象,要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真谛,蕴含着一种禅意的沉默和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僧人

释绍昙(?~1297),宋代僧人。字希叟,西蜀(今四川境)人。为径山师范禅师法嗣,出世天台佛陇。先后主于平江府法华禅寺、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释绍昙的诗多为偈颂、颂古、铭赞,阐扬佛理,取譬广泛,不乏构思巧妙、空灵澄寂之作。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偈颂诗,也是一首以重阳节为题材的诗。描绘了在重阳节时,作者不按常理在东篱赏菊花,而是选择品尝茱萸茶,描述了茶的苦涩难咽,甚至如同吞下栗棘蓬般肝肠欲裂。并借此引发对陶渊明是否知晓此味的思考,表达出对人生不同体验和生活方式的探讨。

2.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的“茱萸”是重阳节的特殊植物,象征着驱邪和祈福。在这里,茱萸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象征着生活中的苦涩与艰辛,以及人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它代表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困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象征。借景抒情:诗中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不向东篱赏菊花,只点茱萸茶一啜”的情景。重阳节本是赏菊的时节,但诗人却选择独自品尝茱萸茶,通过这一独特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诗人借重阳节的景色和自己的行为,抒发了内心的痛苦、纠结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将个人情感融入到重阳节的特定情境之中,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以重阳节为创作背景,九月初九的传统节日氛围里,作者借景抒怀,传递出对节日的深刻体悟与复杂情感。不同于寻常登高赏菊的雅兴,诗中主人公独独选择品饮一杯茱萸茶,以此寄托心绪。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标志性植物,向来被赋予驱邪祈福的美好寓意,而菊花亦是重阳时节常见的意象花卉,二者在诗中形成对照。第五、六句作者着重刻画茱萸茶的苦涩滋味,直言其味令人难以下咽,甚至产生味觉失灵之感,更以“吞栗棘、咽蓬草,肝肠欲裂”这般夸张笔触,将味觉上的苦涩升华为精神层面的痛楚。这种独特的表达手法,实则是借由味觉体验映射内心的焦灼与困顿,既暗含对人生坎坷的慨叹,也揭示出传统节日背后苦乐参半的真实况味。最后三句提及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这位以山水田园诗作闻名于世的文化大家,早已成为隐逸生活的象征。作者对陶渊明发出“是否真正尝过这般苦楚”的叩问,看似是对古人的隔空对话,实则是对传统文化中理想化生活图景的反思,暗含对真实人生境遇的思索。

4. 作品点评

全诗以凝练晓畅的文字勾勒重阳节独特场景,借茱萸茶的苦涩意象抒发内心情结,同时融入对传统文化的思辨。这种独特的表达,赋予诗歌独特的艺术意境,引发读者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七十三》

下一篇:宋·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十三》

猜你喜欢